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和金融资本的入侵
最近几年的中国,“造车新势力”无疑是个热度极高的词汇。其中混杂着汽车、互联网和智能驾驶、新能源、金融资本等社会热点,难免有喧嚣,难免有故事,难免有骗局、迷局。毕竟,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最大”,还只是目前的数字,还只是人均保有量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市场。所以难免令投资者有所遐想。
——这是IT狂欢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造就了新时代的资本。细数起来,当今几乎所有的新兴明星资本(家)都跟IT有关系。
互联网在效率、成本、资源与信息整合、数据与智能科技等方方面面确有其绝对的优势。其无限的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以爆炸的速度创造价值与财富。
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组织形式的载体,可以左右你的衣食住行,也可以主宰媒体,决定谁当总统。
所以,互联网技术正在凭借其绝对优势,不断发展、吞噬各行各业。汽车,作为几乎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标志性产品和行业,自然也不能幸免。
“车联网”和“智能驾驶”,就是互联网技术入侵的登陆港,正准备从此颠覆、蹂躏这个百年机械制造行业。这一点,从那些靠互联网发家的新一代资本家们在进入汽车行业后对于传统机械制造的不屑和鄙夷的态度上,显露无疑。
——新能源。在石油争夺的炮火中,各国都已伤痕累累。总瓢把子手里的那几口井,都是用几代人的鲜血铸成的,怎能轻易让人?更何况现在,井也越来越干瘪了。于是,在环保大旗的庇护下,新能源成为拳头不硬的国家摆脱桎梏的希望和出路。因此,有些国家为了发展新能源慌不择路,揠苗助长,到处撒钱,干尽了违背市场规律的事,最终除了养肥骗子,什么都剩不下。但是,新能源必须发展,那是希望和出路。
——资本。人类已经进入金融时代,金融社会。最近二十几年金融业的改革和演变,再结合网络的发展,金融业以空前的速度疯长。原本作为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金融业,被塑造成基于数学模型和金融游戏的印钞机,成为金字塔顶端割韭菜的金镰刀。资本本身的汇聚特性被放大加速。赚得盆满钵满以后,汽车行业相对较大的资金承载量,正好成为肥的流油的资本的载体。当然,对于国内资本来说,相信还是有更好的载体,比如美国的基金,澳洲的房产,欧洲的小蜜,儿子,存折,等等。问题是运得出去吗?钱满为患,运不出去,是危险的。于是,投资实业,精忠报国。
“……如果你挣了一个亿,十个亿,这个钱就不是你的了。如果你认为是你自己的,倒霉就开始了……”
入场者
有了上面的各种契机和条件,各路人马都在汽车舞台上粉墨登场了。汽车,发展了一百多年,本来是个非常传统圈子,靠自己的手艺养家糊口。但现在,都来了,金融大鳄、地产商、广告媒体、影视娱乐、甚至唱歌跳舞的,都有兴趣投资汽车了。百年传统行业,忽然间五彩缤纷,灯光闪耀,闹剧频频,好不热闹。
果不其然,都是带着梦想来的。梦想是个筐,什么目的和手段都可以往里装。然而,真正能让投资者窒息的,不是梦想,是财富,梦想中的财富。
有人说这一拨造车新势力将来一个都剩不下。不管怎么,汽车业及工程师们,总算有了点被利用的价值。
金融资本——项目、宣传、路演、融资、上市、割韭菜。说是造车,载体而已。换汤不换药。资本家门还会按自己的老套路出牌。所以车还是还要造的。再说了,智能驾驶和新能源,者两个既时髦又政治正确的融资噱头,放掉岂不是傻子?
