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让未来可期--学“云伴读”第八课《未来学校》有感

      1935年,图灵向伦敦权威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论文的附录里他描述了一种可以辅助数学研究的机器,后来被人称为“图灵机”。这个设想最有变革意义的地方在于,它第一次用纯数学的符号逻辑,和实体世界之间建立了联系。后来我们所熟知的电脑,以及还没有实现的“人工智能”,都基于这个设想。

        2020年的2月2日,有幸通过互加计划、CCtalk、苏州半书房等组织,在互联网上发起的教师公益阅读--“云伴读”活动中,听取《未来学校》的作者朱永新先生解读这本书。实在是奇妙。倒退十年,在我们这样的三四线城市,倘若能够见上作者一面,又或者是得到一本由作者亲笔签名的书都是非常困难的。而今天通过互联网,在一个清冷的雨夜里,窝在家中,捧着手机,听作者“面对面”地娓娓道来,实在是令人幸福的事情。非常珍惜此刻的学习机会,一边听,一边笔记,课后汇总“本节课”的自学收获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一、尊重为基础,想象为源头

       首先是知识获取方式的变化。“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让教师在课堂上不再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以凸显。先生在分享过程中,曾这样讲道:“人工智能帮助人类,但不可以取代人类。”人脑和计算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都是信息处理中心,分别用于形象思维和积累经验,两者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以促生命往更长、更宽、更高的境界发展。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通过指数曲线扩展,但是个人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面对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显然不可能将所有的内容存储在学生的大脑中,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思考,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尊重个人所好,去设法发挥个人所长。“补短是标准化,扬长是个性化”,我们目前的学校模式正是在营造“标准化”,让所有的孩子朝向一个“优秀”的方向去生长,由于这样的“优秀标准”过于苛刻,所以只有非常少部分的“精英人群”有可能会获得大众定义下的“幸福(物质)生活”。那么“精英人群”以外,普通人的生活幸福与否,是否就不值得被关注了呢?问题最终又落回到了【教育应该培育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来。“学习”如果无法给成长中的人以选择的权利,那么他们将失去自由、个性和创造力,没有创造力的个人和群体,又何来竞争力呢?

二、有温度、有灵魂的真·善·美

       其次是教师角色的变化。很早以前的“教师”,被称作为受人以知识和经验的“夫子”或“先生”,最初这些由长者和官吏通过兼职形式来开展的教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传授逐渐走向专业化,所以开始有了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教师”。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教师”,除了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外,还应该是能够“读懂学生的分析师”“课程的设计师”和“连接世界的魔法师”。教师角色如此的改变,更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学”方面也在发生转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解时,总喜欢摸出手机“百度一下”,百度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积累知识和学习的过程。我们是继续守旧地要求学生将这些“百度”可得的知识,死记硬背下来,还是应该教给他们更多应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呢?如果有一天,“互联网+教育”真能解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机械练习。那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否可以变得更加亲密一些?教师用更多的去关注人的情感,人的需求和人的个体成长差异,带领学生一起去感知科学的真,人文的善和艺术的美。

三、“可能性”是探索未来的本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预知,一味地增加各学科的难度并不一定是有利于个人生命发展的。如何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如何营造家庭式的温馨学习环境?如何学会去尊重自己与他们的学习需求?等一系列回归到“人”的问题,就应当是我们作为一线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和尝试践行的事情。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光阴里,去更好的认识自己,认知世界,感受美好,就成为了既有趣又必要的学习目标。永新先生在分享过程中提到“未来学习中心的设计原则应秉持终身化、人性化、自由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如何通过教育来点燃个人向上的力量就是迫切需要达到的彼岸。“互联网+教育”是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信息智能的时代能够带给我们去到一个怎样的未来?是值得我们期待的。在未来到来的过程中,人类要始终勿忘对科技发展的敬畏,不停止大胆的畅想和思考,保持劳动的能力,用心去和自然世界平衡共处。

      “未来总要来,不请他会来;未来正在来,现在有未来;美好的未来,行动做起来。”这是朱永新先生在昨晚线上授课的最后总结性的话语,他让我们看到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也许真的能够达到跟世界相通,并且真的能够提升当下那些落后的教育体制变革。所以我坚信,互联网+教育,让未来可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教育”让未来可期--学“云伴读”第八课《未来学校》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