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9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92个想法

作者自序

>> 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著尤为需要。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 但是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

豁然开朗

>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我所说的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老子》第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里不谈“损”和“益”的区别,我对老子这句话也并不完全同意。援引这句话是为了借此表明:中国哲学传统对于“学”和“道”是有所区别的。“学”就是我在前面所说的增长正面知识,“道”则是心灵的提高。哲学是在后一个范畴之中的。

>> 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我所说的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老子》第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里不谈“损”和“益”的区别,我对老子这句话也并不完全同意。援引这句话是为了借此表明:中国哲学传统对于“学”和“道”是有所区别的。“学”就是我在前面所说的增长正面知识,“道”则是心灵的提高。哲学是在后一个范畴之中的。

>> 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

中国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 它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有一位哲学家在谈到宋朝道学时说它:“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是中国哲学努力的方向。由于有这样的一种精神,中国哲学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讲求实际,又不肤浅。

>> 柏拉图所主张的“哲学家—国王”理论。柏拉图认为,在一个理想国里,哲学家应当成为国王,或国王应当成为哲学家。

>> 既然哲学以内圣外王之道为主题,研究哲学就不是仅仅为了寻求哲学的知识,还要培养这样的品德。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它是生命的体验。它不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十分严肃的事情。

语言障碍

>> 任何翻译的文字,说到底,只是一种解释。

>> 五世纪时的佛教高僧鸠摩罗什是把佛教经典译成中文的一位翻译大家。他曾说,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

入世和出世

>>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道家则强调人内心自然自动的秉性。《庄子》书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

>> 在三、四世纪间,有一批道家试图使道家思想靠近儒家思想,后世称他们为“新道家”;在十一、十二世纪间(宋朝),也有一批儒家试图使儒家思想靠近道家思想,后世称他们为“新儒家”。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不同的见解,是因为“有”和有限都是明确的,而“无”和无限则是不明确的。由假设观念出发的哲学家喜欢明确的东西,而由直觉出发,则需要重视不明确的东西。

>> 连续审视中已予区分的概念,由它衍生出还未区分的概念和分辨的概念(同上书,第一八七页),都基本上是农民的概念。

>> 他们处于原始和纯真的心态之中,把直接认知的东西看为宝贵的东西,这就无怪反映他们思想的哲学家们也同样把直接认知的东西看为哲学思维的出发点。这也足以解释何以认识论在中国哲学里从未得到发展的原因。中国哲学家们对于自己眼前的这张桌子究竟是真实的,抑或只是幻觉的存在,从不认真对待(唯有佛家是对它认真对待的,而佛学来自印度)。认识论的问题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主观和客观已经有了明确的界限。而在一个连续审视过程之中,还没有明确区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界限,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还是浑然一体的。这也有助于说明,中国哲学的语言何以是提示性的而并不明晰。它不明晰,因为它不代表用理性演绎得出的概念。哲学家只是告诉人们,他看见了什么。因此,他所述说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使用的语言却很简短。这就是何以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往往只作提示而并不明确的原因。

司马谈和六家

>> 它是讲宇宙论的一派,由于它把宇宙的原理归结为阴阳两个主要原则,因此被称为阴阳家。

对刘歆理论的修正

>> 拥有采邑的诸侯,既是土地的领主,成为经济的主人,又是采邑百姓的主人。他们被称为“君子”,意思是“国君之子”,这也成为封建诸侯的共同名称。另一个社会阶级是“小人”或“庶民”,意思是普通百姓。他们是封建诸侯的农奴,平时为君子(诸侯)种田服劳役,战时为君子作战服兵役。

>>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游侠之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正名

>> 在社会关系中,每一个名字包含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在社会里,各有责任和义务,任何人有其名,就应当完成其责任和义务。这便是孔子主张“正名”的意义。

仁义

>> 儒家认为“义”和“利”是截然相反的。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后来的儒家常常强调“义利之辨”,认为这是道德学说中最重要的一点。

>> 在《论语》里,孔子用“仁”这个字时,有时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这便是“仁人”一词的含义。在这场合下,“仁”的含义是“品德完美”。

忠恕

>> 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尽己为人谓之忠。“仁”的含义并不仅是“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还有另一方面“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方面合起来,称作“忠恕之道”,孔子认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之方”。

>>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知命

>> 道家主张“无为”,儒家则教导“为而无所求”。

>> 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按照孔子的看法,“知命”是作为君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兼爱