房地产商——房地产盛宴已经持续了二十年,在国内造就了比IT和金融业更大的财富梦。虽然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房地产正在榨干各行各业,长此下去对整个社会经济都危害巨大,也象征性的进行一点点控制。但是商人的胃口是个无底洞,没有人愿意轻易放弃这么丰厚的利润。于是挂羊头卖狗肉,高举造车的实业大旗,扯着各种“产业园”的幌子,实为圈地,将轻易获得的工业地产,假借建立配套设施的名义,开发成各式各样的商业地产,自然也不为怪。
IT——互联网和IT精英们已经成功颠覆了一些传统行业,如手机、媒体等。凭着十几年的编程、打游戏、发网文的经验和自信。车联网、智能驾驶被IT精英视为当家作主的枪杆子。
演说家——基本上是为资本站台的经理人,这种人跟资本家是天生的合作者。找个婚纱影楼做个漂亮的PPT,配上三寸不烂之舌,完全可以忽悠一大批日子小康、家有余粮的小资把唱歌跳舞赚来的钱送上门来。
低端制造业者、电动车鼓手——因为技术问题,被鄙视了太多年。以为终于有机会跟行业大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造不好发动机,没关系。不会造变速器,没关系。反正电动车不用这个。至于电池的问题,那不是问题。奔驰宝马、丰田大众,不是也没解决吗?找一道大家都没解出来的难题,文盲终于可以跟博士考一个分数了。谓之“弯道超车”。
骗补者——请止步,来晚了,肉已分完。
诈骗犯、洗钱者——放高利贷搞传销赚来的钱需要尽快洗,但是遗憾汽车项目,特别是乘用车,洗钱周期太长,容易节外生枝。听说已经有放网贷的,车还没造出来就被抓了。谨慎服用。
最后一类,工程师和傻子——本来传统汽车行业做做新能源,研究研究智能驾驶是分内的事,顺应技术发展而已,以便IT精英打过来的时候——如同一贯被威胁的那样,能死的明白一点。但浑水之下,有些傻乎乎的传统车研发从业者,看不透别人的表演,居然也被搅合的蠢蠢欲动,不好好上班,企图另起炉灶,弄出点事来。自以为比IT们更懂造车,比刻板的传统车业更灵活等等。殊不知跟前者比,不懂互联网和服务,不懂吸睛术;跟后者比,没品牌没资金。当然这类人也很少,而且大多只是打工的配角,自己也说了不算。若真有想把造成作为长久之计的,先要擦亮眼睛,避开误区。
新企业造车误区
一、品牌盲目定位高端。有新公司名字和品牌都是现编的,上来就定位上百万、竞品保时捷,听起来跟笑话一样。这么做不是糊涂就是为了噱头,融资而已。拜托骗钱也编的像一点好不好?某美国回来的表演家(骗子),自以为跟美国人学到了演戏精髓,一台车没造过,就“千万级豪车”,太侮辱公众的智商,不信一年能卖出去几台,也许一台都不会有。
一个品牌的价值,等于“一个产品+一个故事”,利润也是“产品价值+故事价值”,产品价值不用多说,即实用性。故事,即人们相信这个品牌能带来的某种无形的满足感。中端实用产品要给客户带来足够的信任,如丰田大众。豪华品牌要能带来尊享的地位、荣耀、面子、品味、甚至历史、文化、时尚等受人类意识中追捧和艳羡的东西,如劳斯莱斯。丰田大众成不了奔驰宝马,不是因为造车技术不行,是因为这个品牌背后的故事不够。欧洲许多奢侈品牌,早期都是专门为贵族提供服务的,或者是皇家贵族的私人工匠慢慢发展起来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豪华奢侈品牌都来源于历史浓郁的欧洲的原因。百万千万豪车,能让客户心甘情愿掏腰包的主要是这个背后的故事,没有这个故事,那就是一个交通工具而已。客户不会仅为两个沙发四个轮子掏出上百万的。如同暴发户不能成为贵族一样,没有背后的历史、文化带来的积累,想成为贵族,寄希望于儿孙吧。所以,现实一点,造个可靠耐用的交通工具服务大众,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当然,品牌故事也不是一定要穿梭回到几百年前的欧洲开始积累,从现在开始,极端优秀的话,几十年的时间也是需要的。想靠三年五年,快速成型弄出一台车就让社会买账,基本是痴人说梦。
