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统觉无处不在:智慧活动的底层工具

第一部分 统觉无处不在:智慧活动的底层工具


通常认为,统觉理论由莱布尼茨发端,经康德整理后进入哲学话题的核心地带,后来学者的阐释和发挥使得这一话题错综复杂起来。来自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常常将统觉与联觉与感觉统合等话题合并讨论,显得更为庞杂,也带来某种混淆,或许还降低了统觉能力在人类智能活动中的地位,例如有学者认为动物也有统觉能力。在本书看来,统觉能力将人类智能活动升级为这个星球上唯一的智慧活动,获得了将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思想能力。详细论证上述看法确实是一件异常繁重的工作,远超笔者的能力和精力之外。退一步说,即使有人勉强做到了,我也不能确定它就是读者和我想要的结果。

另一个原因是,统觉能力并非人类连接世界的第六种基本途径,它只是为五种基本连接提供形式规定,进而规定出人连接世界的形式和时空结构。统觉能力虽无处不在,但又不是具体的连接途径。如此捉摸不定的研究对象无法进入心理学的实验范式,以至于统觉话题在现代心理学知识体系中处境尴尬,实际上被边缘化了。目前的情形是,有关统觉的讨论只出现在哲学话题中。心理学话题中闭口不提统觉,或者将它与联觉与感觉统合相混淆。

换个角度看,这一情形恰好说明哲学活动和自然科学活动在心智结构上有差异。至于构成这一差异的具体形态和原因等,先存而不论。后面的章节中将会论及:这一差异提前内置在统觉能力的结构中。换言之,哲学和自然科学(乃至宗教)因为选择了统觉结构中的不同部分而有差异。

鉴于以上理由,本书选择了另外一种策略,直接将统觉能力理解为人类智能结构中的核心能力,并因此成为区分人类智能与动物智能与人工智能的有效边界,如同笔者在《哲学的边界:关于“我在”生活世界的讨论》中所做的那样,该书“引言”对此有简短说明。作为本书的第一部分,接下来我们将致力于在人类的智慧活动中寻找统觉能力,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统觉能力都有哪些特征。人类的智慧活动有很多种形式,我们仅选取数学与逻辑、哲学与神话、学科活动与生存活动三个话题域,从中发现统觉能力的应用及其特征(如果所讨论的内容总体上可靠,则可说明统觉能力确实存在)。它们构成第一部分的三个章节。要是追问为什么是这三个话题域?实在说不出强大的理由,因为这一分类本身也不够严谨;只能说是遵从某种习惯,力求以简短的形式说明统觉能力在智慧活动中无处不在。

通过阅读第一部分,如果您能认同下述道理——理解了统觉,也就理解了数学,理解了神话和哲学,理解了人类的学科活动乃至生存活动(按:此处“理解”含义很窄);或者不立即反对这一道理;则意谓着你和我已经有了初步共识。如果你一开始就认为这些说法是我构造出来的东西,尽管看上去有一些道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幸的消息,但我还是奉劝你再继续观察一段时间。我深信自己是在尝试着一条深刻理解人类智慧活动的新路径。和以往的路径相比,它看上去更能贴近智慧活动本身。对此我确定无疑,尽管我有可能在表述上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好在本书第八章对统觉话题有集中讨论,可以回过头来给一部分看重学理分析的读者提供进一步辨析的参照。



