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这段名言,可谓把成才的道理说到家了。
所谓人才,不外乎学习而得;所谓大才,不外乎广学而得。
其实我们多数人也都认可学习是提高才能的不二法门,但是,是不是每个人的大脑都有学习的潜力?是不是每个人的大脑都能够想学什么就学会什么呢?
恐怕很多人并不确定或者是不敢相信。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本详细讨论了人类学习潜力的书《无限可能》,看过此书,你肯定会改变以往的消极想法,从此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
与介绍天才的学习方法不同,这是一本实实在在写给普通人的书。作者吉姆·奎克小时候曾受过严重的大脑损伤,一度连看书都极其困难,而现在他已经是记忆力提升、脑力优化、快速学习方面公认的世界级专家。
他的在线课程被190个国家的学生使用,方法更是影响了埃隆·马斯克、斯坦·李等广为人知的创造型人才,他本人也被联合国、哈佛大学、谷歌、通用电气、福克斯等机构聘为大脑教练。
《无限可能》是奎克的最新力作,从大脑在生理上具有无限潜能开始,重点为我们介绍了如何打破自我设限的思维模式、如何为自己创造可持续的学习动力、如何掌握具体的的学习方法三方面知识,读来每每让人耳目一新。
一、关于潜能的谎言
有句话叫做“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关于学习,有很多流传甚久的谬论限制着我们的想象。
1.智力是固定的
人的智力是固定的吗?很多人都认为是的,其实这是个错误认识。
提起智力,我们很有必要先来说说智商测试这件事。
给智商打分诞生于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当时的法国政府委托了很多科学家和心理学家设计好题目,然后再给受试人打分,这就是智商测试的最开始阶段。
不过跟现在为了发现高智商不同,当初智商测试的作用不是为了筛选出高智商的孩子,反而是为了更好地发现那些可能会在学习中出现困难的孩子,然后再加以帮助。
从这个角度来说,测试智商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坏处,有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味道,那些得分低的孩子能够因此获得额外的帮助。
不过,后来的发展就越来越不受控制了,最后慢慢走上了邪路,“智商”成了人们自我设限或者是限制他人的顽固说辞。
去年有两个词比较火,一个是固定型思维,另一个是成长型思维。其中智商就是固定型思维的典型代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就提出,很多人相信自己的基本能力、智力都是固定不变的,他们总是认为事情本就该如此,自己没有能力改变。
因此,智商成了这些人最好的挡箭牌,当碰到学习上的压力时,他们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获得成功,因此告诉自己这些知识并不是必须要学习的,然后放弃承担责任,或者给自己找借口埋怨自己的出身和环境,然后把注意力放在让自己感觉良好的事情上。
事实上,自智商测试诞生100年来,测试的结果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尤其是近些年来,争论就更加激烈了。甚至是参加第一批设计智商题目的心理学家比奈本人都对这个方法并不满意——因为它测量不出创造力和情商。
雪上加霜的是,除了对智商概念的误解外,我们的文化也对智商得分有一个深深的误解。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智商得分理解成能够正确反应我们的智力水平,事实上智商得分只能衡量当前的学习能力,而不能反映天生智力。
《无限可能》一书指出,智力分为多种类型,它是态度和行为的结合体,并且受到环境的影响。就拿其中的一种“实践智力”来说,它更多决定于实际经历积累下的知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指标,与智商分数完全无关。
因此,我们要转变一个观念,智商测试分数无法评定你的未来,更不能决定你的学习能力,智力是随着学习不断变化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学习的意义所在。
2.我们只开发了大脑的10%
第二个谬论是我们的大脑只开发了10%,这让很多人找到了甩锅的理由,仿佛学不会是因为大脑的生理原因。
这个谬论流传范围之广,流传时间之长丝毫不亚于智商决定论。
在过去的100年里,无数的广告和电影都在重复这一经典谬误。最有名的莫过于2014年斯嘉丽主演的《超体》,片中就宣称,如果不是借助药物,我们的大脑最多只能发挥10%的能力。
甚至连素以援引理论会深入考究著称的《黑镜》系列也出品过类似的桥段。
至于把我们总是感觉记不住东西,归结为是大脑还没被完全开发的声音就更多了。
在这个理论下,如果大脑能被完全开发,那记住几个甚至几十个图书馆的信息量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说实话,看到这个结论时确实很让人高兴,可惜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如果我们能够把大脑开发到100%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吗?神经学家伊戈尔曼肯定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届时肯定没有任何区别,因为我们现在已经100%利用了大脑。
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不计其数,在《无限可能》一书中,作者列举了大量科学家及心理学家的论文。抛开严谨的数据我给大家说几个逻辑上的漏洞。
一是研究被损伤的大脑发现,大脑中没有任何一个区域能够承受损伤而不影响大脑的整体功能,换句换说,那些90%还没发挥作用的部位从来就没有被找到过。
二是人类大脑占体重的2%,但却要耗费身体总能量的20%以上,多于任何其他器官。