说到这里,相信反对者马上就会搬出特斯拉来增强信心。注意几点:1.特斯拉还没有成功,至少现在还没有。2.特斯拉没有忘记品牌故事。3.特斯拉没有把奔驰保时捷等品牌作为竞品。4.特斯拉后续的活路在于降价,大规模降价。如果真把自己当成保时捷法拉利那样的豪华奢侈品牌继续运作下去,不做改变,死期不远了。
对于第二点,擅长表演的美国人确实做的不错。因为没有品牌积累,他们把马斯克个人极度的包装和宣传,利用马斯克的成功故事和公众形象,积累让人艳羡的故事,作为品牌切入点。这一点倒是可以为新品牌们提供借鉴。时间、历史、和口碑自然花钱买不来,那就找其它切入点,比如像马斯克那样强大的创业者个人的励志故事,加上选择“特斯拉”这个历史上的技术狂人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性格,确实是个成功的品牌运作典范。不过别忘了这也需要有马斯克这样的老板自己的故事做基础。国内靠发莆田系性病广告和送外卖的、当包工头的、开血汗工厂挖煤的老板的故事包装起来就比较困难了。把持不住下半身喜欢辅导女学生的企业家的励志故事,也不好包装,人设容易崩,品牌更容易崩。
当然,不管产品定位是什么,都要有个品牌,有个品牌和产品的切入点。
时尚和科技是目前一些互联网造车给公众的形象。这咖那侠的,从名字上都感觉像是打游戏的,不知道算不算是把时尚或科技作为品牌切入点的。当然也许根本没有考虑这么多,闹着玩而已。汽车,是承载生命的,客户需要的是个严肃的产品,切忌不要用游戏词汇,更不要让游戏心态和娱乐文化成为自己的产品形象。前段时间看到某咖给自己的车重新起了个严肃的品牌名称,不知道是不是醒悟到这一点了,如果是,略感欣慰。
对于刚涉足汽车的企业来说,没有品牌,没有品牌文化和形象,不管是选择科技、时尚、还是用户体验作为自己的重点发展方向,价格和产品定位最多参考大众丰田,以服务中层中产为主,切忌盲目定位高端。除非是二次创业,并且以前已经取得了国际上数一数二的成就,具备强大正面的技术实力和社会尊敬的企业,可以尝试高端(但考虑到国内没有这样的企业和老板,没有发明计算机发射卫星火箭的,所以就不用尝试了。只是企业体积庞大,兜里有钱不行)。至于连这几个方面都没考虑,直接把把历史、文化、品牌故事一应俱全的保时捷法拉利兰博基尼作为竞争对手,由此宣传自己的产品定位的,不是傻子就是骗子。事实上有些新势力已经这么做了,“定价二百万”、“竞争保时捷”、“千万级豪华跑车”,如此等等宣传,业内人士应该都清楚,是傻子还是骗子就不去讨论了。能不能骗到融资不知道,但是产品成功的概率为零。
二、盲目学习美式管理、学习福特通用的管理方式和架构,这样容易到最后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美国汽车业就是这么干黄的,到最后死的时候还要听一帮职业经理人瞎辩解,最后都是怨美国工人工资高。
美国汽车业的衰落,析出了大量的从业人员,很多人摇身一变成为国内企业高薪聘请的专家、高管。自然也带来了美式的管理。但请记住,美国汽车企业就是这么黄的。德系日系美系,哪个车造的更好一些,摸着良心说,工程师们应当不难分辨。复杂透顶、大名鼎鼎的Q1也管不好质量。除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外,只剩下管理者们的表演了。
股权极度分散的美式企业,造成企业没有主人,人心背离,各打各自的算盘,职业经理人只为表演而存在,并不会为企业长远考虑。其管理方式一方面适应了个人主义和斗争博弈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适合管理者的表演,实质上跟美国政客一样,效率很低。媒体的发展确实造就了表演者社会,尤其是跟美国的文化国情结合,将美国变成表演和演说的天堂,演员和律师容易成为总统就是例证。职业经理人跟总统、政客一样,来自优秀的演员和善辩的律师。个人要想飞黄腾达,升官发财可以借鉴学习,要想做个安分守己,靠工匠精神吃饭的制造业,还是远离为好。新企业可没有通用福特那么大的摊子可以维持消耗,也没有能量绑架政府买单。
