作业点评 |文章切入点和角度的选择

这一周老师爱佛僧把前面大家写的文言文仔细的剖析,每一篇都做深度点评。

老师说:为什么让大家读了两个月的古文,然后学着写文言文?因为古文是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清晰的架构,能把文言文学好现代文的表达自然不在话下。今天点评的文章如下:

点评老师:爱佛僧  点评文章:《黛玉遗书》作者:安安吉祥

图片发自App


一、大方面的问题:选切入点的重要性。

我们先看大的方面,安安的《黛玉遗书》和蜀月秋窗的《卫鞅报秦惠文王书》路子是一样的,乃是总结人物性的。只不过,安安的黛玉,是给自己写信一般。清浅的商鞅是给秦惠文王写信。这样,这两篇就出现了同样一个问题,切入点太大。

太大就不容易说好。说得太大就难以求全。可以选择一个小点,陈述胸臆,陈述利弊。所以切入点得选好。

安安这篇,可以选一个点,比如宝玉去看黛玉,黛玉没理。宝玉回去想不通,派了袭人去打探,然后黛玉提笔回信,一蹴而就,从此出发,也可以写一封很不错的信。反倒是总结其一生,有点难,说不到实处。这就不是写的不好的问题,而是大家对大局的把控,还不够那么熟练。

安安原来的标题是:《黛玉辞荣府书》,后来感觉没写出“辞” 就把标题改成了《黛玉遗书》,所以要凝聚到“辞”这个事件上去,找一个基点,陈述胸臆。


二、小方面的细评:

1、形容词和动词的用法:

我要先说一个问题,大家都需要注意,古文中,形容词类状语的,或者动词状况的,都在前面。

比如古钗夜话的那篇写到——“村民富、邻里和。”,写文言文,就是,富村民、和邻里。因为这样是表达过程的,就是这个人努力的过程,村民富、邻里和,这是表达结果的,结果是村民都是富二代,邻里很和睦。但这个结果,不能完全说明是这个人的功劳。你们看:方村长王十,尝为师,后与支书李阳相佐二十载余。这是起因。这两人相互合作,做什么?那么下一步就是过程——富村民、和邻里。结果呢?结果就是——引外人入居者数。看这个层次,清楚吧,这样一说,你们就懂了。

2、文辞:

图片发自App

文辞上,安安的不错。看,第一段——今乃荣府大吉之期,金玉百年好合之时。余大事已去,生无可恋,病残之体不足为外人道哉。这就是气势。

病残之体不足为外人道哉。外字去掉改成:病残之体不足为人道也。

黛玉顿首,谨贺佳期。起句一祝。然后这样写:余生天地,渺而弱病,物无可垂,人无所怜,亦死不足惜!

3、用词不当:

这里为什么要用呜乎?呜乎,没有哭泣的意思,这个词用的不对。

图片发自App

呜乎,我们记一下,一般在文言文中有三个用处。比如,某某呜乎了。那就是说某某死了。还有,呜呼哀哉。这就是表示一种感叹。当然,也可以表示赞颂。呜乎!明王慎德,四夷咸宾。

但是,作为哭时,基本是同其他词连用的,比如呜乎啁哳。但这是表示鸟叫的比较悲惨,呜乎失声,那就是哭了。单独二字出现,一般是前三种,就是感叹、夸赞等。我个人文章中用呜乎的,通常是——呜乎呵呵!这就是调侃一下。所以,这里这个呜乎有点突兀了。

当然也不是不能用,如果感叹生死,也可以呜乎一下,比如你后面有一段写的“呜乎!府地不容,盛筵难再” 这里就可以用。而此处意思是——死不足惜,可见,是视死如归,比较平淡的对待死的。

再看第二句:容伶仃七载。——容是谁?

安安答:容下我孤苦伶仃一个人住在荣府七年。

原来是这个意思,我猜了半天,以为是一个人的名字。这种现代语省略几个字变成古文,那是不对的。余生天地,渺而弱病,物无可垂,人无所怜,亦死不足惜!唯感念祖母之垂怜,无以为报。这样就可以了。伶仃孤苦,后面会说的。这里就说放不下祖母恩情就可以不必重复。

后面可以修改为:然病残之余,情灭之际,实不愿苟存天地之间。余去,内解金玉前后之妒心,外慰府中上下之口舌。

4、风格和角度:

图片发自App

虽系钟鼎之家,却亦书香之族。这个过分了,我觉得一篇文章的风格要协调,前面还一片自怜哭泣。后面就牛哄哄的,这风格转变太大。这句写得不合适,也就是有语病。

叙事时,古文中,我说过的。这个赋,就是直叙,那个四六句或者对称句,多数是含有感情的。但你看你这句的叙述,明显是一个作者在写别人,绝对不是自己写自己,你慢慢体会这个角度。

黛玉遗书,黛玉自己写的。不是你写的。你偶尔就把自己带进去了。你要把自己放在黛玉的角度去写。如果是黛玉自己写,写到自己的父亲,肯定温情脉脉,颇有伤感。

可以这样改:余生姑苏林氏,族奉钟鼎,世传书香。及余父,膝下唯余一人耳!

