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提高中医人才的培养

开元中医馆图片发自App

对于《名老中医之路》这本书,国医大师邓铁涛曾称该书是一部20世纪当代名医的“成才史”,是一部世界独有的中医教育史,也是一本20世纪中医传奇文学。

不仅如此,这本书还告诉我们,中医进校园,传承中医必须从娃娃抓起的必要性。

主编《名老中医之路》一书的张奇文老先生就说:“整理他们的成才经验时,发现绝大多数名老中医都是少年就开始涉足中医。我认识到,中医培养要从少年抓起,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扭转中医后继乏人和从业人员素质下降的局面。”


张奇文10岁学医,背书切药,深知练好“童子功”的道理。所以他后来一手创立了中医少年班,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中医药相关领域工作,其中很多已是名医、学科带头人、领军人物、单位骨干。

他的创举当时被称为中医药教育改革的一枝迎春花,如今更是证明了“中医进校园,从娃娃抓起”对改善我国中医人才匮乏局面,从而振兴中医的重要贡献。


据国家级名中医张勇介绍,“上世纪80年代全国共有国家级名老中医5000多名,到了现在,只剩下了不到700名。”而下一代的中医人在西化模式的影响下,对中医的自信明显大打折扣,毕业后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合格的西医,一个误人的中医。


中医的振兴不是哪一代人能够完成的,如果我们后继无人,培养出来的都是自我否定派,把中医搞淡化了、西化了,是没有出路的。任何一个学科都是在自身基础上发展创新的,其他学科只能是为我们的发展起到补充催化作用。

现如今的孩子们,几乎从一出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西医,而对我们的中医药的认知则少之又少,最深的印象或许就是中药很苦,对中医药文化了解的也比较少。接触少就很难说对中医能提起兴趣和信任感。所以兴趣和文化传承需要从小培养,这样才有助于破解中医药人才缺失的困局。



也是鉴于此,2016年2月26日,国务院曾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其中还提出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

后来发布的《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也同样指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健全中医药终身教育体系。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

而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北京、浙江、河北、广东等已纷纷出台文件,安徽、山东、上海等地也都有相应的部署措施……以期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下一点一滴地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达到启蒙的作用。进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有人涌入中医行列。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维护好自我健康。


我们知道,随着当前很多疾病的年轻化,以及百姓健康意识的逐渐提升,把中医“治未病”理念从小灌输给孩子们,指引他们走上正确的生活道路,防范慢性病,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已是不可疏忽的重大使命。

我国首部《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在3亿左右,其中65岁以下人群慢性病负担占50%。我国城市和农村因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分别高达85.3%和79.5%。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另据国际自我保健基金会组织编著的《中国自我保健蓝皮书(2015-2016)》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这10年间,中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增长了一倍。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慢性病的“年轻化”。

华东医院心脏外科的青年医生陈龙在给年轻白领上科普课时给出了一组数据:10年前,20~40岁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为14.36%,如今已增长到17.66%。

很多疾病都与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缺少运动、熬夜等有密切的联系。陈龙说,很多疾病的预防,“事前说”远比“事后救”更加有效。


2017年2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这是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印发的慢性病防治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优势和作用。针对中医药具有优势的慢性病病种,总结形成慢性病中医健康干预方案并推广应用。

儿时一点点微妙的影响,都能引起整个一生的蝴蝶效应。如若我们从小将中医药文化深植孩子们的骨髓,那他们长大后就断然不会蹂躏自己的健康,进而也会影响父母亲朋,也在别人身上创造蝴蝶效应。


从事中医药工作30余年的王祥生就深知中医给市民生活所带来的改变。他坦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必须从娃娃抓起!这样才能产生最根本、最深远的真实效应。

“现在很多孩子喜欢吃一些不健康的食品,以及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导致身体健康情况偏差经常生病。”王祥生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通过接触中医文化知识,让每一个孩子从小明白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从小懂得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使全民身体素质从小就强壮起来,才有助于实现真正的健康中国。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根本上提高中医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