避免花架子,赶走表演者,精简机构,简化流程,扁平管理,避免复杂化才是创业企业的生存之道。美式的项目管理是几百万人协作造航天飞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并不一定适合造汽车,更不适合创业小企业。
如国内某自主企业妄图向西洋求解,请一大帮海龟,区区估值百亿人民币的小公司(外行勿喷,在汽车行业这个数字是绝对的小公司),下属的企业、分公司、部门多如牛毛,管理上部门林立,大量名称相近甚至重名的部门科室,工程师们工作几年都记不住有几个所谓的“研发院”,每个部门都是干啥的,到处都是“院、部、科”,到处都是领导,到处都是“官”,管理的比干活的多。上海的研发中心甚至一个部门几个高级经理相互汇报,闹笑话不说,出来的产品还不如内地本部吃糠咽菜的土鳖弄出来的产品。这不是危言耸听,前面已经黄了一个品牌,又撺掇出一个新品牌,今年上半年上市,拭目以待,产品能卖出去才怪。
创业阶段公司有研发生产销售几个部门即可,不能大部门套小部门,更不能满世界的建研发中心,根本不实用。人员配置也不能各种总监总师这个经理那个部长院长的头衔漫天飞,甚至还有公司叫各种科学家的,技术内行人都明白,这都是笑话,是表演,不光对实实在在的产品技术没有益处,反而有害。一个初期的创业公司,不老老实实干活,精力都花在表演上,能有扎实的发展吗?
创业小公司本来有个轻车简从的优势,偏要模仿年产千万辆的国际大公司的样子,企图跳过过程直接学习别人成功的结果,这样学到的只有官僚习气和低效臃肿的管理。切记管理如同穿鞋,有多大脚穿多大鞋,人家的机构是应对年产千万辆准备的,你还一台车没卖,现实一点,十年之内能做到年产五十到一百万辆,都是天上掉馅饼了。把通用福特的人员除以五十,流程和部门数量除以一百,都不少了。
创业过程的公司如同小树发芽,组织机构和管理流程如同枝叶,枝叶需要主干强壮以后一点一点长出来,机构和管理流程、方法也要在创业探索的过程中,碰到问题以后,为解决具体的问题一点一点的建立和发展起来。即便急于求成,想直接移植一棵大树,也要先把枝干叶子都砍掉,只留主干移植过来,否则必死无疑。
不要把机构复杂误解为分工专业、分工细化。精细化的分工、繁杂的专业划分是建立在专业技术的深度之上的。不懂技术的话找良心的一线工程师问问,好多分工真的是必要的吗?国内工程师真的掌握了多么高深的技术了吗?管ESP的工程师也就是给博世打打电话,管电机的也就是跟舍弗勒采埃孚发发邮件,催催数据要要样件,有问题供应商过来解决。特别是底盘和动力总成的DRE,使唤供应商而已,有多少工作是必须要长久的技术研究才做的了的?CAE的连零件都认不清,学几个软件操作命令,加载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载荷或激励,导出一些花花绿绿的CAE报告,有多少意义只有一线工程师心里清楚。所以,以实用为主,避免东施效颦。
三、盲目套用看似新潮、高大上的管理。不要把钱花在雇佣管理咨询公司上,他们只想靠几页PPT骗钱。这跟上一点有相通之处。事情先做起来,成功属于行动派。碰到问题再探索解决方法,不要事情还没做,就自以为会碰到什么样的问题,着急忙慌的找解决办法,或者自以为学了国外的管理书本,就能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就能更好更快的成功。实际上经历问题才是成长,照本宣科构架起来的流程和组织,如同空中楼阁,耗财耗力还耽误正事。纸上谈兵是大忌。尤其是西洋传过来的管理理论,不能代表就是好的方法,更不是适合国内创业的企业管理方法。国内曾有某一自主企业,自主品牌干了十余年没有项目管理部,后来力图变革成立了项目管理部,成立之时就有些一线工程师知道灾难来了。果不其然,在项目管理部专业的项目管理之下,公司项目全面瘫痪,是个经典的教训。