从演化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器官的效率如此之低,那么大自然是绝对不会厚此薄彼地让它保留下来。而且,人类为了适应原来越大的大脑,甚至不惜以早产为代价,结果却只能使用其中的10%,这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
三是最近几十年,科学家们已经详细绘制了大脑的图谱并得出结论,大脑的整个区域都有各自的功能,根本不存在无功能区。
总而言之,这确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谬论。神经学家巴里·戈登在接受《科学美国人》杂志采访时就表示,这个观点“错的离谱,简直可笑”。
不过人们在现实感受中确实会发现,有些人的大脑就是比自己要反应更快,用的更好。造成这个差距的原因只是因为这些人在更加合理的在使用大脑而已,这也是本书要教会大家正确学习的目的所在,正如一样是四肢健全,总有人会通过训练比你更快捷、更强壮、更灵活。
你需要的是找到背后的训练方法,而不是自怨自艾。
3.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家喻户晓。通常我们都认为是培根说的,其实这话是托马斯·霍布斯说的。
霍布斯年轻时曾给培根做过秘书,这句话第一次出现是在他的《利维坦》一书中。后来他在另一本书《论物体》中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我们大部分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应该都是掌握知识就具有了力量,由此诞生了很多偏颇的认识。
比如早些年诞生的一些“点子”公司,还有充斥机场书店的成功学大师。仿佛我们没有成功只是因为缺乏了一些知识和理论,只要某个高人给醍醐灌顶一下,立刻就能够打通任督二脉。
事实上,知识就是力量是对原作的断章取义。霍布斯在原著中说:“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力量;应用定理是为了构建难题。最后,全部思辨的目标乃是在于践履某项活动,或是把事情搞成。”
换句话说,知识不是力量,而拥有知识恰恰是为了获取力量。怎么获取呢?这就是霍布斯所说的活动,通过活动去把事情搞成。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机会要远比祖先多得多,然而,这种信息过剩反而让我们采取行动的难度陡然提升了。甚至一些人因此还成为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确知识并不是力量,它只是具有了转换成力量的潜力。只有把知识付诸于行动,知识才能发挥作用。归根到底一句话,学得好不如用得好。获得力量的正确公式是:知识×行动=力量
二、为自己创造学习的动力
以上我们知道了智力是可以改变的,大脑也一直在100%运转,我们跟牛人的区别只是没有付诸行动而已。
那么问题来啦,为什么别人能够持续学习,而自己总会半途而废,怎么才能不断给自己添加能量,让自己永远干劲十足地去学习呢?
吉姆·奎克在书中给出了3个建议:
1.找到你的核心目的
你认为你是谁呢?
我们在讨论如何获得动力时,经常会忽略一个问题——身份认同。身份认同简而言之,就是你是谁?从内心来看,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你就会成为那样的人。
别小看了这个下定义的过程,事实上,当你说出我是谁时,后面的内容基本就决定了你的命运。
比如你认同自己是个“烟民”,那除非哪天你能彻底粉碎这个头衔,否则你很难戒烟成功。
同理,当你重新为自己设定了积极的身份标签后,将会获得强劲的推动力。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我们要采取的行动必须要永远与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保持一致。
2.审视你的价值观
如果你的价值观与目标不匹配,别说学习了,面对任何挑战你都很难成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记忆能力是学习的重要基础能力,但如果你在内心深处不认可人际关系是重要的,那你就很难记住别人的名字。
表面上看是你的记忆力有问题,其实是你的价值观并不认可这个记忆的行为。
3.找到充足的理由并明确损失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习惯性萎靡不振,而有的人即使感觉不好,也能马力全开,充满动力?答案是他们给自己找到了充足的理由。
理由是克服日常种种障碍最好的动力。
比如很多老年人喜欢健身,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而是他们希望能够保持健康更好地陪伴家人,这就是他们锻炼的理由。
与此类似,学霸认真读书也不一定是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反而可能是考试获得第一会带给他很多录取和实习的机会。
因此,完成每一个任务都需要充足的理由,而且找到的理由一定要具体。
比如学习英语,是为了商业谈判。学习历史,是为了每天给孩子讲动听的故事。时刻提醒自己,如果你没有给学习找到重要的理由,那就不会行动,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多余的能量。
如果你实在找不到什么高大上的理由说服自己,那也可以试试从相反的方面入手。
内在动力还可以来自痛苦的情感。
比如劝孩子好好学习,你可以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也可以换成另一种更直白的说法,“孩子,如果你不用功读书,你将失去选择的权力,终身为了饱腹而奔忙,永远失去过有意义生活的机会。”
总之,这条的关键在于,一定要让人感受到损失的情感。不要跟自己说理,要多去切身感受,去想象、去体会如果不行动,可能会产生的痛苦,这样才能最终促使你做出坚持下去的动力。
小贴士:
*写下你最常说的“我是......”句子,列出清单。体会这些句子在哪方面定义了你?
