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乱世颠沛,少年老成
公元772年,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郑一个中小官僚家庭。此时距离安史之乱被平息已经过去9年,唐朝的框架虽在,但实际各个藩镇拥兵自重,早已不是中央一人说了算。
当时的河南被李正己割据,战火依旧没有停歇,民不聊生,满目疮痍。为躲避战乱,白居易自小颠沛流离,后被父亲送往安徽宿州,在那里度过自己的大部分少年时代。
白居易家境并不殷实,祖父辈都是小官,虽不必像农民日耕夜劳,但也就是平稳度日。
好在白居易学习刻苦,据他自己回忆,读书读的口生疮,手磨出茧子,连头发都熬白了。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充分体现在白居易身上,小小年纪就背负了光耀门楣的重任。白居易的这种早熟,使他表现出一种超出同龄人的稳重,但同样也使他身上缺少棱角,比如李白的狂妄,比如杜甫的偏执 。
2、稳扎稳打,官业有成
白居易成年后,出仕为官,仕途还是比较顺的。
28岁,考中进士。
30岁,结识了中唐的另一位大诗人元稹,二人订交。
31岁,被授于秘书省校书郎。
34岁,白居易罢了校书郎,授今西安周至县县尉。流芳百世的《长恨歌》就是这一年作的,一时洛阳纸贵。
35岁,回朝廷任职,被授翰林学士。
36岁,认左拾遗,并于是年结婚。
38岁,改认京兆府户部参军。
39岁,母亲去世,离职回家丁忧。
42岁,服满,应诏回长安任职,被授予太子左赞善大夫。
一直到43岁之前,白居易的为官之路,比他的前辈李白、杜甫不知道要顺坦多少倍。这与他穷困的青少年是分不开的,过早的体验了生活的艰辛,知道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
白居易的这种隐忍和谨慎,注定了他脚踏实地的处事方式,也注定他即使在后来的贬官低潮期,也会淡然看开。因为他这样的人懂生活。
这个时期的白居易意气风发,一腔热血,一心想为国家为社稷出一份力。他虽自知不是治国安邦的大才,但上书言事义不容辞。虽不至于嫉恶如仇,但积极向朝廷反映民间疾苦,洞察社会时政,甚至于当面指责皇帝的错误,完全尽到了一个做臣子的职责。
3、力谏被贬,外任刺史
43岁时,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此事涉及藩镇和中央势力的明争暗斗,白居易因为主张严缉凶手,维护中央打击藩镇,被驳斥为越职言事。后来又被毁谤中伤,被贬到江州担任司马。
这一年,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写就了《琵琶行》,旷世名作,彻底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46岁,被任命为忠州刺史。
48岁,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
50岁,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被任命为杭州刺史。任内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颇有建树。
54岁,因病去职,随后与刘禹锡结伴游览了扬州、楚州等地。
被贬江州之后的白居易,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他不像以前那么积极参政言事,但不至于尺位素餐,他也照样关心民生,比如有修堤疏浚等具体政绩,只是相比之前收敛很多。其实这还是源自他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的影响,因为他更多时候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白居易很容易被生活和环境改变,而不是改变环境和周遭的人,或许这样的性格才契合那个时代。这并非贬义,回望历史长河,能左右历史影响大势的人物,屈指可数,大多数人还是随着滚滚浪涛随波逐流。显然,白居易属于后者。
4、晚年安顺,寿终正寝
55岁之后,白居易就不在外担任刺史,多在长安和河南境内为官,还曾担任太子少傅。这期间生活比较安逸,不时四处游玩,与刘禹锡等人吟诗唱和,不亦乐乎。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去世,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4岁。唐宣宗李忱特意写诗悼念,做官做到这个地步也没谁了,不能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相比那些盛唐的前辈,不知强出多少倍。泉下有知,估计会羡慕死他们。
但我想他们也不会为此改变自己的执拗。人生一世,跟随心声的选择,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白居易是这样,李白杜甫们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