国内真想创业的老板们,千万不要被几个英文词糊弄了,英文不代表高大上,更不能代表适合自己。阿米巴、OKR、KPI…,闲来翻书了解一下便罢了,过度宣传这个的,不是糊涂就是职业经理人想表演给老板看的。所有的管理理论,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在时间(T)和成本(C)两方面,都很容易有明确的指标,而在工作质量(Q)方面都是模糊的、很难量化的。所以,QCT, 过分强调项目管理理论,会事实上将Q的地位降到最低,因为最容易妥协的便是Q。遗憾的是我们恰恰需要Q来探索技术、积累口碑、长久发展。事实上很多国内企业表面上宣传质量第一位,实际上质量是第三位。不缺钱的可能是T、C、Q,缺钱的是C、T、Q,反正Q会像宣传的那样放在第一位。
21世纪了,该有点自己的主意和自信了。国内的老板们要是忘了这一点,那就回顾一下自己创业的历史,在被窝里想想当初创业是怎么过来的,要是按照书本上的方法出牌,恐怕早死了。所谓国际接轨,钱多以后了找个咨询公司培训一下所谓先进的管理方法,学几个英文缩写,请几个职业经理人或国际常青藤名校精英过来做几个流程、编几句企业愿景和价值观之类的宣传语,那都是成功之后锦上添花的事,不是创业初期该做的事。从书本上学习是学校的事,创业需要从实践中摸索,读书可以,但不要在上班时间读。孙子兵法是在学校里面读的,战场上拿着孙子兵法的,不可能打胜仗。
管理方法要适应企业阶段、社会历史文化和生产力水平。不要企图学一套管理方法就能成功,因为成功的方法都是成功以后总结的,任何现成的方法都不适合创业企业,都不适合获取成功之前。不要听所谓成功人士的说教,他们不会说实话。事实上除了学历,任何人的成功都不可复制。
对于创业企业,根本没有现成的方法值得全力以赴的去学习模仿,唯一值得全力以赴的是自己的探索。如果一家公司刚注册就热火朝天的讨论Amoeba、PMP、OKR之类的管理方法,那团队带领者基本可以认定是学校出来的书生,教育出来的职业经理人,肯定没有自己创业成功的经历。反观过去三十年国内创业成功的企业,其创业发展过程反而更贴近实际,贴近国情,可以参考一下。如果非要觉得学习国外才算高大上,那就学习一下一百年年前的福特,五六十年前的丰田,而不是它们的现在。如果它们是成功的,那也是几十年前的做法决定了现在的状态,而不是现在的做法。它们现在的做法只会决定十年二十年以后怎么样。别忘了丰田工作方法都不是丰田人总结的,四五十年前的丰田也没有现在的套路。
四、指望经理人帮自己创业。没有一个公司是靠职也经理人创业成功的。当下投资汽车的资本与二三十年前不同,二三十年前的民营资本还没有完成资本积累,为了干汽车是投入血本真打实干。现在时代不同了,投资汽车的资本都是已经在别的行业完成了资本积累。老板们已经开始享受成功,不再会像当初光脚下海那样辛苦闯荡了。精力、心境都已经不再是曾经的创业状态了。所以他们寄希望于花钱请经理人团队代劳。以为只要有成功的自己指点江山,冲锋陷阵的事都是花钱可以解决的。实则不然,经理人只是拿钱办事到处打工而已,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谁知道3年以后他们又会去给谁打工。目前国内一些企业的经理人团队频繁更换就是例证。经理人最好的结果就是当个好管家,但是没有一份家业是靠管家挣下的,要想创业,还是要东家身体力行。之前有华南某互联网造车企业,初期老板并未亲自操刀,后来发觉不对,代替经理人亲自出山,是好事,也许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经理人的能力问题。老板们太着急赚钱,可惜汽车行业投资大,品牌和技术需要长期的积累,回本周期长,希望挣快钱的老板们不愿意给经理们太多的时间摸索,而创业本身又是个漫长的摸索过程,尤其跟拷贝两款游戏、发几篇错字连篇的吸睛文章链接几个广告就能赚一笔走人的互联网企业不同。所以基本上三五年甚至两三年看不到产出,老板们就琢磨换人了。这样造就了经理人只看眼前的工作心态。为了尽可能的多拿一年半载的高薪,他们拼命表演给老板看。几个月就拿出漂亮的概念PPT,半年就搭建起复杂庞大的组织机构。华而不实。如前面提到过的,项目周期和成本,如有一点变化,都会明显的被考核,因为指标太容易量化了,而只有质量是模糊的,至少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职业经理人们自然选择牺牲质量保时间和成本。重视质量就变成一句空话。
