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停地在移动,我却恒久停留在一个地方 | 谈话录

图片发自App

连续两天押着菲利普参加两场送别趴,虽然说是送别菲利普的,但其实都是我的朋友们,其中不乏见证了我们怎么走到一起,甚至为我们能够走到一起还助过攻的,所以大家对我们这段感情都特别有参与感。

但即使送别趴随了菲利普的愿只是吃个饭也把他吃的够呛,第一场来的全是贴心姐妹团,就是她们在第一次date差点崩,我以为不会再有下文时各种安慰以及在社团里散布谣言说他是gay,理直气壮的护短。而如今时过境迁,她们即使面对着为这顿饭买单的菲利普也毫无悔意,笑嘻嘻说:你这不是自己证明了自己不是gay了吗?

而且毫无疑问姐妹趴的本质就是一个八卦分享会,不论是什么人种肤色大家都对小道消息都有着高度的兴趣。这个院的男生长得好看,那个院的男生是个渣男,这个人是个奇葩那个人是个怪咖。各种令菲利普不自在的small talk,我果然看到他坐如针毡,只能装作专心的吃自己面前的食物,装作融入的给自己找些事干——不停的喝水和随着大家的嘴形适时的傻笑。

这顿饭吃到九点半时对他来说已经属于快要开始熬夜的范畴了,看着大家还在热烈讨论的老年人装作要和我说悄悄话的样子在我耳边可怜兮兮的问什么时候能结束,我一边维持着笑容一边捏他的手,也装作甜蜜的回应他的悄悄话:你下星期衣袖一挥就回德国了,我还得和眼前的同一群人一起去克罗地亚一起敷面膜呢,给我老实坐好!


于是菲利普惨兮兮的像只金毛般看着一群女人继续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乖乖地熬到十点半等我好不容易找到了借口让他去结账。


这样的情形连续发生了两天,到第二天菲利普已经不再反抗,像个被带去亲戚家过年的乖孩子,安静甜美的扮演好被欢送的角色,默默蹲在墙角。

之前我很喜欢在派对上和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人交流,每次都能收获一些不同的观点和跨界的知识。但自从和菲利普一起出席之后我也变的懒得社交起来,和他找个角落蹲在一起种蘑菇,还拒绝喝酒精饮料。

我观察了他的社交方式,对他这种社交方式也特别新奇。


他融入不了环境倒并不是因为高冷,很多时候是不知道如何回应一些没有实际内容的聊天,比如我听到有个建筑设计系的人和他说“啊老天我还有一篇论文没写”。这其实是派对上两个互相不认识的人的一种破冰方式,毕竟抱怨作业和导师总是没错的。通常第二步就是对方的回应“我也是,我一个字都没动,我肯定死定了……啊,你们那个变态的老师叫什么名字?”于是顺理成章的找到连接点进行后续谈话,最后总能发现诸如我室友是你朋友的室友的前任之类劲爆的社交关系链接。

然而菲利普小哥哥就礼貌的微笑回答

“Haha, interesting."


这使得建筑设计系的小哥哥一度找不着话来接场,我只好赶紧给他圆。“哈哈哈,我听菲利普说毕业论文有八千字呢,我估计是毕不了业了。”对方顺着往下说建筑系毕业设计要做一个多少多少尺寸的模型……于是谈话才得以继续的顺利进行下去。


等建筑系小哥哥满意的结束整个聊天过程走了之后,我悄悄问菲利普你在这里这几年有什么朋友吗?怎么勾搭上的?他说他之前的朋友也是同专业的,不过现在都要么回国等毕业证要么在伦敦实习,还有几个德国的朋友一起来了英国,不过在他们都在苏格兰。

他说他不能理解这些pointless的话,论文没写完就别喝酒开派对了回去写论文嘛,昨天晚上的闺蜜团觉得什么什么人很奇葩那就不要和这个人交际嘛,都是自己想好了一二三就能解决的事,再秉持着不干涉不评价对方生活的态度,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作出反应。


我告诉他这些small talk本质不过是在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从更深层次来说抱怨其实也是一种表示友好的方式,因为你将自己的弱点和不如意的事分享给了别人就首先表现传达出一种信任,如果你也能以无伤大雅的小抱怨回应,那就会给整个交流过程安全感。对方会受到信号知道你们是同病相怜,互相慰籍的,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彼此都展现出了共情的能力。当然我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他无法就着这些pointless的话题继续下去,毕竟他和这些人的共通点太少了,同专业同院的人至少还可以骂骂导师和教室的暖气片不够热。这是不同的生活范围造成的差异,每次菲利普和我说起当年他们看K线图的趣事我也只能礼貌又不失尴尬的微笑。



刚刚参加social的时候我也有过类似于他的尴尬,尤其是我还待在国际学院中更是和大多数英国本地人找不到共同语言。基本上就是“你好啊你是读什么专业的?”“这是你进学校的第几年?”,再多一点的也就是“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中国那个城市呀?”“你觉得英国怎么样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大家安静沉默的友好微笑。


然而第一次和菲利普聊天的时候就觉得他很耐聊,我们一起畅谈了各个留学生公寓的优劣。“啊你之前住Costa旁边的那个公寓啊?我有个同学住在那里。”“你知道Studyinn吗?那一家公寓提供换床单服务。”回想起来其实也是找到了身为留学生从生活层面上出发的共通点,毕竟都得找地方住。


总结下来话题都是由一个点扩散到一个面的,有了都要每年搬家找公寓的留学生之痛的体验再慢慢发散到更多的其他话题。

从偶然的一次相遇到后来中国新年派对叨叨叨的一晚上。我特别无聊的找各种刁钻古怪的中国菜问菲利普“豆腐是什么词性”“饺子是什么词性”“春卷是什么词性”,他还真的拿出了手机查字典,并告诉我因为德语太细致复杂每年官方都会发布一系列词语的用法限定。鉴于他的科普精神,德语有三种词性的梗我总是百玩不厌,一直问他各种奇怪单词的词性,让他活在质疑自己母语能力的绝望里。他也会问我中文书法,蠢萌蠢萌的伸出手指着糖醋排骨拖长了音说“——猪—肉”,这是他在交换去台湾半年中学会的为数不多的几种食物的中文之一。


谈话其实就是一场求同存异的过程,两个都在用第二语言在异国沉浮的人相遇时聊起自己国家的文化有一种奇妙的被认同感。之后这些点状的共通点再延伸到书籍、电影等精神层面,最终由点至面联结在一起。

所以当其他小伙伴包括姐妹团基于菲利普出席派对时的表现,质疑我为什么会喜欢上一个和他说什么都只会“Haha,interesting"的德国人,我只是笑笑说大概是留学生关爱留学生吧。

虽然我依旧觉得在社交方面菲利普就是钢筋混凝土造就的奇葩,不过在最后我还是赞扬了他不参与small talk的习惯,正如他所说在日常过程中形成对他人印象是无法避免的,决定与对方继续社交还是适当保持距离是不需要几秒就能完成的判断,在决定相处模式之后保持就好,绅士风度是保持背后不议论的体面。




再回家的出租车上菲利普由衷的夸奖了我的社交技能,但我却苦笑着说在此之前我是十分享受每一场社交的,但和你在一起之后却越来越觉得每一场社交都成了一种消耗。

他迷惑不解的问这是为什么?是我改变了你的生活方式吗?

我说

“因为在没有你之前我的归属感来源于他们。”

“而现在我的归属感来源于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不停地在移动,我却恒久停留在一个地方 | 谈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