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皖南老屋,“移民”了


文/渔舟唱皖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纪录片,讲述的是一座徽州古建筑漂洋过海,在大洋彼岸重生的故事,内容不长,却让人感慨唏嘘。

今天,我就简单叙述一下,希望能给不了解那段往事的人带来一点感悟和思考。

1997年盛夏,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一个名叫黄村的徽州古村落很热闹,一群美国人和中国工人们正在小心的拆除一座古屋,当地人从来没有见过那么拆房子的,因为那群大鼻子连古屋门前的一颗小石子都不放过,通通做好标记,打包带走。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座名叫“荫余堂”的老屋“出息”了,因为它们就要去美国了。

在徽州,和爷爷以及爷爷的爷爷出生在同一间屋子的情况并不少见,同样,荫余堂也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明清之际,徽州人大量外出经商,逐渐形成一个影响深远的商帮——徽商。在外发了财的徽州商人们对回乡建屋始终保有很大的热情,他们对房屋的追求并非大而广,而是小而精,在一座占地并不广大的建筑中设置卧室、中堂、贮藏室、天井、鱼池、马头墙等各种建筑元素,同时对竹、木、石等材料的使用和镂刻使其更具艺术价值,徽州人将其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建筑巧妙的结合到了一起。

荫余堂是由黄村的本地富商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取“荫求祖荫,余祈富余”之意,到上世纪末,已近200年历史的荫余堂传至第三十四代黄姓子孙手中。此时的黄姓子孙早已在外开枝散叶,而荫余堂也年久失修,早已无人居住,即将面临被拆除的境地,但一个美国女人的出现给荫余堂带来了另一种可能。

南希·波琳,美国汉文化学者,曾留学中国学习艺术史,对汉文化非常热爱,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曾到徽州游览,白墙灰瓦的徽州古建筑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到美国后,南希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镇塞勒姆迪博物馆工作,并担任中国馆的主管。

上世纪末,随着中美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紧密,南希萌生了一个将一座徽州古建筑整体搬迁到美国的想法,中美隔着辽阔的太平洋,将一座建筑整体迁移到美国,从经济成本角度来看无疑是天方夜谭。但南希,并不那么认为,将一座中国古建筑搬迁到美国,其产生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很显然,抱有此观点的并非南希一人,很快南希便获得了当时世界最大投资机构Fidelity及其基金会的支持,其认为赝品模仿的再真也是赝品,唯有真品配得上永恒。得到资金支持的南希便开始在徽州地区物色合适的建筑,1996年,南希和其华人助手王树楷来到徽州,历时一年走遍徽州大小村落,最终敲定荫余堂。

当时的中国文物和古建筑保护制度并不完善,规定默认1795年,也就是乾隆六十年之后的文物经过鉴定之后是可以出境的,南希等人选定的荫余堂恰好始建于嘉庆年间,从法理上来说是可行的,同时,美方也将这次购买搬迁上升到中美文化交流项目,从而得到中国官方的认可和支持。

对于荫余堂的主人黄氏族人,他们经过家族投票后同意将荫余堂转让出售给美方。其一,如今黄氏族人早已不在黄村居住,房屋日渐破败;其二,他们认为让徽州老屋走出国门是一件宣传中国文化的好机会,是赋予老屋新生命的一件大事;其三,美方愿意支付3万美元的报酬,3万美元在九十年代末不是一笔小钱,但这和其后搬迁重建所花的费用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多方敲定后,美方很快动工,并请了国内知名古文物专家前来协助拆解,整整两个月,占地4500平方,包含16间卧室、中堂、贮藏室、天井、鱼池、马头墙的荫余堂被拆解为2700块木件、8500块砖瓦、500个石件……连同当时屋内摆放的家具、生活用品等全部都被标记拆解,就连门前的每一块小石子都被记上编号,打包带走。

1998年2月,满载近40个集装箱的荫余堂运抵美国波士顿,同时,美国塞勒姆迪博物馆当地政府对荫余堂的到来也十分重视,他们拆掉了博物馆附近一大片居民区为荫余堂腾地方,只为更好的展示这幢来自遥远东方古建筑的魅力,而相比我们拆掉老房子在上面建小洋楼,美国拆新房为老房子让路的做法,多少让人有些唏嘘。

荫余堂到达塞勒姆镇后,美国花了5年时间将荫余堂进行原貌复原,2003年6月21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博物馆管理方为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开工仪式上还进行了上金花、批红布、上香敬酒等中国传统房屋上梁仪式。

前后历时7年,美方为此次搬迁复原花费超过1.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0亿元,但却没有一个美国人觉得亏了,时任塞勒姆迪博物馆执行总裁Dan Monroe曾兴奋表示:“尽管工程浩大、过程繁复,荫余堂的迁建无疑是项令人自豪的创举!”荫余堂开馆当天,前来报名参观的人数便超过一万人,管理方不得不进行限流限时,这样的场景对塞勒姆迪博物馆并不多见,塞勒姆镇作为美国著名的文化小镇,荫余堂的到来无疑更增加了其成色。

据媒体报道,多年以后,荫余堂原主人黄氏子孙黄秋华曾受邀前往塞勒姆迪博物馆参观,当他走进荫余堂时,瞬间潸然泪下,曾经只在梦里出现的老家,竟然一下子一模一样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一砖一瓦、一桌一椅、一石一木都未曾改变,恍如隔世,在遥远的大洋彼岸,这难免让其难以自持。

在荫余堂正式开放后一年,2004年7月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便颁布实施了《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条例规定:自1911年以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宅、祠堂、牌坊、书院、楼、台、亭、阁等民用建筑物,未经政府批准不得拆建买卖,从法理上将对古文物的保护从1795年提高到1911年,同时,条例还规定,1949年以前1911年以后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的保护,也可参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因此,荫余堂的出海,必然已成为孤例。据此,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称:“荫余堂是全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建置在中国之外的古徽州建筑。”除了从中国搬的荫余堂之外,美国还从西班牙比利牛斯山里搬过一整座教堂和从法国搬的修道院,美国堪称此间老手,自己没有历史,便去拿别人的历史。

有人说,美国这样的行为就是赤裸裸的文化掠夺,但不可否认的是荫余堂的出海确实也宣传了中国文化,当时如果美国人不搬,荫余堂可能就被拆除了,自己弃之如履,别人视若珍宝,难道不应该反思吗?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古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其实才开始慢慢重视,建国后,特别是10年动乱期间,中国大量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古建筑遭到彻底破坏,比如北京古城墙、沧州闻远楼、成都锦官驿、昆明金马坊、杭州鼓楼、嘉兴三塔、南京通济门、重庆万州桥、南昌万寿宫等古建筑均被拆除,有的拆除原因竟是为了“破旧”和居民建房用砖,如今看来,多么令人痛心!

虽说如今很多古建筑在原址上进行了重建,但却没了历史的沉淀感,比如杭州在曾经鼓楼原址上建的新鼓楼,怎么看都像一个现代建筑,原因很简单,太新了,有些旧,只有时间能完成。我们应该感谢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太多东西,即使有段时间我们不重视、不珍惜、不爱护,但是仍然还有很多,而幸存的那些今天都成了当地宣传文化旅游的金招牌。

有机会,希望大家去安徽皖南古村落去看看,那里藏着中国人对文化与建筑融合的独特理解,是我们的民族瑰宝,也是当下中国最流行的建筑风格——徽派建筑。

文章用图:网络

本文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座皖南老屋,“移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