职业经理人加上美式的工作表演风格,更是一种灾难。前面提到的某自主企业,就是如此。美归的经理人,深谙职业经理人的表演之术,醉心于自己的表演,甚至其招聘的上海技术中心的高管,个个都是高大英俊、白人面孔。想以此提升公司形象和口碑,可见工作浮夸到何种地步。当然,面子上给自己造势贴金之后,留下一个烂摊子另谋他主。
另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打工者为讨老板欢心,对一切都是赞同,而并未真正走心。不走心的工作是做不好的。曾有某公司为了改变之前产品低端,品味差的市场形象,决心重塑企业形象和文化。其市场经理为了让公司员工充分理解并执行品牌定位,在公司产品文化宣贯会的时候,放出两张照片,一个是身着小黑裙精致简约的奥黛丽赫本,另一位是身着名牌、搭配奇异牛仔裤和耀眼的金表金链子的国内某相声演员,以此说明新品牌的文化定位应当走精致简约的路线。本来是好事,但是此市场经理此时此刻却是穿着牛仔T恤的在夸夸其谈,装扮跟作为反面例子的照片基本一样。贻笑大方的原因,是让人一眼就看出其宣讲的产品定位是咨询公司做的,并非出自此经理人之手,此经理只是照本宣科,完全没有走心,也可能是跟个人价值观差距太大,走心也难。管理团队的价值观将决定企业的价值观、产品品味和品牌美誉度,而不是PPT上面写的是什么。市场和客户对一个品牌的敬誉度是取决于企业是怎么做的,而不是自己公司怎么宣传的,或企业文件上怎么写的。顺便提一下,其产品造型也完全跟产品定位文件上的精致简约背道而驰,复杂粗俗,这样的工作文件做了也是浪费钱。
有些老板认为直接去名企挖一些高管,或者请一些国际常青藤名校的精英,带着名企名校光环就能让自己的公司跟那些国际大公司一样成功。实则不然。那些名企高管并不是创业者,创业能力未必强于一个开拉面馆的。国际常青藤名校毕业的精英可以为资本设计一套九曲十八弯的数字金融游戏帮你割韭菜,但不一定适合创业,如果有,也基本上都是辍学的。
五、过度强调新能源和所谓的智能互联网系统,藐视机械质量。诚然,互联网企业在吸睛和客户体验方面确有值得学习的优势。金融业掺和进来以后,其编故事、路演宣传、做PPT的能力更是登峰造极。除非你就想三年五年忽悠上市,赚一波快钱走人或者只想摆个割韭菜的局,否则造汽车上几万个零件,搭在一起还是要靠积累的。
互联网赚钱的方式不一样,发个文章可以胡编乱造,可以错字连篇,游戏APP可以随时卡,大不了天天升级,或者卸载不用。自动驾驶卡一下是要命的,电池卡一下可能相当于爆破,一颗螺丝弄不好,轻则两万公里后吱嘎乱响,重则车毁人亡。
遗憾的是快钱和爆炸的财富可以蒙蔽眼睛,让人按捺不住意乱情迷。这一点连一向保守勤奋的德企都难免受其影响。奔驰已经不是那个有“best or nothing”荣誉感的本茨家的企业。但是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十年前和一位德国名企的工程师私下交流时曾听说,大众现在只知道追求money,已经忘记质量和荣誉,这样下去迟早是要付出代价的。一语成谶,此言五年后就有造假们印证。在快钱面前,百年企业都守不住底线,更何况已经习惯赚快钱的互联网和金融企业?大众尚有百年的积淀和信誉可以透支,请问新造车企业和品牌,有多少可以透支?所以,不重视机械质量,产品上市之时,便是造车梦窒息之日。
