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研热”持续不减?

【背景材料】

自2月15日起,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陆续放榜,考研话题持续占据着网络热搜榜。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近20年来一直增长。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较上一年增加14万人。与之对应,自2011年以来,中国考研报名人数除在2014、2015年稍有下降,其余年份都呈增加态势,2017、2018年增幅更在10%以上。随着社会整体人力素质的提升,更多人追求学历上的“晋升”,这一定程度上具有必然性,也未必是坏事。

但是,当前“考研热”高烧不退,相当一部分人选择读研,并不是指向“研究”,甚至与能力提升无关,而是目的明确——只为换取一份“更好的工作”,通过提升学历以在就业市场获得一份更具竞争力的“敲门砖”。这在事实上反映出,作为精英教育象征的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偏离了“研究”之本意,而是具有不可小视的“泡沫化”倾向。从研究生教育的目的看,它未尝不是精英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预测题目】

近年来考研热度居高不下,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增长。2019年考研人数再创新高达到290万人,较2018激增52万人,增幅达到21.8%,成为近十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你怎么看?

【要点答案】

1.表明主要态度。

考研热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就越能认识到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也越重视教育的投入,追求高学历、好工作和好生活也是人之常情。但对于考研也需我们理性看待,持续“考研热”背后反映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2.分析考研热现象的积极意义。

(1)培养高端人才。考研人数的增加符合科教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国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梯队,完善人才体系;同时考研热也有利于实现优中选优,实现有限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2)提高国民综合素质。考研热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普及高等教育,不断提升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补齐整体素质偏低、科学素养不高的短板;

(3)促进人的发展。通过考研和研究生学习,不断激发学生自身潜能,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自制能力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

3.阐述考研热的原因。

(1)提升就业竞争力,对抗就业压力。企业招人更愿意选择高学历和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并且在待遇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大学生通过考研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并且也能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专业;

(2)考研政策改变。受扩招政策影响,每年研究生招录人数也呈现递增趋势,这也为在职考研创造了条件,综合造成了考研热度居高不下;

(3)名校情结和人脉积累。部分考研学生考研主要是基于名校情结,通过考研获得名校学历,并且在校扩充自己的优质人脉,有利于自己今后的职场发展和创业;

4.阐述考研热背后存在的问题。

(1)盲目考研。一味随大流,盲目跟风报考,缺乏理性思考;

(2)逃避就业。用考研逃避就业压力,成为不就业的理由;

(3)功利化。考研不为能力和学术,仅为一纸文凭,某种程度上也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会败坏学术风气。

5.阐述具体对策。

(1)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优化完善研究生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严把研究教学、培养质量,真正做到“宽进严出”;

(2)改善企业用人标准。通过政策导向和宣传引导,改变企业“唯学历论”的用人模式,以能力为导向;

(3)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主流媒体应当发挥其舆论导向性作用,扭转“唯学历论”的错误舆论导向,引导民众理性看到考研问题;

(4)学校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规划。高校应当开设相应的职业规划课程,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文章来源:“北京事业单位 ”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考研热”持续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