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矢

时光的错觉,往往猝不及防,却又无时无刻无处不在。

作者拍摄


漫步林荫小道,感受谷雨已至的变化,初夏的炎热与喧嚣已敲响前奏,虫吟鸟鸣,细水幽幽,孩童嬉闹,混合入耳,感叹生命蓬勃。正思索着如何度过盛夏,迎面走来一位长者叫住了我,询问近况怎样、何时来的院落云云。

不经意说起岗位工作时间两年了吧,我说您记错了,是近四年。蓦然间,想起清明节同小姨联系,问及表妹今年是否要高考了,被当即打断,告之时间差了好几个年头。居然完全弄差错了关系要好表妹的年级,进一步推敲,是年纪。

一阵不可思议的羞愧。

想及这里,意识到了一直以来若隐若现于脑海的答案,时间是有错觉的,在个体的独自记忆里生成,在彼此共同的记忆交汇中增长,不知不觉,感知时便包含了错愕的五味杂陈。

我对时间时而模糊、时而怀恋、时而敬畏。

网络图片


触摸醒觉

2012年初春,求学生涯最后的寒假在无限怅惘中结束,一夜颠簸走出火车站,猛抽了一口冷气,西安的干寒更平添了一丝离家的不舍。返校后边整理归位物品行囊,边与舍友聊起假期见闻。还在回想间,清点钱包里无意识收集的火车票时,发现如同院外自然飘落的法桐叶一般,几周(年)不察,已积攒了相当厚度。

触摸不同岁月新旧质感的递变,端详着年月信息,回忆承载的时空画面,流光脚印的迭代感在对比之下抑制不住的漫漶开来,忍不住同舍友道,“小时候,一个新玩伴,一个小玩意儿都很新奇,时间是一天天的过;中学时,一门新课,一次考试都让人记忆犹新,时间是一月月的过;现在似乎只记得这一张张车票里的故事,时间是半年半年的过,快的有点猝不及防了”。

满心希冀着舍友情感共鸣后的回音,能给予内心一点感性的释疑或一丝安抚慰藉。完全不曾料想,舍友不加思索,“不急,以后更快”。

“……”,这世间的悲欢果不相通。

现在想来,那该是对时间流速变化第一次清晰而强烈的觉察,在种种意绪和外在条件共同作用下产生,出现得自然又突然,像平静的湖面骤然风起,摇曳飘荡着的心灵船帆;又仿若经年累月贮藏的陈酿,突破泥封逸散芳香,直抵内心的诱导着,“你品,你细品!”。

由不得选择,品了,说不出滋味。对时间错觉感的初次体验,奇异而疑惑,夹杂着一丝惶恐,但更多终是不解。在那个不大不小的年岁以及对未来无限期许的心境之下,能在不经意的回首间意识到它已属意外,自是很难说出所以然的。

猝不及防间,我与时间相望,它隐没身影,看不真切面庞。

作者


主观意识

舍友一语成谶,亦或是当年他便已如先知般洞悉告之,只是我未听懂罢了,若真如此,该是可惜了。

工作后,旅途的票证早已没有留存的习惯,不想总有回看时的不忍和叹息,于是时间的坐标载体成了返乡记忆,一年一次,年成为基础单元,消逝的速度就像曾经的一天瞬间划过生命一般,并无太大区别。白驹过隙,逝者斯夫,时间流逝感随年岁增长更加模糊,但又恰恰因为模糊的不断积累,才使得未来某一刻的觉醒变得异常敏锐清晰而惶恐错愕。

不刻意靠近物理学理论前沿,时间便显得真实、客观,一致、平等。错觉,源于主观意识里的改变。

世界有形,映射进不同的眼眸,呈现千差万别,时间无形,却也相似,在同一时间的不同人和同一人的不同岁月中不着痕迹的伸缩着。我和老者、表妹的记忆差便出于此。去观测时间的曲轴,两把刻度标准不同的量尺得出的答案自然不会一致,每个人都有一把尺子,和其间不断变化着的刻度。

