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一那会儿,有个同学问我是不是特别喜欢听歌,因为常见我在路上戴着耳机,走得飞快,怎么喊都喊不应……
我略显尴尬,笑笑回应到,还行吧,路上没啥事就听会儿歌,闲着也是闲着。
01
一个人戴着耳机就不怎么一个人了……
上大学时,我的状态,大致就是从出寝室门的那一刻戴上耳机,直到老师站到讲台开始讲课才摘下来……还没下课就收拾书包,一打铃就飞出教室,戴着耳机,或快或慢地走在回宿舍或者图书馆的路上……
有时候,只顾着往耳朵里塞耳机,准备摘耳机的时候才发现没有播放音乐;还有些时候,外面声音特别嘈杂,声音开得再大也听不清耳机里的声音……
可,戴着耳机就很心安。
02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尴尬的就是处于陌生与熟悉之间。
那些也就见过几次面的人,路上碰见了到底要不要打个招呼?
从看见对方五十米开外起,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一直纠结到下一秒就要擦肩而过。
诶,我看不见他……看不见他……看不见他……
诶,我有手机……看手机……刷手机……
诶,我有帽子……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诶,我有遮阳伞……我挡……看不见我……
有时候,也会想突破一下自己。
嗨~
结果人家随口一句干嘛去了,自己愣是有头有尾规规矩矩地做了个简答……最后,回过神来,才想出来可以这样或者那样回答……
可下一次,依旧还是简答。
03
有人说,戴上耳机,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
也有人说,戴上耳机,这个世界与我无关。
无关这个世界是谁的,只是一个人的时候,我更喜欢戴上耳机后的世界。
火急火燎地跑向站牌,还好没错过最后一辆班车。刷卡、找个靠窗的位置、戴上耳机,整个班车空荡荡的,也不知道前面那个人到哪一站下车。
一天又过去了,长长地舒口气,总算长了点儿记性,及时保存了今天的文档。
车窗外依旧灯火辉煌,只是行人少了些,可耐不住馋嘴的吃货穿着睡衣跑到楼下的便利店买点小零食。
也就这会儿能慢悠悠地享受这个世界。
耳机里的音乐,随机播放哪个就听哪个,不想听就切掉,像极了小时候随便选条路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到达老地方的感觉,不行就原路返回。
可成人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的地缝可以钻,也不是说切就可以切掉的,更没有那么多的试错机会……
04
耳机里的世界就简单多了。
不用想着怎么回复对面突然传来的打招呼,也不用胡思乱想今天的作业,明天的比赛怎么办,所有的思绪都在歌里。
瞌睡时,听首《第八套广播体操》让自己兴奋一下;
难受时,听首《全世界谁倾听你》好好难受一把;
紧张时,听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平复下心情;
开心时,随便一首歌听得都像是情歌。
就算是没人说晚安的夜晚,网易云私人FM设个定时播放,自己照样能睡得香香的。
我有耳机我怕谁?
不戴耳机的人总会对常戴耳机的人说“戴耳机时间长了,容易听力不好”。
我也曾说过同样的话给另一个人。
现在想想,他那会儿应该和我是一样一样的吧。
05
前一段,有个小读者问我是不是大学就很难交到聊得来的朋友啊。
嗯?……我本科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结果,读了研究生才知道想的太早了……也不知道上班后会不会感慨其实研究生阶段还是比较容易找到朋友……
身边的朋友聚在一起的时候,也会讨论到这个问题:明明自己不是一个高冷、不好接触的人,为什么交个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这么难呢?
最后大致总结出这几点:
防备心强,观察敏锐。为什么见面第一眼给别人的感觉就是高冷呢?如果真的是那种活泼外向,可爱天真的小妞,从见面第一眼,对方就会认定你是哪种类型的人。可我们偏偏是那种极会伪装,讨厌“傻白甜”人设的人,和陌生人接触的时候,总是说话少,动作小,就连笑都克制几分。与此同时,我们会假装不刻意的去观察身边的人,按照自己的认知标准,给每个人贴个标签,以判断哪些人是可以接着了解的。
心气儿高,宁缺勿滥。我们本着一种设定好的人设,从来不会主动表达出自己对别人的喜欢,甚至害怕自己是自作多情,很少主动去联系新认识的“朋友”。我们一边感概别人不了解真正的自己、结识不了新朋友,一边自我封闭,安慰自己朋友有几个就好。
害怕被戳穿,害怕失望。就如周国平在《风中的纸屑》中写的一段话,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大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
相处时间少,感情多依赖于事情。不像高中那样,有长时间的接触,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因为某件事情联系在了一起,比如社团活动,比赛等,关系也会随着这件事情的结束而变淡。
懒,还没穷困到一个朋友都没有的地步。
友谊跟爱情有一点儿相似,那就是总要有个人主动一点。
如果不是视听说课上那个女孩主动问我叫什么,还很认真的介绍自己,说她的名字正着念和反着念一样;如果不是篮球课上那俩队友加了我的qq,主动跟我一队,我想也就不存在什么以后了……
06
就像你很难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你也很难叫应一个戴耳机的人。
心情不好,不想搭理别人的时候;
玩游戏,看剧,不想被打扰的时候;
路上溜达,懒于交际的时候。
一个耳机,就可以解决这些生活琐事,假装听不见,就OK了。
一次、两次,慢慢我们就上瘾了。
不突破自我,失去了交流的勇气……
最后,真的变成了一个寡言少语的人。
• end •
编辑 | 艾晓晓
文字|艾晓晓
图 | 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艾晓晓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