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D4- 提升深度认知 & 责任型授权 & 兴趣饲养三步法 & 个人管理四步骤

橙子作业

R:拆页选自《好好学习》P43-45

主题: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怎样才能提升认知深度?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才算深度认知?

让我们先看几个例子。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北京房价那么高?有两种答案。第一个回答:都是炒房团搞的!第二个回答:北京的土地供应稀缺,而高购买力人群又过度集中,所以推高了价格。

再比如,有人问:怎么增加团队的认同感?第一个回答:领导要经常开会强调!第二个回答:人的认同感来自全力以赴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其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共同参与的仪式感都很重要

这些回答里,你有没有发现第二个回答似乎比第一个回答更有深度?如果把第二个回答称为有深度的回答,那么第一个回答就可以称为简单的回答。这两者有什么差别呢?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差别:

1.从形式上看,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2.从回答的思考方式看,简单的答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与经验做出回答;而有深度的答案往往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3.从答案的效果上看,简单的答案往往只能用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而有深度的答案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所以,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理解了什么是深度认知,让我们再进一步思考:通过深度认知得出结论,往往能解释相似情境中的很多问题。在这些结论中,有些结论经过了更为广泛长期的验证,也在更普遍的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那么,这些结论就是我们说的临界知识

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I:

What:深入认知是在分析问题时,可以透过问题表面,从更本质的角度,结合数据论证分析,给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的思考过程。

Why:针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因为认知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会大不相同。任正非曾经在开会时问员工:"知道为什么,我比你们水平高吗?",众人不知,他答道:“因为我从每件事情中,学到的比你们都多”。 简短一句话,背后的机理却很深邃。因为任正非对问题有更深刻的思考,对事情有更深入的认知,才让他能在每件事中学习更多,悟道更多。那么什么才是深入认知呢?

How: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识别

1. 从形式上看,简单认知是就事论事的回答,常见为用现象解释现象;而深度认知可以跳出问题本身,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用一般性原理就问题给出解释。

比如,在对“为什么北京房价那么高?的回答中,“都是炒房团搞的!”就是简单认知,因为其只看到了房价抬高是被炒作的原因,那为什么炒作了,房价就会涨呢?并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解释,回答只停留在问题表面。而另一个基于深度认知的回答,运用了经济学原理中的供求关系理论(当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会导致价格上涨),从更深层次解读了北京房价上涨的本质原因:北京的土地供应稀缺(供给有限),而高购买力人群又过度集中(需求不断推升),所以推高了房价。

2. 从回答的思考方式看,简单认知通常偏于主观,依托当下的直观感受、情绪或过往经验等做出判断;而深度认知则更侧重于客观事实,一般会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等更具说服力的论证做支撑,以确保结论的有效性。

比如,A股行情每日都有涨跌,如果简单认知,仅从当日的盘口看,涨了赚钱了会高兴,跌了亏损了会沮丧,或者拍脑袋就预测了次日的涨跌,准确率往往较低。而深度认知,会把时间的维度拉长,转化成周线、月线的角度,引用量化或模型分析,对盘面的总体趋势进行研判,给出目前处于上升或是下降阶段的研判。由此观之,具体到一天,两天的涨跌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并且模型设有回测机制,可以通过不断的检验,修正,来有效提高对行情判断的准确性。

3. 从答案的效果上看,简单认知给出的答案通常只能用于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不具有普适性;而深度认知能够触类旁通,给出的答案可以解决一类问题,具有普遍适用性。

比如,打地鼠的游戏,如果将冒头的地鼠比作问题,简单认知,好比是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只能用同样的方法一锤一锤砸下去,顾不暇接,还把自己累得够呛;而深度认知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直接拔掉电源插座,这样地鼠再也不会冒头,一次性解决了所有问题。

延伸:通过深度认知得出的结论,经过了更为广泛长期的验证,也在更普遍的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这些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被称为临界知识。

Where:

阅读时,对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判断时,应结合临界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度认知。多读经典、多学重点知识。

思考时,尤其针对工作或生活中出现的困惑,疑难问题时,要尽量从原理出发,甚至要找到原理的原始出处,知悉其适用范围及局限性,进行深入认知。

不适场景:简单问题,比如“今天吃什么?”切莫简单问题复杂化;

