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一直以来,这个成语就用来批评那些没有眼光的人,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的人。今日乱翻书,偶然看见此篇,心里却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
这匣子真的不值钱吗?
那位郑人是真的没有眼光吗?
这位楚人又真的占了便宜吗?
1
“为木兰之柜”
屈原有诗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能入《离骚》的草木,总觉得带有几分仙气儿。
李清照也有一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里的兰舟是小船的雅称,而小船有此雅称是因为有“木兰舟”一说。
关于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有这么一段话:
"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你看看,这木兰可并不简单啊,吴王阖闾(此人之死殊为有趣儿,有兴趣可以看看,这里不赘述了)用它盖过宫殿,鲁般(就是鲁班)用它造船,反复出现在从屈原开始,包括李清照的诗词之中,要是朽木,栏木,腐木,能入得了屈原先生和清照小姐姐的法眼么~
还有,有位女作家笔名是辛夷坞,就是写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那位,我每次看到她的名字,就觉得此人有才,为什么呢?
其实,“辛夷”也是木兰的一个别称。《楚辞·九歌·湘夫人》也有:“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诶~~木兰还可以入药啊~,是滴,木兰树的花干枯后可以入药,称为辛夷。此药有散风寒的之效,还可以降血压:)
辛夷也是名贵的香料,历史上曾多年供不应求。《神农本草经》也将其列为药中上品。而由辛夷提炼的天然精油,前些年在市场上的价格是黄金的10倍。
现在你还觉得这木兰之柜普普通通么~~嘿嘿~~~
2
“薰以桂椒”
这里的桂,是肉桂。古代把肉桂树称为“梫树”,因为这种树的周围不生朵木,似有侵略之力。据说啊,只是据说,我没试过,用肉桂树为钉,可以钉死其他树木,嘿嘿嘿~~~
另外,西方有“犹大树”的说法,据说犹大就是在肉桂树上吊自杀的啊~
这里的椒,是花椒。我们现在炒菜才用花椒,古人呢,认为花椒的香气可以辟邪。古代的宫廷,有用花椒渗入涂料涂墙的做法。这种房子也叫做“椒房”,是给宫女住的,生人退散!哈哈~
你看看,用肉桂和花椒,不仅仅是为了熏香,更是为了辟邪。而且我怀疑就这味道,摆在少女的春闺之中,蚊虫不生,又是一重功效啦~
3
“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有了好木料,还用上好的香料打理过了,这还不成,做成了匣子,还需要装饰一下。
缀以珠玉,这珠,不一定是珍珠。珠玉连用,我怀疑有蹊跷。中国历来有三大神珠的说法,其中雮尘珠是用类似玉的神秘材料制成,相传为黄帝祭天所得,传说后来被用来为汉武帝陪葬(汉武帝茂陵被破坏后此珠至今下落不明)。
哦吧拉西,会不会这珠玉指的就是这货~~要知道:雮尘珠相传是地母所化的凤凰,有了它,可以脱胎换骨,羽化登仙哦~~~
饰以玫瑰,不雕龙,不画凤,却刻上玫瑰花纹。
老话说:日图三餐,夜图一宿。有一种床,叫做雕花床。当然穷人家是买不起啦,都是大户人家用,上面也是雕龙画凤,还有,玫瑰花纹,象征的,当然是美满爱情啦。
你说这个郑人,为何不买龙不买凤,偏偏看上了这玫瑰花纹呢?哈哈,还用想吗,肯定是有心上人嘛。这心上人,是否就是一位喜欢玫瑰的女子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花几个钱买个盒子,讨得美人欢心,贵几个大子儿,又能如何~~
辑以羽翠
这里的羽翠,当为翡翠。盒子除了有珠玉,还有翡翠。要知道,翡翠是有灵气的。所谓“人挑翡翠,翡翠挑人。”翡翠与人的相遇,人与人的相遇,讲究的都是一个缘字。
缘,妙不可言啊~~~
4
说完了盒子,来说说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吧,纯属不负责任的胡思乱想,大家开开心就行:)
话说在郑国有一个女子。她生在大户人家,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入。可有一点,这女子喜欢玫瑰,家里的园子,种满了玫瑰花,每到玫瑰花开放的时候,就满园飘香。
这一日,一个书生从花园外墙路过,闻得一阵阵花香,不由慢下了脚步。再细听,还有女子清柔的声音在默诵着三闾大夫的名篇: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透过院墙的小窗,书生隐喻看见一位女子站在花丛中,手拈一支玫瑰,眼角含情,娇艳欲滴。
书生不由得痴了……
忽听一声轻喝:是谁?
原来是女子发现有人偷窥,知道自己拈花吟诗的样子让人看了去,娇羞欲怒。书生正待解释,女子一转身没入花丛中,再不见踪影。只留下了一段风流,在书生的心里……
魂不守舍的书生无奈离开,正走着,却在街上看见了楚人售卖的匣子(当然还有珠),拿在手上把玩一会儿,发现此物木兰为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尤其是那美丽的玫瑰花纹,让花丛中女子的身影又出现在了眼前……
书生不由得又痴了……
为博得心上人的欢心,书生做出了天底下男人都会做的事:买!买!买!!!
世人皆笑其有眼无珠,不识货。却不知道,在他心里真正的珍宝,不是那珠,更不是那匣子,而是那位女子…………
胡思乱想,穿凿附会,跨越时空,强词夺理,一笑了之:)
木哈哈哈哈哈哈哈
本文原创。曾发表于个人博客。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