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注意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指的是儿童早期发生的认知、神经发育异常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抑制力、情绪状态调整能力上存在困难。该类儿童的智力多处于同龄儿童智力的平均水平或稍低,部分儿童的智力水平会更高,呈现资优儿童的认知行为特点。

注意缺陷多动症对儿童的学习活动、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造成广泛影响,也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带来不少困难,是当前儿童教育中突出问题之一。家庭中如有该类儿童,家长难免事事操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游戏活动,协调解决与同伴的冲突,帮助整理学习及活动用具等,凡事难如家长之意,总觉得问题时时都有可能发生。久之,家长身心疲惫,心情抑郁,家庭气氛沉闷。班级中遇有该类儿童,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会大大增加,一 方面要组织好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解决该类儿童的学习行 为问题,往往顾此失彼,需长期面对不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故”。久之,教师失去耐心,将问题归结为家庭教育不力或儿童品德不好,师生间、家校间关系难以融洽,甚至发生冲突,儿童的学校教育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发生率较高,几乎涉及每个学校的不少班级,但是学校一般不视其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对象,未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帮助,成为我国学校教育中非常薄弱的环节之一。为此,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对该类儿童的全面认识和干预能力成为学 校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多数研究认为感觉统合失调是导致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感觉统合训练成为该类儿童干预的主要手段之一,至今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一、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特点

与普通儿童相比较,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的认知和行为特点非常突出。了解这些特点是针对该类儿童开展感觉统合训练的基础。

第一,智力基本正常。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拥有正常的认知能力,理解指令和操作要求没有问题,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不存在问题。所以,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时,他们可以准确、快速理解训练项目的操作要领,学习模仿能力强,并根据操作的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训练内容和操作方式,也会主动尝试与众不同的操作。

第二,较好的运动能力。他们多数有良好的大运动能力,少数儿童的精细动作及动作的协调性略显不足。所以,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时,训练人员可以很好地利用他们优势发展的大运动能力,设计相对复杂的活动,进行整合度较高的感觉统合训练,提高各感觉系统的统 整水平,并提高动作精细度。

第三,沟通交流有障碍但不严重。在与合作伙伴及训练人员的沟通交流上,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可能会不太遵守交往规则,出现答非所问、有问无答、信息不连贯等现象,给训练活 动的实施造成一定困难。这种现象多源于其自身的注意缺陷和行为冲动,也可能源于社会 技能发展迟滞。所以,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时,训练人员要采取一些行为矫治及心理支持技 术,确保儿童准确髙效理解当下的操作指令、技术要求等信息。对于有明显社会技能问题的儿童,训练活动中尚需渗透社会技能训练,为后续的有效训练做铺垫。

第四,注意力缺乏。注意缺陷是该类儿童核心特征之一,他们注意的集中性、持久性、转移、分配及容量存在缺陷。在学习、日常生活及康复训练中,他们往往表现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服从指令、不守规矩、健忘、做白日梦、做事有始无终等现象。但是在阅读漫画书、看电视、电脑网络游戏等低认知负荷活动中,ADHD儿童的注意力与普通儿童没有差异,但在认知负荷较高的活动如做作业、写作文等学习活动时,他们就难以保持应有的注意力。改善该类儿童的注意力是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目标之一,调节他们的注意力是训练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第五,多动-冲动。多动和(或)冲动是该类儿童的另一核心特征,表现为认知冲动和行为冲动。他们思考问题草率匆忙,想法形成快但缺乏周密性,做事缺乏条理,自我监控能力差。他们活动过度,总有不自主的多余动作,如坐弹簧,烦躁不安,有时会离开坐椅漫游而不知,即使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也无所顾忌,给他人留下“不识相”之感。好动虽是儿童天性, 但ADHD儿童的认知和行为往往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程序性,他们对自己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往往无清晰而有效地觉察、监控、反馈和自我调节。

