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浪杂谈(11): √ 35岁的我们,还能扬帆起航吗?

这是浪哥日更第87篇文章

你好,我是阿浪,很高兴你点进来看我的文字!

35岁,至今工作十多年,努力过,奋斗过,失意过,落魄过。

好像到了一个人们常说的人生分水岭。

35岁,是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年纪。

论体力和精力,你比不上年轻人;

论资历和定力,你比不上年长的人。

不上不下的处境是非常让人焦虑的。

我们周围的环境对35岁好像也不太友好,从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开始,到各大知名企业裁员,打着“人才迭代”的旗号“辞旧迎新”,好像成了一种风向。我国的新版劳动合同法规定:“为公司服务满10年的员工,有权要求签署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那么按照劳动法想要裁掉签了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员工很难,所以很多公司开始对即将满10年的员工进行裁员,瞬间让人觉得这世界还是很残酷的。

难道35岁的人真的已经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

35岁的人很容易陷入焦虑的情绪中去。

一眼看不到未来。

就像很多在部队服役的军官士兵一样,尤其是在那些偏僻的深山老林里的单位,交流机制不健全的地方,提职提不上去,工资待遇也没有特殊补助,一年也就那么一次看上去很长的年假,但对未来是充满了迷茫,很多30多岁没对象未成家的大有人在,我要在这里待多久?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对象?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调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除了一些特别优秀有本事有人脉的人,大部分还是陷入了这样的困境,日复一日,重复着一样的生活,和《士兵突击》里许三多部队差不多的场面,一眼望不到头。

一眼看得到未来。

这里拿基层公务员来举例,特别是在县区一级,这里排除个例,大部分基层公务员一眼就可以看到退休那一天,能混个正科就是祖坟冒青烟了,大部分人还是副科到头,顶多解决个正科待遇退休。二三十岁的时候已经看到了六十岁的解决,似乎努力一点也不会变的更好,颓废一点也不会变的更坏。论资排辈,将来也就这么个样子了。

35岁的人容易失去奋斗的动力。

35岁,在中国的国情里,你已上有老下有小,看上去很成熟了,你已经不会受到领导太多的批评了,如果一直在一个单位工作,你可能也进入了老油条的行列,大事懒得做,小事手下做。单位总有那么几个小年轻是顶梁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幻想,为这个单位拼搏奋斗。好像这种环境带给你的除了安逸就是安逸,既然一眼望到底,干多干少没区别,我混日子不香吗?

35岁,尤其是经历过波折的人,很容易失去斗志。谁都年轻过,在刚上班的那几年,你也是铆足劲头奋力拼搏,想着天下是自己的,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几年过去了,你还在原地踏步,单位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不是空降的就是论资排辈上位的,你突然发现努力工作仅仅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渐渐地你也就和老油条混在一起了,斗志这个东西已经离你远去,好像这样的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一眼看到未来,一眼看不到未来,充满了焦虑,失去了斗志,难道这辈子我们就这样子了吗?

这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圈子,自己给自己的一生下了一个安逸的定义。

马云,31岁才踏足互联网行业开始创业,35岁才在当时成立名不见经传的阿里巴巴;

董明珠,35岁的时候还在南京化工企业做着一份普通的行政管理工作;

褚时健,71岁坐牢,73岁出狱种橙,88岁身价过亿;

柳传志,40岁创立联想,从拉板车到被骗300多万;

任正非,35岁的任正非,还在部队当兵,43岁失业离婚,走投无路借钱创业,成立华为;

徐文荣,炸山挖坟,60岁造横店。

这些比我都牛逼的人物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35岁,既不是职场的起点,也不是职场的终点。

那么如何打破传统思维,给自己的35岁以及未来下一个定义呢?

1.职场就是一场生意。曾几何时,我们感觉自己好像每天都没什么事可做,感觉单位好像很清闲,一年到头就是打卡上下班甚至露个脸就去喝茶了,自己的能力也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了,好像单位的大事都是领导交代一小部分人在落实,和自己无关,好像单位所有的事都是其他人的事,自己的存在感好像没人关注。久而久之,你只要是聪明人,你就会发现,其实你是被时代抛弃了,你的领导已经放弃你了,你已经自己放弃了自己,给这个单位创造不出什么价值了,这个年龄,你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工作能力才是你立足的根本,如果你这么多年没有很好地提升自己,没有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你拿什么来和单位交易?整天满脑子思考成功学,思考着唯关系论,唯机会论,思考着咸鱼翻身,却从不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是最大的笑话,价值的交换才是这个年龄最大的筹码,这个时候应该思考的是自己的核心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在哪?


2.职场就是一个战场。人无完人,在这个战场上,你必须清楚自己的优势,你必须扬长避短,20多岁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时准备跳槽,这个干不下去了,马上换个工作,但是35岁以后的我们,再也没有跳槽的勇气了,必须在这个圈子混下去,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可以左右选择了。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放弃全面,瞄准局部,建立自己的固定IP。这里有点像自媒体人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在自己的细分领域中做到佼佼者。单位有个50岁左右的A哥,可能那个年代中专文凭都没有,但是还是进来了公务员队伍,写材料不行,组织能力不行,语言表达不行,但是人脉关系特别好,只要是涉及到外联,只要是涉及到协调,领导有时候不方便出面或者难以搞定的事,找他准成。单位流传一句话“有事找A哥”。虽然平时啥事不干,但是关键时候离不开A哥,调职晋升一个没落下,甚至很多其他部门的领导都会来找A哥办事。这个“有事找A哥”就是一个人的个性IP。这么多年,他在不断地反复地塑造这个IP,已经深入人心。换个别人,你就算是研究生毕业,这方面的事你就是搞不定,在职场里,过程并不重要,领导看的是结果。真正能把一件事情做成的人,极少数是靠天赋,绝大多数靠的是日积月累的重复,以及在特定领域的不断死磕。所以在这个战场里,你要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你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并且不断重复自己的优势,让整个单位的人都知道你的优势,就像狙击手一样,平时打打杀杀其他人干,狙杀任务必须你来!

结束语

如果非要说35岁是一个分水岭的话,那就是你的身体健康

35岁以后,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开始走下坡路,到了这个年龄,我们上有老下有小,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可能一场意外的病就可以压垮整个家庭。前面所说的那些商场战场也都是建立在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的基础上的,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人生,坚持运动,随时保持一个充满活力的体魄迎接未来的任何挑战,相信有的花春天开,有的花冬天开,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走好,35岁的我们依然是这个世界的中流砥柱。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浪杂谈(11): √ 35岁的我们,还能扬帆起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