灵修,玄学等非逻辑性的,主要以当下感官、直觉为判断依据的问题

A1:

故事:

起因:上周末,搜罗本周自选拆页时,看到一个关于“观察训练”的内容,激起了兴致。

经过:继续读下去,看到了一则关于“记人名”的案例,不禁激活了我的A1,曾经因脸盲导致的尴尬瞬间一股脑的涌上心头。原来通过“观察训练”可以锻炼迅速记人名的能力呢,暗自拍掌:就它了,我且得好好拆拆,练练用用。可是,实际完成作业时,卡在了落地环节,无法推进…百思不得其解,A2(克服脸盲症)究竟如何与how(场景观察法)匹配?无解,终了。

结果:还是教练解了惑,脸盲症的背后因素很多,而观察问题并非其主要矛盾,哦,才恍悟,是我想当然了。

反思:

1.因为看到了书中观察训练和“记人名”的例子出现在同一节,就简单的以为通过观察训练可以提高记人名的能力,这是犯了形式主义的问题。只从表面看,识人时需要进行观察,以抓住其特征。但究其根本导致脸盲的重要因素是因渴望不足而专注力不够,无法集中思想,充分调动自身感官去注意(运用观察能力)到他们最明显的特征,并运用想象力对特点加以联想记忆。这就说到了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记忆技巧的使用,比如重复、联想、寻找线索,背景定位,编码等。所以,观察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而非根本矛盾,因为对脸盲的本质没有深度认知,盲目套搬,只好无功而返。

2.日后,应尽量避出现类似在平行量级上徘徊的情况,要多注意对“临界知识”的积累与挖掘,多从原理、定理、根源出发,主动探求问题背后的问题,学会跳脱出问题本身,找到更普适的,更具说服力的解决方案。

A2:

目标:当下,应用以上所学所悟,绘制出一份用于日后判断深入认知与否的参照表

行动:

c

教练点评

哈哈我深深以为,这个拆页是个what拆页,可以拆的是什么是临界知识。如果想拆如何提升深度认知,可以把后两段截掉为好~  不要在I中给到那些不重点解释却有深度,不易理解的新词汇~

How看上去是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子,细说什么是深度认知。

但是从如何识别深度认知,识别深度认知的几个维度来看,也算是How,有动作。我要康康你的A2怎么搞~

从A股到打地鼠,思考的棒棒的,真是又专业又睿智呀~ where也同样思考较深的

A1居然从深度认知想到观察的那个事儿~ 真是一点儿不浪费呀,用上了~~  思考的特别棒,能把这两件纠结的事儿联系到一起,并说明白,非常厉害。

看到A1的反思落到:以后 “主动探求问题背后的问题,学会跳脱出问题本身,找到更普适的,更具说服力的解决方案”,想说在How的步骤里也可以加上这一步,除了识别深度认知,也可以通过识别,找到更普适的解决方案~ 作为How更有指导性和行动性。

A2的目标落到:绘制出一份用于日后判断深入认知与否的参照表,很聪明~ 没有掉坑哈哈~

如果学了这个知识,就是要用于区别现象和实质,判断是否认知深入,也是可以的~ 下一步再结合其他知识,用它来进一步打造知识体系,更多运用。

拆这篇深度认知,真的深入思考了~~

丹丹作业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史蒂芬·柯维  【原文片段】P146页

责任型授权

责任型授权的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它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的结果负责。起初,这种授权方式费时又费力,但却十分值得。通过责任型授权,可将杠杆的支点向右移动,提高杠杆的作用

这种授权类型要求双方就以下五个方面达成清晰、坦诚的共识,并做出承诺。

预期成果 双方都要明确并理解最终的结果。要以“结果”,而不是以“方法”为中心。要投入时间,耐心、详细地描述最终的结果,明确具体的日程安排。

指导方针 确认适用的评估标准,避免成为指令型授权,但是一定要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不加约束的放任,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扼杀人们的能动性,让人们回到初级的指令型要求上:“告诉我你想要我做什么,我照做就是了。”