*列出你最看重的东西,然后按重要程度排序,想想这与你对自己的定义是否一致。
*养成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问“为什么”的习惯。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
三、心流是高效学习的必经之路
有了学习的动力,我们就需要具体的学习方法了,在《无限可能》中,作者详细总结了如何做到专注?如何有效学习?如何长久记忆?如何快速阅读?如何敏锐思考?等等具体的学习方法。
其中对心流的介绍最值得拿出来说说,毕竟心流好像大家都知道点,但又不能随便就进入状态,而且一旦能够掌握心流,学习效率将一日千里。
心流这个词指的是人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一项活动中,似乎其他一切事情都不再重要,时间无声无息地流过,你沉浸在巨大的愉悦感中,即便是付出巨大的代价,人们也愿意享受这种体验。
可以说找到心流状态是内生动力的“源代码”。在心流状态时,大脑的奖励机制会给予你“最强劲的化学物质”,你会动力十足地去完成任何事情。
那么怎么才能快速进入心流状态呢?作者为我们介绍了5种方法:
1.消除分心
研究发现,如果做事情时分心,你可能需要长达20分钟的时间才能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事情上。
有过时间管理经验的人都知道,一个番茄钟才25分钟,随便分一下心就需要差不多相同的时间才能回来,可见分心的伤害有多大。
因此,想要进入心流状态,一定要努力避免分心,远离不必要的杂物、手机和食品等等,同时安排好全天计划,避免各种事情相互干扰。
2.给自己充足的时间
进入心流状态需要经历四个阶段:挣扎、放松、心流和巩固。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出,想要进入心流状态必须要留出大块的时间来启动。
一般认为,当条件合适时,进入心流状态需要酝酿15分钟 ,而真正达到巅峰状态需要45分钟。因此,想要达到心流状态,至少要给自己留出90分钟的空白时间,最好是整整120分钟。
3.为事情找到兴趣点
进入心流状态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觉得自己是在打发时间。哪怕是在玩游戏,也是充满着激情想要力争上游。
这启示我们尽量喜欢上自己要做的事情,找到能让自己兴奋的角度切入最有可能进入心流状态。
这就好比同样去上班,开一辆快要报废的破车和一辆自己喜欢的跑车,距离相同,但路上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开跑车会让你的精神更加愉悦,效率更高。
4.拥有清晰的目标
妨碍我们进入心流状态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清晰的目标。没有清晰的目标,工作和学习就容易进入漫无目的的状态,自然无法进入心流。
作者举了自己一位小说家朋友做例子。这位作家在创作小说时,总会把构思情节和遣词造句分开进行。
对他来说构思情节是非常繁重的工作,所以他总是拿出单独时间来构思情节。一旦确定好情节,就知道了当天的写作目标,那就可以连续几个小时一直沉浸在描写的心流状态中。
5.给自己一点挑战
做具有一点挑战性的任务最容易进入心流。如果你做的事情过于简单,那你一会就会感到无聊;如果事情过于艰巨,你又很容易泄气。
所以想要进入心流,需要把目标设定在超出心理舒适区,但又没有远离舒适区的位置。只有具有合适挑战程度的事情,才能帮助你集中精神,进去心流状态。
总体来说,《无限可能》一书比较详尽地梳理了目前学习和自我提高领域的相关知识,同时,相较于同类书籍,因为作者在领域内的身份,书中穿插了很多他与各行各业名人之间的互动轶事,每每让人在故事中完成观念的改变和大脑的升级。
推荐给想提高个人学习能力,或者希望帮助孩子建立学习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朋友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