>> 墨子提出了衡量是非的“三表”,即三项准则:第一,人做事是否根据天和神灵的意志,与古代圣王的事业一致,这是事物之本;第二,所做的事应当是百姓能够耳闻目睹、加以验证的事,这是事物之原(验证);第三,由政府付诸实施,看是否对国家、百姓有利,即所谓事物之用(见《墨子·非命》上篇、中篇)。

>> 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

杨朱的基本思想

>> 《韩非子》书中说杨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

老庄著作中的杨朱思想

>> 《老子》第十三章中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家思想的发展

道家的三个阶段:杨朱–归隐山林;《老子》–探索万物法则,以安排自己的行动;《庄子》–从这一个世界“逃”往另一个世界。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保全生命、避免损害生命。为达到这个目的,杨朱的做法是“逃避”。这是隐士们通常的做法:逃离社会、遁迹山林,指望这样就可以不致沾染人世的罪恶污秽。但是,人间如此复杂,无论个人怎样逃避,也难以完全逃避其中的罪恶污秽,因此,“逃避”并不能达到目的。

《老子》书中大部分论述是试图显示宇宙万物变化的法则。在这些道家看来,事物虽然千变万化,但在各种变化的底层,事物演变的法则并不改变。人如果懂得这些法则,按照这些法则来安排自己的行动,就可以使事物的演变对于自己有利。这是先秦道家思想发展的第二阶段。

即便如此,人还是感到生命岌岌可危。无论自然还是人类社会的变化中,总有难以预见的因素。因此,无论人怎样保护自己,还是难免受到伤害,这是《老子》书中第十三章喟叹“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由来。这个思想在《庄子》书中加以进一步发挥,成为“齐万物,一死生”的思想。它意味着,从一个更高的观点来看一己与外界、生与死。从这个更高的观点看事物,就可以超越自己以外的世界。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逃避”,它不是从世俗社会逃往山林,而是从这个世界逃往另一个世界。这是古代道家思想的第三阶段。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 在儒家思想中,孟子代表了其中理想主义的一派,稍后的荀子则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一派

性善说

>>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行义而不谋利。换句话说,就是要“推己及人”。这就是“仁”的实践。

论儒家与墨家的基本不同点

>> 历来对这问题的回答是:按照墨子的学说,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而按照儒家的学说,爱是有等级、差别的。

>> 儒墨两家还有一个更根本性的分歧:儒家认为,人顺其本性,就自然发展出仁的品德;而墨家则认为,兼爱是要靠外力加之于人的。

政治哲学

>> 。国家是一种道德体制,国家的领袖也应当是社会的道德领袖。

>> 如果一个圣人成为国君,他的统治便称为“王道”。按照孟子和后来儒家的看法,政治统治有两种,一种是“王道”,一种是“霸道”。王道是“圣王之道”,霸道则是依靠暴力实行统治,它们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统治。圣王之道是靠道德教诲和教育来贯彻的,霸道则是以强制手段来推行的。王道的力量来自道德教化,而霸道的力量则来自武力。

>>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神秘主义

>> 在《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记载,孟子和他的学生公孙丑有一段对话,学生问:“敢问夫子何所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 培养浩然之气的办法分两方面:一个方面是“明道”,提高人对“道”的领悟;另一方面是孟子所称的“集义”,即坚持不懈地做“天民”所当做的事情。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孟子所说的“配义与道”。

名家和“辩者”

>> 真正创立名家哲学的是惠施和公孙龙。

>> 惠施和公孙龙代表了名家的两种不同倾向,惠施强调现实的相对性,公孙龙则强调名的绝对性。

惠施关于事物相对性的理论

>> 第一点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 “惠施十事”

>> “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 合同异之辩”

>> “南方无穷而有穷”

>> “今日适越而昔来”

>> “连环可解也”

>>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公孙龙关于共相的学说

>> “白马非马”

>> “离坚白”

>> 《指物论》。公孙龙用“物”来表示具体事物,用“指”来表示抽象的“共相”。

>> 公孙龙的上述论辩表明,他使用“概念”并不是像柏克莱或休谟哲学中所指的反映主观的概念,而是如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乃是反映客观的一个概念。