二、训练基本对策

感觉统合训练在ADHD儿童的干预中广泛应用,大多能够取得不错的成效。自感觉统合训练技术运用于ADHD儿童的干预以来,人们探索和发展丰富的干预形式,其基本策略可归结为:在常规感觉统合训练中加强认知、言语的渗透,促成大脑皮层对皮层下结构的有效监控和调节。

ADHD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主目标是强化其感觉、认知、行为间的整合能力,提高儿童的注意力以及信息从获取、加工到输出的连续性和协调性。其辅目标是提升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缓解心理压力,积累积极的心理体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等。为实现这些目标,儿童需要进行低位统合训练和高位统合训练,前者是基础,持续时间较短,后者是训练的重点,是干预周期中训练活动的主体。

多数ADHD儿童的训练目标以连续性目标为主,离散目标作为过渡。但是如果儿童伴有较为严重的情绪行为问题,那么他们的训练活动可以在一段时期内根据离散目标来组织实施。

(二)训练内容

ADHD儿童的智力处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或稍低,故此类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是在低位统合训练基础上,重点进行高位统合训练。训练内容以前庭觉和本体感觉训练为主,并将认知、言语等内容整合到训练过程中,尤其要加强前庭功能的训练强度。训练过程中注重操作的连续性和持续性,以及训练内容之间的转换,故在训练中多采用间隔训练的形式,实现内容形式的快速转换,促进大脑的唤醒水平,提高感知觉、认知、言语和动作间的整合能力。

(三)训练组织实施

ADHD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组织实施总体遵循感觉统合训练组织实施的一般做法,但其认知行为上的独特性给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

1.训练活动的准备

ADHD儿童施训前的准备活动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人员熟悉儿童基本信息及经常发生的问题,做好相应准备工作。训练初期,训练人员应与家长充分沟通,并通过自然观察更深人地了解儿童。比如有不少人ADHD儿童,情绪冲动,缺乏自制力,一不顺心就发脾气,故应针对这种情况,提前做好相应的应对策略。大多数儿童在生活或学习中经常受挫,常表现出倦怠、懒散,训练半途而废,训练人员要及时关注,并采用鼓励性措施来帮助儿童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该类儿童认知能力强,容易出现认知疲劳,故要事先准备一些娱乐项目,如小游戏或看电视,来缓解疲劳。儿童在训练中还会出现多动、冲动等症状,训练人员要适时给予行为或心理支持。

(2)方案设计的准备。一方面,由于ADHD儿童的突发难点比较多,所以应提前做好应急方案,应对突发事件。另一方面,训练初期是儿童和训练人员相互适应阶段,以各感觉的基本训练为主,训练中认知内容不宜涉及过多,且难度要低。随着训练活动的开展,认知内容逐渐增多,难度加大,如此循序渐进。

(3)施训儿童的心理准备。训练人员及家长通过与儿童沟通、交流并进行项目介绍,使儿童了解训练内容,将心理状态调整到训练活动中来。

(4)训练环境以及设施设备的准备。ADHD儿童与其他障碍儿童相比,突出表现出注 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易受到环境干扰等特点。所以施训前,训练人员要将环境以及无关设备的干扰降到最低限度。

2.训练组织形式

感觉统合训练的各种组织形式均可在ADHD儿童训练中应用,具体实施何种组织形式需考虑训练内容、儿童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互动合作伙伴的能力水平等因素。

(1)以儿童主导式为主。如果施训儿童中有能力较强并且愿意帮助其他儿童的,可采 用同伴助训式,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概念。

(2)在采用合作式训练组织形式时,因为ADHD儿童有多动冲动的特点,使得儿童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动作幅度较大,故训练人员要及时关注儿童的行为,避免伤害到对方或本人。

(3)在强调认知内容的训练项目中,分组式训练的双方认知水平差异不能太大。训练过程中,如果训练人员加人认知内容难度较大,使儿童一方难以掌握,这样不仅打击儿童训练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不利于目标的实现。