影响刻度区间的,大半因为年龄。经年累月记忆中的重复和已知拉长了刻度值,增加了时间钝感。重复性的经历形成潜意识后,大脑抵触消耗能量去记录重复,这是进化的生存法则,记忆自然会减少或模糊。很不幸,成年后的工作与生活,大都是在简单或复杂的重复,对世界的已知部分更减少了好奇。脑海中的记忆,没有像曾经那般迅猛增长,时间在不断地已知重复中坍缩,于是每一天的记忆越来越少,时间流逝在主观意识里越来越快。

张爱玲说: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 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我想不仅是爱情的感性时间,也带着对生活甚至生命的体会。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三十之年,忽焉而至。可叹处于张爱玲笔下“指缝一瞬”和“一生一世”的体验交汇点,无怪乎对时间错觉的感受这样真切。

而对于长辈的时间体验,除非他(她)们主动提及,否则是绝对不会去问询的,不想让长者为岁月回首而感叹伤怀,也不想自己因闻听答案而恐慌困顿。几乎确信,随着年岁增长,时间在主观意识里的“加速”成为必然,某种意义上也加速着生命的流逝。

人生很长,记不起许多过往;人生亦很短,想回忆十年前,却不慎忆到千禧年。如若让时间在意识里恣意而自然的加速疾行,实在有些对不起唯一的、为人的一生。

成年的大脑抵触记忆重复,也抵触无力的放弃。妥协不是主流,即便面对时间之矢,也选择追风逐日,跟上去,拖拽它,缓慢它。

看清迷雾后的一丝轮廓,在三十岁的坐标点,我与时间对峙,没有无力苍白。

网络图片


记忆时间

时间是生命存在的载体,而非意义,意义是生命的活动赋予时间的升华。

或赋予选择,多彩。怀揣勇气与理想,让人生轨迹划得足够高远,每个阶段做不同的事,走不同的路,见不同的风景,体验不同的喜怒哀乐,体会人间意的千差万别。或长或短,或享受或煎熬,总是经历,总有感悟,转换之间成为独特的记忆。选择并改变,最易积累生命体验,绚丽生命色彩,光影和心情早已留住一切,印刻了时间。

或从一而终,精进。梦想之舟受生活所限,牵绊之下无法有太多选择。生活或许单一,没有广度,便追寻深度。广角天地有壮阔之美,景深穿梭有虚影之妙。坚持一项爱好,坚守一份事业,滋养一种情怀,用心积累、浇灌、体会,一丝一厘的变化与成长间,总是同过往有所不同,比曾经更趋美好,避开了单纯重复的漩涡,享受新的给予,对时间的流速便更容易有明澈的感悟。

基于社群稳定性需要,大部分群体的大部分时候,真正意义上的选择不会太多,因此,稳慎选择之后,更应坚持。真心、守心,不论人事,既已选择,便倾力而为,营役一生,求精进,求超凡。时间对艰辛的改变会留下清晰的刻度,若干年后我们从对某年某月的印记里,证明自己在那个时段里“存在过”,没有随时间流逝而消散。

两种选择,跳出重复,收获不一样的体验,记忆中刻画进清晰的新内容,时间变得敏感,以此挣脱岁月对记忆的桎梏枷锁,体会到时间附加意义后厚重的缓慢。

网络图片

后记

时间快或慢,与之匹配的种种在历经岁月淘洗记忆摘录后的余留才是印证生命的晶体石。它自迷雾冲出,从侧旁掠身而过,我与时间比肩,相约逐梦向前。

刘慈欣写“给时光以生命,而非给生命以时光。给岁月以文明,而非给文明以岁月”。

时间之矢应负载着它该承受的重量,我们也应让时间悠悠于每一天。

既已如花美眷,何必似水流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间之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