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无名生死平

早些时候看完《无名之辈》,这部电影故事脉络处理的太精彩,人物不断碰撞,线索不断交叉,就像古代人打火石一般,撞击撞击到最后,猛然间把事先备好的干草点燃,族人们欢呼雀跃,期盼接下来的美食烘烤。还有导演开辟新的道路,特立独行,让结局不圆满并留下想象空间。有一种对小人物的悲悯,同时对他们因为误开枪引起主人公受伤导致人生道路的改变而惋惜。

傻,是盗贼的关键词。为了不把事情搞大,避免遭受严厉惩罚,两个盗贼没有抢劫信用社,而是经过费心踩点勘察,周密部署安排,最终对信用社隔壁的手机店实施抢劫。可是欠缺经验,抢走的却是店里展示用的模型机,根本一文不值。傻里傻气是为了营造喜剧效果而设计的冲突对比,不过现实中也有另类的匪徒,比如新闻报道过一位在别人家偷东西,嘴馋喝醉酒被失主报警抓获。还有怕发出响动脱下鞋实施盗窃的贼,由于脚臭熏醒了失主。千奇百怪的事,都是会发生的事,于人有好有坏,于社会有善有恶,于十方幻象一场。

善良,是盗贼的隐藏特性。逃进居民楼的两个盗贼正巧进入因车祸导致瘫痪的女主家里。她一心求死,对盗贼恶语相加,但是一位盗贼始终坚持他的原则,不害人命。另外一位脾气暴躁,然而在女主尿失禁后主动替对方换了衣服,终了也放弃了把女主推下楼的计划,给她留了画和字,想照顾女主一辈子。人之初,性本善。两位走上歧途的人却依然存有良知,他们只是被迫无奈,不过不能把生活的无奈当做干坏事的借口和挡箭牌。

方言,影片中多用方言配音,像一个中规中矩的饭桌上,出现一位可爱的孩子,他没有那么多礼仪设定,也没那么多束缚枷锁,他用可爱的表情及动作逗笑了每个人。看惯了一板一眼普通话的影视剧,用方言反而让听众有一种吃四川火锅的刺激,包括央视也在改进,今年元宵晚会就选了谢娜的方言小品。记得当初兰州话的猫和老鼠也让我们追捧了好一阵子。方言本身就存在语言的魅力和幽默特质,灵活运用对电影的创新发展不无裨益。

幻想,其中一位盗贼对一位酒吧女痴痴幻想,每天生活在自己吹起的七彩肥皂泡里。虽然他的同伙知道两个人没有未来,并直言不讳地刺激他,让他现实一点,不过他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我们的人生有很多时候会掉进这样美好的幻想中,虽然可能知道不可能,却依然愿意欺骗自己,就像吸毒带来的快感,早已被心魔控制,快乐毫无生气。

打孩子,男主人公因为女儿不理解他的苦衷,在同学面前动手狠抽他的女儿,即使有同学劝阻,也没有让这位父亲罢手。其实我的小时候也经常遭到父亲的毒打。记得一次是把老师奖励的水笔吸墨水的“肠”切掉了,因为计划用它来沾墨水写字,父亲发现后抄起笤帚一顿狂揍,当初可能屁股疼,后来是心寒。另外一次是新买的短裤,穿出去玩了一天,回家发现破了,父亲又是一顿;不小心把钥匙锁在房里的那次父亲下手也不轻,两个腮帮子不知道被扇了多少次。那时候产生了离家出走的想法,可是始终未能果断下决心,一直在隐忍,想着逃离家庭。可能小时候积累的负能量太多,最初的痛恨已经发酵成了其它的情绪,好像扁鹊见蔡桓公,最初疾病在腠理,肌肤,肠胃,后来直至骨髓,难以辽愈。虽然对父亲的不容易能理解,想理解,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化解内心的死结。电影可以加工成任何希望的结局,可是现实生活却难操作。打孩子只能打掉亲人间的温暖的亲情,打碎那份爱的寄托。

影片以小角色演绎生活的不易,生命终归都有各自存在的意义,有名也好,无名也罢,都在助推时光的钟表,只是有些人在人们可见的时分秒针上,大多人隐藏在表盘中的齿轮里,周而复始,做贡献,创效益,保全自己,照顾他人,追名逐利。生命的终点都是进一个盒子,无名和有名没有多大差别;生命的结尾都是进入食物链循环,财富多少基本无所谓,这些想法有点悲观消极,生命是在欲望的驱使下,不断带动科技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创造生活的美好。

(2019年2月25日,周一,多云)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名无名生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