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秋裤的人,都是最可爱的人

最近,东北在元旦临近这几日,一下子降温到零下20度左右,这是白天。家人们分别翻出更高等级的装备来应对寒冷空气,在东北,秋裤是分等级的。

刚入秋时,老人们先穿起起来的叫线裤,棉线做成,非常轻薄,保暖作用和一双丝袜差不多,和南方普遍意义上的秋裤厚薄是基本一致的。男孩们普遍喜欢黑色、藏蓝、深蓝这些色系,而女孩们则喜欢买肉色,因为到了深秋或者初冬,有一条肉色的线裤打底,外面根据温度搭配不同厚度的丝袜,那是极寒冷地域下,依然追求时尚女孩们的勇敢。

到了初冬,【绒裤】就登上了主流舞台。男孩们的眼里,绒裤就是妈妈早上准备好的深色加厚版线裤。而女孩们大多是和妈妈各有有一条一模一样的,里面一层薄绒,外面看似丝袜,美则美矣,但腿是铁定要粗一圈了。




今日东北地区降温,白天也是要零下24度的,绒裤已经不堪重负,需要更高等级的装备傍身,才能对抗恶劣环境带来的伤害,例如大腿皮肤刺痛、红肿、膝盖酸疼等等。此时,老祖宗的智慧浓缩出的秘密武器极需要出现,那就是传说中的【毛裤】。用厚毛线织成的秋裤2.0升级版,那是真的暖和,穿上立马可以在刺骨寒风中多站一两个小时。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求婚的话,千万不能穿,屈膝下跪是个问题,另外视觉效果胖20斤,也是很有损形象的。

老一辈的棉裤,80后在小时候基本都穿过,张导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面就有过深层次的刻画,其行动不便,花花绿绿的配色十分深入人心。但中国人是极具有创造力的,羽绒服诞生温暖了在寒冷地区生活的人们,对于爱美的人也同样看到了曙光,羽绒棉裤成为正冬季时保温与时尚的最佳答案,此为棉裤外穿。

穿秋裤其实是有鄙视链的,过早地穿说明你老了,过晚的穿说明你得瑟,老人穿是为了健康,年轻人穿是不健康了,男人穿是为了工作,女人穿是挺不住了(以上观点绝非沐同的个人观点)。但,穿秋裤的人,其实是最可爱的人。

因为理性告诉他们,冻坏了的是自己的身体,生病了的是自己遭罪,在别人眼中多美几天和让自己生病的风险比较,他们理性的选择安全第一,这样理性、有远见、不为外部利益所动的人,是人才,得善待啊。

另外,生病带来的风险远不止此,万一病了,或者冻的不舒服了,让人照顾呢,那是给别人添麻烦,严重的话还有传染风险,不让人照顾呢,难受的时候也难免耽误工作,耽误进度,如此为大局着想的人,是人才,得善待啊(当然也不排除 I don't care类人的可能性。)。

那么,请善待主动穿秋裤的人,他们是你的好朋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穿秋裤的人,都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