第一章 数学及逻辑基础话题中的统觉秘密


在正式讨论数学和逻辑话题之前,有必要先讨论语言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可归类到语言话题名下,数学符号可视同语言符号,俗称数学语言。谈论语言话题会涉及两个先于语言活动发生的事实。一是言说的意向性事实。言说者先有特定的意向性内容,意向到想要言说的内容以及向谁言说,然后才有语言。二是沟通和交流的事实。虽然我们偶尔会自言自语,但从根本上说,语言是人类沟通的产物,言说者通常会预设一个话语接收者,然后才会有言说。将两者合并起来考虑,就可用于检验沟通效果。第一步要看言说者和接收者有没有形成“共享意图”,通常可通过持续言说约定出共享意图来。能如此,则意谓着沟通进入第二步,两者形成了“共同关注”,如果是学术讨论就有了共同话题。最后一步是就相关话题进行充分沟通,看能否形成“共同理解”——针对共同话题的共同主张连同对对方观点的一致理解等。能形成共同理解,意谓着沟通非常充分,接近理想状态了。如果双方针对某个话题或该话题的某个细节达成一致意见,则意味着有了共识。其中,细节上的一致意见构成部分共识。共同理解无疑是共识得以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依赖某个成熟语言,共同意向、共同关注、共同理解均可通过关键语词(尤其对关键语词的细致描述)进行约定,今天的人类沟通多如此。在人类语言诞生之初呢?迈克尔·托马塞洛在其著作《人类沟通的起源》中告诉我们,人们可通过手势语进行有效沟通,手势语孕育了人类最初的语言。一个完整有效的“手势串”沟通,可实质性地蕴含最初的语法,包括请求的语法、告知的语法、分享和叙事的语法。[1]前述的“共享意图”“共同关注”“共同理解”等概念均来源于该著。请求、告知、分享(叙事)属于人类沟通的三个动机。

根据托马塞洛的说法,可推导出如下结论:最初的人类沟通没有语词,或者说,最初的语词也是在手势语沟通中被创造出来的。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言手指”假说。

所谓“语言手指”可理解为言说者用于沟通的手指动作及关联现象的总和。第一,托马塞洛所言的共同关注、共同理解、共享意图乃至句法和语法等,都可理解为参与言说者手指与手指之间的连接和约定。反过来说,正是通过不同言说者(沟通者)手指与手指之间的连接和约定(含修正),人们渐进达成共享意图、共同关注、共同理解,并孕育出最初的句法和语法。第二,不同言说者通过语言手指的连接和约定,可实质性地描述为言说者之间意向性的连接和约定。以手指物和比划手势等语言手指动作,貌似言说者将自己的意向性从身体里抽离出来,以一种可见的指物形式呈现给接收者。共享意图、共同关注、共同理解可简化表述为言说者们的共同意向,可理解为共同意向得以实现的不同形式。第三,语言手指行为先是实质性成为统觉能力和分享能力(按:托马塞洛认为,在人类沟通的三个动机中,分享动机为人类所独有,笔者称之为分享能力。另外两个动机请求与告知大猩猩也同样拥有)的集成者,继而成为统觉能力和分享能力的贴身携带者,最终将人类智能从动物智能世界中引领出来而成为人。引领我们进入人类世界的正是语言手指行为,人手的创造能力全都建基于语言手指行为之上。[2]最终建基于统觉能力之上,因为分享能力也依赖统觉,有了统觉成果才有分享行为。

语言行为也可理解为符号行为,第三章讨论现象话题时会首次接触符号话题,第七章集中讨论符号话题。这里我想提及《哲学的边界》中的一个观点。将生活世界描述为由生活事实构成的“间关系”流,可近似描述为生活河流。基于统觉的感知行为,可对应理解为在生活河流中的“打捞”行为,感知所捕获的内容如同所“打捞”的内容,大致可对应于胡塞尔所讨论的“现象”流。当我们试图对这些内容进行命名时,所命名的语词如同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言“外衣”(《哲学研究》《哲学语法》)将其包裹成一个语词“冰块”。由这些语词冰块所建构的语言世界,如同一个和生活河流连成一体的“语言岛”。可以言说的生活世界只能是建立在“语言岛”上,另有大量生活内容潜游在生活河流中不为人所知。不同的语言之间可翻译,说人类拥有一个整体连通的“语言岛”也是可接受的。[3]这样的一幅图景可称之为“冰河之喻”,其中的“冰块”指向语词和概念,也可理解为符号;“河流”指向生活内容本身,也可理解为符号表征的意义(其中的“生活内容”无疑很庞杂,人们从中简化出“意义”才有了言说)。语言行为形同从生活河流中“打捞”出符号,进而连接出新的生活内容的行为。先简要讨论到这里,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地讨论数学话题。真正着手讨论语言话题显然要复杂得多,详见本书第七章第三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部分 统觉无处不在:智慧活动的底层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