事先告知对方可能出现的难题与障碍,避免无谓的摸索,但不要告诉做什么。要让他们自己为最后的结果负责,明确指导方针,放手让他们去做。

可用资源 告知可使用的人力、财物、技术和组织资源以取得预期的成果。

责任归属 制定业绩标准,并用这些标准来评估他们的成果。制订具体时间表,说明何时提交业绩报告,何时进行评估。

明确奖惩 明确告知评估后的结果——好的和不好的——包括财物奖励、精神奖励、职务调整以及该项工作对其所在组织使命的影响。

便签:

what:这个拆页讲的“责任型授权”是一种关注最终结果,按照五个方面达成清晰的共识,并做出承诺。

why:虽然责任型授权初期也许要用很多时间来让被授权者学习处理这件事,从长期来看授权事务的发生频率越高,被授权者熟练度就会越来越高,效能也就越高。

通过回顾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不懂责任型授权可能会导致,信息不对称,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团体整体效能低下。

how:

1.明确成果:双方对预期的结果形成共识,要以结果为中心进行沟通,确保大家的理解一致,制定明确时间等等。

2.指导方针:要提前明确权限范围,规定好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让被授权者在明确指导方针下对最后的结果负责。

3.可用资源:要给予被授权者足够的资源,比如人、财、物、技术等等。

4.责任归属:制定明确的评价指标,包括时间要求、评估方法等等,明确考核标准。

5.明确奖惩:不同的结果会给个人或团体带来什么后果,可能受到什么样的奖励或者惩罚,明确物质,精神,职位奖罚措施。

where:

责任型授权不仅仅可以用于工作中的上下级之间布置任务,还可以用在生活中,比如让孩子去独立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请朋友帮忙组织活动等等。

A1:

在2016年的时候,在我运作的公司中,其中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因为和央视还有外资企业合作,特别是通过审核进入外资公司内部供应商系统后,我真的是大事小事一把抓。有一次给外资总裁和中国总裁以及各个分公司经理拍摄时,从拍摄的机器,到灯光等具体事项,整个过程必须按照我说的流程来,当时又发生了灯光没有在我规定的时间内调好,我整个过程气压都很低,搞得大家工作也是挺压抑的

反思:

虽然最后一切顺利,但那时的关注点都在不能出错。现在看和我没有授权特别是责任性授权有关系。应该和团队中每个人确认预期效果,包括时间节点,说明指导方针,明确奖惩措施。比方说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运行,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方法、通过责任性授权关注最后的成果就好。

A2:

目标:在2021年2月1日至2月27日,运用责任性授权,让儿子自己安排寒假。

1.首先明确目标,从2月1日起至2月27日,每天完成寒假作业和听网课情况。其他事情不再干预,比方说看电视,看电脑,出去玩,儿子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2.标准就是语数英的每日书写作业完成,网课提交作业完成。每天看电脑和电视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不能超过晚上10点上床睡觉,会在2月10日第一次检查各科作业。

3.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父母,也可以使用手机和电脑,书籍查询资料。

4.2月20日第二次检查各科全部作业,内容完整,正确。网课提交及格,并按时听课,没有回放。

5.惩罚措施:第一次作业检查没有问题,比如每日进度完成,正确,不空题,奖励儿子喜欢的模型一套。第二次作业检查没有问题,奖励儿子喜欢的游戏模拟器一套。

第一次检查作业有问题,寒假期间每天口算加一页。第二次检查作业有问题,寒假期间每天增加英语口语半小时。

教练点评

what不错,why找到的点是: 熟练度 ,效能 ~

前面给的内容较少,还可以从步骤中找到其反面授权方法(指令性授权)的端倪,以方法为中心,没有明确想要的结果,也不告诉人家怎么做,就全程跟进,指手画脚,扼杀对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等。从而发现责任性授权的优势哦~

How和where都可以的哦 ~

A1故事完整,换个角度,如果是你的助手负责拍照,你在旁边一个劲儿的告诉她这样不好,那样不对,应该这样构图,应该那样调光,结果徒弟唯唯诺诺最后还是塞到你手上。由于你的不放手授权没有成功~ 责任回到你自己的肩膀上。 这个例子是不是更对应呢?然后反思上,你关注在没有授权以及责任型授权上,如果与责任授权的五个点或其中几个点做个对照就更能发现你当时的授权到底哪里做的不够好,对责任型授权的要点就更加理解了。

