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找城外看春人

文/罗森

读着《诗经.静女》,就想去找城外看春的人。她站立的姿式是一尊远古的浮雕,以永恒的静点延续娴静美,而内心涌动的春潮又是如此的炽热。于是,那幅美的浮雕便有了无尽的能量,把美丽延续至今,而且愈显动人。

图片发自App



美丽的浮雕


这个姑娘很娴静,这个静静的姑娘伫立在城角旁。

象一尊美丽的浮雕!

男孩子心有灵犀,感觉到那尊美丽浮雕下涌动的春心。

激动的男孩沉浸于那一种等待的姿态。

她等待的是我吗?男孩子内心很肯定。

男孩子也很喜欢她,但是男孩子却没有勇气去见她。所以搔首徘徊!犹豫不决。


静点


致使那一个等待的姿式成为了《静女》永恒的静点。

成为女性美的亮点。

成为古情男女兹生真挚情愫的姿态。


静女.好女


静女好!

“静女其娈”。

静女在古城旁的姿式和纯洁美丽相融!

静女手中的彤管是要送我的!

男孩子看着那彤管上闪烁的光华。

彤管上闪烁的光华在古城旁,

让一付静女的浮雕有着说不出的美丽。


仰视,涩男情结


男孩子每天都要经过城角旁,

男孩子用纯朴的羞涩面对着静女,

面对静女内心涌动的春潮,男子表现出一种笨拙的情结,他的行动仅仅是仰视静女。

只见男孩子的手中拿着从很远的地方采回的珍稀异草。

那是要送给静女的。

在男孩的心里,珍贵的异草并不是因梦中人的美丽而显得美丽,

而是因为和梦中人互相的默契和赠答而美丽!


痴情之情痴


看世间女子怀春,是静。

古城旁的怀春女子,心中涌动的情,

却因钟情少男的“爱而不见”而被烘托得愈显动力。

若此以写虚观之,却见华夏古情男女之痴情,之情痴

图片发自App


浮雕与戏剧


若以写实观之,

诗中就多了一种戏剧性的效果。

男子反以狡黠见长,

静女反以内心之动破外表贞静的情节走势烘托出烂漫纯真的爱情,

但我个人更喜那浮雕似的静景,

那千万年等待的执著,

以及那中间耐人寻味的文化底蕴。

反以为写实却多辛辣味,而少了悠远的底蕴。

所以,以实写观之虽见古情男女不囿陈见,

其间颇多放达,大有互通款曲。

大有不真不见,不见不散的况味,

但味却稍逊一畴了。

《诗经.静女》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所贻。

图片发自App

(译文)

娴静的姑娘很可爱,等我城角楼上来。躲藏不让我看见,急得我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姿容,送我一枝美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情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去找城外看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