惠施和公孙龙学说的意义

>> 惠施说:“泛爱万物。”公孙龙也说:“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两人都显然认为,他们的哲学是内圣外王之道。但是,真正把名家所揭示的形象之外的世界的意义充分发挥出来的乃是道家。道家反对名家,然而真正继承名家的却是道家。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 现在我认为《老子》一书的著作年代比我以前所设想的更晚,应在惠施和公孙龙之后。这是因为《老子》书中有不少关于“无名”的讨论,这只能是在人们对“名”的观念有了发展之后。

道,无名

>> 名家的思想家开始对“名”进行讨论,在思维上乃是一大进步,对“名”的思考乃是对“思考”进行思考,它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思维。

>> 道作为万物本原,无从命名,所以无法用语言表达它。但我们又想要表达它,便不得不用语言来加以形容。称它为“道”,“道”其实不是一个名字。这就是说,我们称道为道,和我们称一张桌子为桌子是不同的。当我们称呼一张桌子为桌子时,它有某些属性,使我们可以称它为“桌子”。但是我们称“道”为“道”时,不是因为它有某些可以名状的属性,这个名字只是一个指称,或用中国哲学惯用的词语,称它是“无名之名”。《老子》第二十一章说:“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道是万物之所由来。既然物从来自在,道就从来自在,道这个指称也就从来自在。它是一切起源的起源,因此它见到了一切的起源。“道”这个名字既然从来自在,因此它长存,而这在现实之中根本不是一个名字。因此《老子》第一章里说:“名可名,非常名。”

自然的不变规律

>> 老子的学说以“太一”和“无有为常”作为主旨。太一即道,道生一,因此,道称为“太一”。“常”的含义是永久、永在。万物都是变动不居的,但决定万物变动的法则却是不变的。因此,《老子》书中的“常”字,既是“恒常”,又是“常则”。

>> 《老子》第十六章说:“知常曰明。”接下去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为人处世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道”是万物的由来,“德”则是万物本性

>> 。按照“无为”的理论,人的活动应限于“必要和顺乎自然”的范围。“必要”是指达到某个具体有限的目标;“顺乎自然”是指按照时势和事物的本性,不强行要求。人行事为人,要力求平易朴实。

>> 《老子》第三十八章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 和强调寡欲相联,老子还强调,人要弃智。

政治理论

不敢苟同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政治与社会哲学

>>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无为而治”,但是所持的理由却不完全相同。老子着眼在“反者道之动”,认为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就越是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结果。庄子则强调天然和人为之不同,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悲惨和不幸就越多。

感情和理性

>> “遁天之刑”

>> 斯宾诺莎曾说过:“人越多了解事物的因果由来,他就能越多地掌握事件的后果,并减少由此而来的苦楚。”用道家的话来说,这就是“以理化情”。

有限的观点

>> 《齐物论》的第一节里描述风吹的时候,发出各种声音,每种声音都有它的特点,这些被称为“地籁”。此外还有“人籁”。“地籁”和“人籁”一起,又组成“天籁”。“人籁”就是人世间的“言语”。

更高层次的知识

>> 哲学不能帮助人长生不老,也不能帮助人发财致富。它所能做的是:给人一种观点,使人看到生比死所胜无几,人所失去的也就是他所得到的。

神秘主义的方法论

>>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 “不知之知”和“无知”是两回事。“无知”是人的原初状态,而“不知之知”则是人经过“有知”而后达到的“无知”阶段。人的原初状态的无知是自然的恩赐,而人达到“不知之知”则是心灵(亦即灵性)的成就。

>> 圣人并不是天真无邪到老未变,圣人也曾追求通常的知识,努力分辨事物和人的是非得失,但后来把这些都“忘”了。

>> 唯有从世俗知识的衡量判断中超脱出来,这才是道家所说的“不知之知”。

关于知识和名的讨论

>> “墨经”也从逻辑上对知识加以分类。以不同的来源而论,把知识分为三类:从个人直接经验而来的知识,从权威而来的知识(即听来的,或从文字中读来的),从推论而来的知识(从已知推到未知)。以知识的不同对象而论,分为四类:对“名”的知识,对“实”的知识,“对应”的知识,以及行动的知识(见《经上》)。

>> “名实耦”

关于“辩”的讨论

>> 《小取》篇中的大部分都是关于“辩”的讨论。其中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

>> 《小取》篇中的另一处说:辩有七种方法,“或也者,不尽也。假者,今不然也。效者,为之法也;所效者,所以为之法也。故中效,则是也;不中效,则非也。此效也。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是犹谓也者,同也,吾岂谓也者,异也”。在这一段话里,“或”是指特称论断,不能尽然。“假”是假设,它还未成为现实。“效”是摹拟,它意味着摹拟一个模型:如果仿效出来的与模型相同,它就是正确的;如果仿效出来的与模型不合,它就是错误的。这便是摹拟法。“辟”是比较法,用一物来解释另一物。“侔”是把两组命题平行地比较下来。“援”是类推法,“如果你是这样,我何以不能这样?”“推”,是从已知求未知、延伸而论的方法。