A2目标可以的,行动步骤逻辑对应,相对来说,这个拆页的理解度提高了,基本能够看到How中的五个步骤的意思。

整个过程特别努力,从不曾为了高星而去借鉴官网拆页,对于提出的各种苛刻问题可以说百折不挠,非常感谢你的认真和执着。这篇必须五星鼓励。

不过下一篇,我还是要擦亮眼睛,用放大镜去搜索小瑕疵哒~~~


江浩作业

一:拆页原文

兴趣饲养三步法

第一步,让自己先沉浸在足够多的感官体验中,获得兴趣的第一步动力

第二步,在感官兴趣还没有消退时,尽快掌握更多的知识,使自己的感官兴趣进化到自觉兴趣

第三步,给自己找一个兑换价值的方式,把这个兴趣和你最感兴趣的价值绑定把自己的目标设定得太高,以免产生失落感。

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兴趣就会慢慢固化下来。


二:便签

I便签:

what

该拆页内容讲述了培养兴趣的方法。

where

用于个人培养兴趣爱好,并固化到平日生活中。

how

一:获取对于感官的刺激并想办法沉浸其中,从本能上获得对兴趣的原动力。

二:在感官未消退之前,掌握该兴趣所需要的知识,并构建对应的知识体系。

三:问一问自己,培养该兴趣后,其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价值。如精神愉悦,工作成果等。同时目标设定时,也要遵从smart原则,以免无法完成,打击自信心。

why

通过学习该方法,更容易让自己对培养兴趣做到坚持。

平时生活中,经常一时冲动,脑里闪过某个念头,比如跑步,学英语等,认为这些兴趣对自己有益,便着手去做。但往往坚持不下去,更不用说持续的固化到生活中

究其原因:首先,自己没有持续性的原动力去做这件事,而是一时兴起,当兴奋退去后,坚持下去的动力便不足。其次,自己对兴趣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没有足够的了解,往往是用以往经验和认知来培养兴趣,时间一久,容易事倍功半。

依据拆页的三个步骤操作,自己可以在培养兴趣的同时,注重获得对应的原动力,将其持久下去。再者,主动掌握对应的理论知识,可以让自己学起来更加容易,少走弯路。


A1便签:

一:故事:

起因:每逢佳节胖三斤,国庆+中秋两个佳节,在老妈的盛情款待下,自己体重涨了十几斤。节后回归状态,打算培养跑步的兴趣来减掉多余的体重。

经过:起初定的目标是每天下班后夜跑1.5km。在10月9号开始,至11号坚持了三天。在12号早上,感觉膝盖痛,可能是前两天跑步累到了。再加上连续几天上班比较累,没多久放弃了。

结果:一共跑了5天,瘦了2斤。心灰意冷。现在体重依然超标。

二:反思:

1:跑步减肥是一时冲动的念头,心里激动所作出的选择。并没有发自内心的高兴,并且一个人跑步很无聊。

2:对于跑步的知识没有深入了解,比如大体重的人在跑步时,应当选择对应的重量级跑鞋,并按照循序渐进的跑步方案等。

A2便签:

一:目标:

从明天11月27号开始,到12月27号30天内,每日早上6.30晨跑1.5km。利用“兴趣饲养三步法”,培养跑步兴趣。

二:行动:

1:刺激感官,沉浸其中:

(1)准备一副蓝牙耳机,下载一些动感音乐,边跑边听。

(2)将跑步时间安排在早上,迎着日出,晨风徐徐,空气也比较清新,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更容易清醒,兴奋。

(3)通过keep寻找附近晨跑小分队,加入组队,和大家一起晨跑。

(4)选择两双适合自己体重的跑鞋。

通过音乐和环境让自己更加享受跑步的刺激。和大家一起晨跑,也不会枯燥无聊,心情更愉悦。

2:掌握跑步知识

(1)报名小区的跑步课程,矫正跑步姿势,并请教练帮忙制定个性化的跑步方案。

(2)与跑友交流,学习其跑步经验。

3:兑换价值

(1)每天跑步后,晚上下班测量体重,腰围两组数据并比对,看到数据每天的变化,达到心里预期,会十分满足。

(2)短期身体数据变化不太明显。每隔两个星期,将两周内“减掉的体重”换算成“对应的里程数”,这样在以后跑步的过程中,快要放弃时,可以想一想,自己每坚持跑1km,则会减少x公斤的体重,更有利于激励自己。



教练点评:

说不要上下文,你果然就只给我How~  How附近那些对拆页理解有用的,比较整齐的比如what或why的东西,都可以用作拆页,而非上下文哈~  仅仅有光秃秃的How的拆页不是好拆页~ 你懂得~

I 还不错,就是How,没有超越拆页,没有整理到好记,落地到易操。

我想知道如何让自己沉浸在感官体验?

