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产品设计『运营工具』评论系统

这是《App产品设计指南》系列文章的第22篇内容,更多精彩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App产品设计指南》专栏目录

评论系统不但能丰富信息流内容形式,还能增强内容与用户的互动性,方便传播,是联系用户与平台的重要桥梁。评论系统在App产品中比较常见,无论是内容型产品,比如抖音,腾讯新闻;还是电商型产品,比如淘宝,京东,都广泛地采用了评论系统。不同产品评论系统的设计模式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会和大家聊一聊评论系统。

评论系统设计

评论产品结构

评论的产品架构包括用户头像、昵称、评论内容、评论时间、点赞数、操作(点赞、回复、分享、举报、复制等)。

评论限制

我们把用户的评论分为对内容的评论,对评论的回复,也可以叫做一级评论和二级评论。针对发布评论有以下几种限制情况:

1.任何人不能评论。

2.特定人群可以评论,比如说关注用户可以评论,购买用户可以评论。

3.所有用户都可以评论。

评论排序逻辑

1.按照点赞数、评论时间、字数、评论的被回复数、发布人账号等级等因素排序,可以是按照某一个元素也可以多个元素组合。

2.单独划分区域精选评论显示,可以是运营手动推荐也可以是系统根据算法自动推荐,这部分精选评论和正常评论时分开的。需要说明的是精选评论区的内容也有自己的排序规则。

评论展现

1.当前页面,在内容区域的下方显示评论区域

2.新页面,点击按钮进入新页面显示全部评论

评论结构

1.线型

采用这种结构的评论列表比较简单,方便理解,缺点是内容较多时不利于用户互动。微信朋友圈采用的就是线型结构,这是因为好友回复相对较少,使用线型结构方便用户查看全部内容。

一罐,线型,当前页面
QQ音乐,线型,新页面

2.树型

简单来说就是像大树的主干一样展示一级评论,折叠二级评论,用户能清洗地看到对话内容。

在评论列表中,有些产品只显示了一级评论和二级评论的总条数;部分产品在上面的基础了显示了部分二级评论,比如说显示一级评论最新的3条回复,这样做算是一种平衡。

知乎,树型,当前页面
IT之家,树型,新页面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当评论数较少,用户互动较少时,建议使用线性结构;当评论数较多,用户互动较多时,建议使用树形结构。

来自网络

点赞

给评论加点赞功能,可以增加用户之间的互动,让高质量的回复得到更多的曝光。点赞操作可以说是评论系统的标配。

点赞操作还可以考虑增加情感化提示,比如允许用户在短时间内多次点赞,增加趣味性,但数据还是记录为1次,比如今日头条,UC浏览器的评论。再比如可以设置不同的点赞图标,比如端午节点赞的图标是粽子,中秋节点赞的图标是月饼。

加载

在移动端评论一般是自动加载的,这一点和PC端的分页加载和手动点击加载有所区别。

消息提醒

用户发表的评论被其他用户回复后,用户会收到对应的消息提醒。(后面两篇文章会和大家料聊一聊消息推送和消息系统的设计)。

用户收到消息提醒后,一般有2个操作:一个是直接定位到用户发表的评论,一个是直接回复其他用户的回复内容。直接定位到用户发表的评论有以下几种方式:

1.点击后只显示该条评论,比如得到。

2.定位后显示全部评论,直接定位该评论,比如知乎。

3.点击后显示全部评论,在页面最上方显示该评论,比如抖音。

其他产品逻辑

敏感词

平台可以考虑接入第三方敏感词库或者自建敏感词库来保证平台内容的安全性。在用户发布内容时进行过滤限定;针对用户已经发布的内容可以考虑增加人工举报,机器学习等手段不定期巡查。

运营操作

1.人工审核,开启人工审核模式或者没有通过机器审核的评论需要由运营手动审核。

2.人工添加评论,运营以平台用户的身份手动添加评论,活跃平台氛围。

3.修改用户评论内容。

4.设置为精选内容。

5.删除用户评论。

其他

除了上述内,评论系统还需要考虑评论字数限制、是否需要emoji表情、是否图片评论等场景。


前面总结的知识点需要根据平台来灵活选择,每种方案都有其优缺点。产品经理无视规律,凭空想象也能设计出产品,但代价是牺牲用户体验,平台和自身的发展,所以在设计产品时一定要慎重。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有意见或者想法,欢迎有兴趣的读者一起交流探索,共同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App产品设计『运营工具』评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