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后感

文 | 触角

脑海里一直有个“任性”的想法,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我一定要买来它的纸质版通读一遍。

电子版还在原封不动的躺在设备里,一直让人没有翻开的欲望,不是因为心存“偏见”或其他,只是简单的依靠着直觉的指引,就想捧着这本书的纸质版在午后或睡前看几眼。

遂了心底的愿望,这本仅十万来字的纸质书就在不紧不慢的时光里读完了。让人欣喜的是,能够在一些小小的片段中找到只言片语的共鸣,达到“认同”,便足以欣慰。如同村上春树所言,与其说这本书是他的“自传”,不如说是“回忆录”更为确切。他用“跑步”这个媒介展示了自己的“生活气”,而这种充满“生活气”的文字,恰好是我所喜欢的,他所展示的这一维度,也恰好是我所向往的。

仅“跑步”这一主题词来说,就对我充满了吸引力。跑步相对来说是较为容易的运动,“不需要伙伴或对手,也不需要特别的器具和装备,更不必特地赶赴某个特别的场所。只要有一双适合跑步的鞋,有一条马马虎虎的路,就可以在兴之所至时爱跑多久就跑多久。”

这样一项简单易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运动,对于一个喜好简单又足够务实的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跑步”于村上春树而言,好似是热爱、是乐趣、是生活里的一抹灿阳。这项充满汗水和满足的运动背后,也是他饱含“自我”的个人哲学,那些“向内”的“坚持”,不过是在满足自己内心最纯真的需求。

不需要向别人“卑躬屈膝”,不需要向现实“妥协认命”,在不断前行的岁月里认清自己的“局限性”,然后聚焦于自己的追求,着一二喜欢的事情去做到极致,便是心之畅往的“桃花源地”。

敢于树立生活的权威,把心中所爱好的事情做成日常,这足以让人艳羡。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肉体不可避免的在衰减,精神也许会随着阅历的增加变得愈发富足,在有限的人生里,如果没有一项长期坚持的“爱好”,着实显得有些可悲,甚至让自己感到微不足道。宇宙无穷,人生须臾,把渺小的自己变得广袤起来才是心之所向。“别人大概怎么都可以搪塞,自己的心灵却无法蒙混过关”。我渐渐地明了“取悦自己”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不必“自作多情”的去揣摩别人心思,又或者是“擅自做主”的为别人着想。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背景、境遇、心态……以及所处位置的不同都会让人们之间的隔阂或近或远,“取悦自己”才是不会感到委屈和伤心的良策。

很多时候我们连自己都没有研究明白,就开始“胸有成竹”的为别人出谋划策了。如果多花费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让专注、坚持和持之以恒变得毫不费力,也就不会因为纷纷扰扰而变得痛苦不堪,至少心灵上可以少受些折磨,内心可以多些宽慰。

如果让我问自己: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我会说:我珍惜操场上那四十分钟的“放空”,为那跑得不够遥远的五公里而感到满足,每一次黑夜里的“留白”,虽算不上什么成就,当然也无法和作者能在一个月里跑三百五十公里的自律相提并论,但跑步所带来的放松和幸福感,让我在每一个不经意间回忆起的时光里,都觉得快乐万分。

摘书中两段喜欢的文字共勉:

“成绩也好,名次也好,外观也好,别人如何评论也好,都不过是次要的问题。对于我这样的跑者最重要的是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应当尽的力我都尽了,应当忍耐的我都忍耐了。从那些失败和喜悦之中,具体地不断汲取教训。并且投入时间投入年月,一次次累积这样的比赛,最终到达一个自己完全接受的境界,抑或无限相近的所在。”

“突然有一天,我出于喜欢开始写小说,又有一天,我出于喜欢开始在马路上跑步,不拘什么,按照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我就是这样生活的。纵然受到别人阻止,遭到恶意非难,我都不曾改变,这样一个人,又能向谁索求什么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