澄清兼爱说

>> 后期墨家继承了墨子功利主义思想的传统,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趋利避害。正是因此,在《大取》中说:“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遇盗人,而断指以免身,利也;其遇盗人,害也。……利之中取大,非不得已也;害之中取小,不得已也。所未有而取焉,是利之中取大也;于所既有而弃焉,是害之中取小也。”由此得出的人类活动准则是:“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 后期墨家所做的也正是如此。他们首先确立“有利”的定义,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确立品德的含义,在于对人有利。因此,在《经上》篇里说:“义,利也。”“忠,以为利而强君也。”“孝,利亲也。”“功,利民也。”“利民”也就是“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

对其他学派的批判

>> 《经上》说:“同,重、体、合、类。”这是说,同有四种,一是雷同,二是局部与整体的质同,三是同存,四是同源。《经说上》又就此解释说:“同:二名一实,重同也。不外于兼,体同也。俱处于室,合同也。有以同,类同也。”

六种术数

>> 六种术数第一种是天文。《汉书·艺文志》中说:“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第二种是历谱。《艺文志》中说:“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杀生之实。……凶厄之患,吉隆之喜,其术皆出焉。”第三种是五行。《艺文志》中说:“其法亦起五德(金木水火土,谓之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第四种是蓍龟,这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占卜方法。后一种方法是在龟甲或平骨上钻一洞,放在火上烤,小洞四周受热后出现裂纹。管占卜的巫史据以判断所问事项吉凶,称作“卜”。前一种方法是由巫史取蓍草,每两株为一份,最后所剩,非奇数即偶数。如是六次,得出每三个一组的组合,再查《易经》卦象、爻象,据以判断所问事项吉凶,称为“筮”。第五种是杂占,第六种是形法。后者包括相面术和后来所称的“风水”。“风水”所依据的理论是,以人为宇宙的产物,又是宇宙的组成部分,因此,人的住处和死后“阴宅”(墓地)必须与自然环境(风水)协调。

>> 阴阳家试图以自然力量来解释自然现象,代表了一种科学探索的倾向。它总是和事实打交道

>> 在古代中国,人们为理解宇宙的由来和宇宙的结构,有两种不同的思想路线。其一是以阴阳家为代表的思想路线。另一是由一些佚名的儒家,以“易传”(注释)的方式,写在《易经》正文的后面。

《洪范》所描述的五行

>> ,它的本义应当是五种动因、五种活动。在中国古籍里,也称“五德”,意思是“五种能力”。

邹衍

>> 邹衍的方法是:“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他的兴趣似乎主要在于地理和历史。

历史哲学

>> 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秦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其色尚黑,其事则水,将黄河改名“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

>> 但直到一九一一年清朝覆灭之前的历代皇帝,都称自己是“奉天承运”,所指就是承受“五德”转移的时运。

“易传”中描述的阴阳原则

>> 一、二、三、四、五,都是产生五行的数字,六、七、八、九、十,则是完成之数

>> 《说卦传》中的解释是:乾,[插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坤,[插图],为地,为母。震,[插图],为雷。巽,[插图],为木,为风。坎,[插图],为水,为月。离,[插图],为火,为日。艮,[插图],为山。兑,[插图],为泽。

>> 乾卦由三个没有中断的横组成,代表纯阳。坤卦由三个中断的横组成,代表纯阴。其他六卦则都是乾坤相交而成,因此,乾和坤被认为是父母,其他六卦是子女:以乾[插图]的第一爻(由下端数起),与坤[插图]的第二、三爻结合,成为震[插图],称为“长男”。以坤的第一爻,与乾的第二、三爻结合,成为巽[插图],称为“长女”。以乾的第二爻,与坤的第一、三爻结合,成为坎[插图],称为“中男”以坤的第二爻,与乾的第一、三爻结合,成为离[插图],称为“中女”。以乾的第三爻,与坤的第一、二爻结合,成为艮[插图],称为“少男”。以坤的第三爻,与乾的第一、二爻结合,成为兑[插图],称为“少女”。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