当然,没有一天机械制造基础的程序员们不可能甚至也不必要从钢材、螺栓开始研究,那样既不现实也不明智。可以把这些交给供应商,依托社会制造能力。当然,交给供应商,自己不掌握并不代表可以不重视。顺便说一下,重视质量不是招一大批SQE满世界乱飞,逼着供应商编一大堆根本没人看的文件。要让设计开发工程师担起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至于资源,则要从战略层面考虑,老板们亲自出面,优选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然后把零部件制造的事交给他们。而不是谁便宜用谁,过两天看到更便宜的马上开B点。更不要指望派个SQE过去就能把一个烂供应商管好,用白菜价买到高品质的零件。那是不现实的,更何况你的SQE根本没干过零部件,在干零部件的供应商那里就是纸上谈兵,没什么用,全靠甲方的身份让人家供着,转身走了供应商该咋干还咋干。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这个道理都懂,执行的时候却都没能站的更高去考虑。没有一个零部件企业的品质、质量是依靠主机厂管理出来的。试想如果他们自己老板都管不好,一个外来的别的公司的工程师就能管好?主机厂用繁杂的Q1那样的方式,养一大批STA满天飞,浪费大量人力财力,收效甚微,切不可用。所以,应当从战略方面考虑,选择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把质量管理的事交给他们。用外行管理内行,还把管理的成本转嫁到主机厂,是极其不明智的。这一点很重要。
互联网造车企业可以自己专心编程,做网络娱乐、客户体验和智能驾驶。但不要以为绕开了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编程和算法就成了核心技术了。编程和算法从来都不是核心技术,芯片和传感器才是。靠美国人提供的GPS定位和下载的地图,编几行智能驾驶的程序,就更算不上核心竞争力了。博世公司曾有观点认为:“未来汽车的竞争核心是传感器的竞争”。如果连这句话的道理都琢磨不出来,那对技术的认知就很有限了。
这几年的开发中,相信新能源造车势力也看到了,也经历了,是不是要花大价钱买那几家的电池?作为甲方,是不是天天求着博世西门子舍弗勒采埃孚配合开发电机减速器?是不是传感器厂家告诉你们有什么识别率的传感器,能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就只能接受,连一点发表意见的机会都没有?动辄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开发费,知道什么是核心竞争力了吧。这跟传统车以前做不出发动机,现在还造不出变速器有多大的区别?弯道超车之类的话用来宣传前景、用来激励员工就可以了,真相信技术上可以走捷径就大错特错了。
六、想挣快钱,耐不住寂寞,急于享受成功。汽车研发制造业不是个挣快钱的地方,前面已经提过了,也是常识,稍微了解这个行业的人应该很容易明白这一点。只可惜后台的老板们只看财务报表,完全不知道,汽车是国家甚至世界综合工业能力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汽车业基本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个行业十年只是打基础,想十年之内挣大钱都是不可能的事。特斯拉也做不到。
所以,创业企业就不要太着急享受成功了,既然选择了创业,就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后台。都看到了苹果和乔布斯的成功,难道没看到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已经风风雨雨九死一生四十多年了吗?别太心急,千万不要还没起步就急于模仿成功人士的样子,迫不及待的穿上牛仔裤T恤衫到处演讲,容易窒息。成功之前,还是老老实实的穿上西装系上领带干活吧。