啥叫自觉兴趣,怎么用知识让自己从感官到自觉?如果说构建知识体系,那更难了,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固化兴趣需要重复过程,必不可少。也有必要提到是不~

A1故事写的不错哦~  反思是:最初并没有让自己产生感官兴趣,后面没有通过过渡到自觉兴趣两点,是不?也是可以的~  (可是我还是没明白跑步知识对自觉兴趣循序渐进的作用表现在哪里?)

A2棒棒哒,看了A2终于明白了这些疑问,总是通过A2理解How,不科学啊,应该How引领A2的思考。

可以在How的地方研究下落地,不愿意归纳的话,给出例子也很好,比如A2时就想到特别好的例子了。

第三周不是以拆书家带拆的角度嘛?拆书家写A2的机会只有1-1哦,How才是拆书家的拿手好戏。


春艳作业

拆页摘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104

个人管理四步骤虽然我的工作主要是教授高效率的原则性问题,一般不讲授具体的实施计划,但我认为,如果能够以原则为基础,以第二类事务为生活中心,对一个星期内的事务进行具体安排,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原则及其巨大潜能。1、确认角色:第一步就是要写出你自己的关键角色。作为一个个体,你有属于自己的各种角色。你可以先写下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然后再写下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列举自己想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一些事情。你不必想得太复杂,只要考虑自己下一周的角色和任务,记下这七天时间里需要专注的领域即可。2、选择目标:第二步就是思考下一个周计划中每一任务栏下你最想做的一两件要事,作为你选定的目标。这些目标中一定要有几个第二类事务,最好让这些短期目标与使命宣言中的长期目标相关联。即使你还没有撰写个人使命宣言,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每个角色中哪些事情是比较重要的,并为每个角色确立一或两个目标。3、安排进度:第三步是为每一项目标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如果你的目标是起草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那就不妨在星期天安排两个小时专门做这件事情。通常星期天是进行个人思考和制订个人成长计划的理想时间,因为这时候你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反省,寻求灵感,并根据各项原则和价值观来审视自己的生活。确认角色并制定目标后,你就可以把每项任务分配到一个星期中某个具体的日子去做了。或者将它列为一项重要活动,或者每日调整使用这种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的周计划之后,你列为一个特别约会。4、每日整理:使用这种以第二类事物为中心的周计划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的每日计划变成了每日调整,即根据突发事件、人际关系的意外发展及崭新机会对每天的要务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当你每天早晨审视自己一天的日程安排的时候,你会看到,由于内心的平衡,自己已经为角色和目标进行了合适的优先排序。

教练点评

选拆页从痛点出发,而非从简易程度,点赞~

这个拆页拆到位其实蛮难的,因为如何确认角色?哪些方面的角色,多少合适?如何围绕角色设立目标,什么样的目标是合适目标,目标的细化程度?怎样按照目标列去日程进度,按照什么顺序,把每个时间填满还是怎样?都不是很容易掌握好的~  第三周从拆书家带拆的角度写作业,就需要把How给学习者讲清楚,他们才能知道如何做好做对每一步~

从作业本身来看,HOW可精进,更落地~有个栗子做参照就更好了~

A1鲜活,故事,贴合都很棒,反思也挺对应的,补充的一点很棒,从角色出发就是要我们平衡~把各重要角色重要的事情注意到,安排到具体日程中,保证不会被忽略~ 不会被一些误认为紧急的事情而占用重要事件的位置~

当然,何为重要,是自己来权衡把握的,如果新工作在三周内的重要性盖过了训练营学习和影响,当然可以做取舍和重新安排,只要你对重要和紧急有清醒理智的认识~

A2的规划没有问题,有时间的话,把周日程安排完善,把按照重要角色的目标做出的重要事务安放在具体的时间段里,灵活调整,感受一下第四代时间管理的要意~

是不错的作业了~

按照一贯的高要求,留一分精进空间~

新工作,加油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W3D4- 提升深度认知 & 责任型授权 & 兴趣饲养三步法 & 个人管理四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