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是成功之母还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有正解了

爱迪生的故事是70、80、乃至90后从小听到大的故事,他用经历诠释了什么是“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至理名言。

爱迪生一生中有很多发明,诸如灯泡、留声机、电影摄像机等,对造福人类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发明灯泡丝的故事。

爱迪生的时代,人们还一直沿用祖辈传下来的蜡烛灯、煤油灯,灯光昏暗而不安全。安迪生决心发明一种耐用明亮的灯泡。他做了很多失败的实验,被很多人嘲笑他是做白日梦。爱迪生没有被别人的讥讽打败,反而越挫越勇,在做了超过1600次的试验后,钨丝被他实验成功了。用钨丝做出灯泡发出的光线不但明亮还耐用,完全能满足日常人们的照明使用。

有没有被震撼到,爱迪生是失败了六千多次,在1600次+1次才成功的,不要说这个失败次数,就是十次,搁在普通人身上也要了命了。可爱迪生却足足失败了1600多次,这还是人吗?不符合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啊!可这个样的事情就在爱迪生身上发生了,不得不说这是个奇迹啊!

爱迪生的故事足以证明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的可靠性。

可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吗?

许多研究都在验证,在田径赛场上失误一次的运动员,再失误的几率比别人高,在手术台上失败过的外科医生,再失败的几率比别人高。

这就是说一个一直失败的人,将来最大的可能性也许是习惯性的失败,还不如新人。

这与我们的认知不符啊!

在我当老师的职业生涯中,见过好多这样的孩子,平时成绩很不错,可一到正式大考的时候就会发挥失常,并且还会形成习惯。凡是遇到正式大考一定会考的不好。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来分析一下爱迪生的失败,他每次实验完一种材料就会总结经验,对比这个材料和上个材料的异同,灯泡亮的时间是否长了一些,时间短了的,那种材料彻底废弃掉,时间长了的,就选择和它性质有些相同的再去实验。也就是说爱迪生每次尝试的都是不同的事物,然后反思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而那些失败成习惯的人,却没能好好的总结经验教训,即使总结了,也没能很好的想出应对策略,这就是万维钢老师说的“不好的失败”。

如何避免重复性失败,就要升级认知。思索问题背后的问题。

听说过好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多少人对这句话顶礼膜拜,谁这么大神,说出的话一针见血。

世界在发展,信息在流动变化,知识在不断迭代,人也在不断地成长,认知需要不断的升级。我们在接受道理的同时需要得到辩证思考。

怎么升级自己的认知,这是一个想要成长的人一辈子的课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概就是我们认知不高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还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有正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