(4)训练中注意竞赛式的使用,增强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儿童的注意力。

3.训练方式

针对儿童的个性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丰富多变的训练形式,可以避免训练疲劳且有利于训练目标实现,并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但仍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多种训练形式交替进行。儿童在训练初期,注意力水平低且多动冲动,或者是在新项目学习中协调性出现问题,训练人员可采取被动训练,降低训练难度并使儿童心理紧张感降低;当儿童对该训练项目敏感性降低时,逐渐过渡到助动或主动训练。

(2)注意间隔训练形式的使用。儿童的训练以高位统合能力训练为主,容易出现心理疲劳。故要适当采取间隔训练措施,比如更换训练内容或穿插娱乐项目(如聊天,看电视等)来缓解疲劳,保持自主性,提高训练积极性。

(3)儿童对训练项目的掌握达到自动化水平后,可由儿童自主改变训练形式。此方法不仅能增加儿童的活动兴趣,更有利于训练目标的实现。

(四)训练人员的技术要求

ADHD儿童的训练要求训练人员特别关注如下技术要领。

1.言语表达

针对ADHD儿童的特点,训练人员发布指令时,首先通过言语信息,提高儿童的唤醒水平,使其做好长时间保持注意的心理准备,且在儿童操作前呈现言语信息。其次,训练人员详细解释内容,并重复呈现。在训练初期,重复使用言语语言指导。由于该类儿童注意力缺损,详细的语言解释才有利于儿童把握好主题信息,充分调动大脑自主加工的可能性。第三,音调语速适度变化,提高儿童对言语信息的注意力,并引发儿童的训练兴趣。第四,言语表达时,配合面部表情或肢体语言。第五,由于该类儿童有较髙的认知水平,故在训练过程中,增加与儿童的沟通和协商,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2.操作示范

训练人员针对儿童训练的操作示范要领有以下几种:

(1)示范容量由少到多。ADHD儿童的注意持续时间短、健忘,可先采取分节示范,然后进行多环节的连续示范,逐渐增加训练难度,使儿童总体把握训练技术并达到自动化水平。

(2)示范操作幅度可适度夸张,使儿童对训练内容一目了然。

(3)示范速度、角度要适当。训练初期,训练人员操作示范的速度要慢,关键处须同时以简洁言语加以解释,有利于提高儿童的主动注意。训练中后期,随着儿童注意力的改善以及对训练人员施训风格的适应,操作示范的速度可以加快,或仅就关键处予以示范。训练人员示范时的站位角度要便于儿童学习操作。

(4)让能力强的儿童进行示范。在训练的某些环节,训练人员让操作技能熟练的儿童扮演“小老师”角色,在训练人员的指导下为其他受训儿童示范操作。儿童间的理解方式较为接近,儿童的示范有时更利于相互间的沟通和学习,并对提升“小老师”的自信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支持与纠偏

注意以下问题:

(1)训练初期进行低位统合训练时,训练人员完成操作示范后,儿童尝试操作或者冥想后再现示范动作,但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无需及时纠正。由于该类儿童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可让儿童在错误尝试中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更好地完成操作。在后期的高位统合训练时,要提前介入言语支持(包括言语诱导,语言提示等),让儿童提前了解训练内容,增加大脑不同功能区域介入训练活动的水平。

(2)对ADHD儿童而言,心理支持更为重要。由于多数儿童在生活或学习中经常受挫,故在训练中会表现出胆怯、缺乏坚持性、注意力涣散等,所以训练人员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及时调整儿童的不良心理状态,使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抗压、抗挫能力。

4.评价与反馈

在对ADHD儿童的操作进行评价与反馈时,训练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评价内容。训练人员在儿童训练中、间歇及训练后须对儿童完成训练情况进行评价反馈,内容可详可略,一个训练周期结束进行一次较为详细的评价。

(2)评价取向。训练人员对儿童完成训练情况的评价总体持肯定态度,多从好的角度对儿童进行评价反馈,逐步纠正儿童消极的自我认知,并增加家长坚持训练的信心。但对于儿童反复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也不必总是回避,择时告知儿童及其家长。