另一个错误就是不停的换经理人团队,寄希望于找个好方法、找对某个人就能马上成功,实为下策。殊不知错误的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成功的方法在成功之前都看不到,需要给予时间摸索试错。新换的人并不比前人智商高很多,相反还要把试过的错误再走一遍。
前些年某主机厂老总提出“宁愿让客户觉得自己的车太贵不买,也不让客户觉得这个车太烂而不买”。这里不去展开当时说这话的其它意义,但是有一点,重视质量的方向倒是对的。虽然在短暂的十余年中销量增长不快,但稳扎稳打,质量口碑还不错,俗一点说,让客户看的起你这个品牌,便有希望,让客户尊敬这个品牌,便是赢了。这家企业本来仰仗央企背景,没有急于赚钱的压力,挺有机会稳扎稳打继续发展的,只可惜遇人不淑,取得一点成绩后上层集团各级官僚羡慕嫉妒恨、争风夺权,先是被剥夺核心动力总成开发权,后又有大领导腐败瞎指挥的换标事件(换标也是被咨询公司忽悠的,所有人都看到是个坑,只有咨询公司和某领导看不到),终于不负众望的将一棵幼苗掐死在摇篮之中。至于后来换管理团队之后的一系列改革,引进大公司的管理方式,导致项目瘫痪停滞,只是死后补刀而已。
机会不在于弯道
经济、工业全球化并不会像理论宣传的那么轻易到来,文明的冲突和贸易壁垒相反会成为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流。没有一个企业可以脱离国家独自成功。德系和日系汽车强盛的不仅仅是奔驰大众和丰田,而是德国日本强大的工业基础。微软苹果的成功,也是脱胎于美国战后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全面领先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国家工业能力没有追上德国日本之前,成为丰田大众,甚至特斯拉,都是不现实的事。但时代机遇之下,确有几件脚踏实地的事值得互联网新能源企业做一做:
确立精致、实用、服务中产知识精英的品牌和文化定位,积累信誉和口碑。
拉上传统汽车,学习传统汽车的技术经验(注意要学的是技术,而不是大公司现在怎么管理),作为机械质量的基石。借用且重视。
发挥互联网企业在客户体验和创新方面的优势,打造亮点,持续创新。
长远考虑,重视研发。不求大而全,根据资本量适度选择技术焦点,新能源的电池、电机,智能驾驶的传感器、图像感知、识别的算法、或者智能驾驶大数据、高精度定位,选其中一点或几点,集中突破,为未来积累核心竞争力,为产品提升附加值,或者占据利润高点,以图长策。最不济,整车不造了,掌握一两项核心技术,也能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上分一杯羹。
无论如何,汽车是现代工业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集各行各业技术于一身,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钢铁工业,从基础金属非金属材料,到传感器芯片电子电器控制,无不涉猎其中且要求越来越高。是国家工业制造能力的基础。同时,庞大的资金体量,冗长的产业链,又是管理、资金运作、营销和市场能力的考验。纵观美日德法韩,汽车工业的能力基本上就国家经济基础实力的代表。所以非常期盼国内汽车工业能有更好的发展。虽说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这是必走之路,回避不得。欧洲输出文化历史,美国输出金融和军事,我们能输出什么?现阶段,比较现实的还是制造,认认真真的、优质的制造。如若现实中能有一批人和企业,像宣传中的那样傻,真正投身制造业,创造物质财富而不是为了圈钱圈地,近水楼台,凭借13亿市场的优势,亦不是没有机会。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