后面的可改为:父甚宠之,喜余慧颖,以子养之,幼蒙慎教,今古文章,挨字而认,渐通吟咏。

安安你看看你写的,和我写的,对比一下。首先,这段,你的角度刚开始不对,其次,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没安排好次序。其次,口气不对,写到父亲时,肯定是敬仰、悲伤、思念、温馨等情绪。绝不对不会像你写的这么牛哄哄不可一世的口气。

“我是富二代,还是书香世家,我爸是探花,我小时候聪明极了,诗词看一遍就能背诵。……” 黛玉她爸看到她这口气,会气死,黛玉再直,也不会这么直,这就是二了,不是直。要么你就把自己代入黛玉的情绪,然后把你的角度,以她的心思和口气说出来,这篇就成功了。

5、年龄的写法:

图片发自App

就说年,比如,吾年十八。而你用的是龄,比如八龄而夭,就是说八岁夭折,龄在文言文中指的是时间,而岁数年纪就只能用年了。

6、写书信的注意事项:

遗书也是书信,得有个传达对象。1.感伤身世遭遇。2.悲愤良缘难结。3.自伤世事人心。4.心志无托,情绪难宣,以死了结此生。

一个人自杀,原因还是蛮多的,所以写遗书,也是个心理变化,有伤悲、有激愤、有抱怨、有感叹、有抱怨、有挂念,最后还得放下。你为黛玉鸣不平,自己就得是黛玉。要把这些感情体会透了,这篇文章就写好了。

最终的选择是——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一死!看看屈原,实际上有点像黛玉,楚王不爱我,我很难受,很孤独,活着没意思,那么多小人,我一个君子多孤独,跳江吧,让后人去吃粽子。


图片发自App
经老师点评修改后的全文如下:《黛玉遗书》

黛玉顿首,谨贺佳期。余生天地,渺而弱病,物无可垂,人无所怜,亦死不足惜!病残之体不足为人道也。

然病残之余,情灭之际,实不愿苟存天地之间。余去,内解金玉前后之妒心,外慰府中上下之口舌。

余生姑苏林氏,族奉钟鼎,世传书香。及余父,膝下唯余一人耳!父甚宠之,喜余慧颖,以子养之,幼蒙慎教,今古文章,挨字而认,渐通吟咏。

余年有七而失母,赖祖母怜爱,随师赴京,寄居荣府,善待之。寝食起居一如嫡孙宝玉,从无偏私。吾亦事上以敬,处下以和,井井然未尝稍失。感祖母之宠而涕零,未敢持宠而娇,有违淑女之行。

入荣府初识宝玉,遵祖母之命同室而居,两小无嫌,感其才思隽秀,互生爱慕,互为知己,惺惺相惜。后得姊命同入大观园,亦相敬如宾,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或吟诗作赋,或词曲互答,或西窗共读,或把酒盈樽,宠辱皆忘,此乐何极!

余年十一失怙孤苦无依,久居府内为免嫌鄙,缄默更甚,亦步亦趋,心之戚戚。众人皆视之狭隘,不查篱下寄人之心,更有甚者污言心小孤僻,与钗云结仇怨之隙。幸钗云知余姊妹情,偶使小性,偶有疑云,终得以冰释前嫌互剖金兰语。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疑有二,何为府内所不容?

余虽生于官宦,长于侯门,却品性孤傲,磊落不羁。此生不慕荣利功名,不以物喜旦求人品,不分尊卑主仆无欺,不以位高而近之,不以低贱而疏远。不理世俗,独善其身,志恨而不逞,钟情而属诗。

呜乎!府地不容,盛筵难再,求全之毁,不虞之隙,终不得两全。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到头来,人非物换,万境归空,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

此生所愧,唯有负于祖母规训之德,养育厚恩,而不能尽其孝。却受得府内风刀霜剑之逼,忠其义、劳其刑不令后人诟病。

立此书以告荣府,聊乘化以归尽,天命不可违,泪尽于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作业点评 |文章切入点和角度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