(3)评价反馈方式。评价反馈方式要多元化。第一,可采用口头语形式,也可通过非口头语途径,比如面部表情或是肢体语言等。第二,直接反馈与间接反馈相结合,以直接反馈为主。训练人员可直接将自己对儿童完成训练的情况告诉儿童,也可以通过家长告知儿童, 多数情况以前者为主。第三,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并将评价结果图表化。详见第5 章第5节相关内容。

(4)评价时机。儿童完成单个或连续操作之后,训练人员须及时给予评价反馈。这样,儿童良好的表现得以肯定和支持,以便其积累积极的心理体验,不足的方面得到及时提示和纠正。但是有的训练人员的评价时机不对,事事评价,干扰儿童训练及自省,妨碍训练的有效开展。

(5)评价结果的知晓范围。在个别训练情况下,训练人员直接向儿童及其家长等有关人士反馈训练情况的评价信息,知晓范围比较局限,儿童完成训练中表现不佳的信息被限制在有限范围内,对儿童的负面影响比较小。但是,当同时参训的对象比较多时,训练评价信息的知晓范围就比较大,训练人员需控制不同评价结果的知晓范围。对于儿童表现上佳的信息应“广为流传”,激励每个参训儿童,创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训练氛围。对于儿童表现不佳的信息,训练人员须尽力缩小知晓范围,尽力为儿童“护短”,以免挫伤儿童的进取心,并可增强儿童对训练人员的信任。

三、训练项目举例

因为多数ADHD儿童的运动、感知、认知、沟通等各基本能力比较好,训练可采取以触觉、本体感觉和前庭觉某一领域为基础,重点进行综合训练,即训练活动尽可能同时涉及多个感觉通道的参与。

(一)触觉训练项目举例

针对ADHD儿童的触觉训练有两个目的。其一,改善其触觉过敏或过度迟钝问题。其二,借助触觉训练项目及其设备,进行触觉与其他感觉、动作及认知言语的整合训练,提高ADHD儿童对信息感知、加工及输出的统整水平。有关触觉训练的基本操作见第6章第1 节,但针对ADHD儿童的触觉训练注意同时加强视觉、听觉信息刺激,增加认知负荷及言语表达。下面以海洋球池活动设计为例,介绍针对ADHD儿童的触觉功能训练。

球池中还可完成多种与触觉刺激有关的项目,如翻滚、拍打,你拉我推等,重要的是在触觉功能训练的同时,负载更多的认知和言语训练内容,增加儿童同时调控多种性质任务的机会。

(二)前庭觉训练项目举例

有关前庭功能训练的技术及项目均可用于ADHD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 但是,其中介绍的大多为基础性训练项目,它们用于ADHD儿童训练时需要加以改造,如负载认知、言语内容,增加儿童间或儿童与训练人员间的互动。

(三)本体感觉训练举例

ADHD儿童有较好的本体感能力,大运动能力一般无异常,但精细动作欠佳,动作的节律性、流畅性及动作衔接过渡不及普通儿童。所以,针对他们的本体感觉训练应以提高动作技能精细度为基础,开展一些动作精度要求高、速度快、动作间转换频率高的训练项目。其中,认知、言语内容的负载仍然不可缺少,力求在高位统合训练中促进本体感觉能力的发展。

(四)综合训练项目举例

经过分领域训练,ADHD儿童已熟悉了训练用器械的物理性能,掌握了不少的操作技能,随后的大部分训练要以综合训练为主,操作环节变化快,各感觉系统间的整合度高,训练项目的挑战性更大。

(五)日常生活项目举例

感觉统合训练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组织实施,并且更能引发儿童参与兴趣和积极性,故应加强日常室内外的活动。像社区公园里的一些娱乐设施,如滑梯等,和儿童的许多游戏活动,如跳绳、踢毽子、打沙包等,都可为儿童提供很好的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详见第6章日常生活系列训练。

你可能感兴趣的:(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