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第37天塑造孩子强健心理

        洛克认为,身体健康强壮的主要标准在于,能吃苦耐劳,心理强健的标准也同样如此。

        而我们一般人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常常陷入误区——在孩子精神刚开始成长,最弱小、最容易接受引导的时候,没有让他习惯于服从理智的约束。或者爱意泛滥成灾,以致于流于溺爱。而在孩子长大成人后,又疾言令色,不再亲近和宽松。这简直本末倒置。

        洛克在阐述时反复出现“节制”和“理智”这两个词。他认为获得它们,要靠实践。不断地实践,才能成为习惯。

        所以父母应该及早管教,在孩子出现迷途时,给孩子最明智的教导。

        “凡是小时候不习惯于使自己的意志服从大人的理智与规范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很难管好自己,因为他从小没有培养出成熟的理智。”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熊孩子”现象。唯我独尊,自私自利,为满足自己要求,一哭二闹,无休无止。面对这样的现象,家长们往往退步,妥协。结果是,熊孩子性格越来越顽劣,大人越来越无法管教,整个家庭教育陷于恶性循环之中。

      所以,父母一定要勇于说“不”。当然这中间需要技巧。比如在去超市之前,和孩子约法三章,只可以挑选一样自己中意的东西。比如,孩子无理取闹时,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这样的处理,既尊重了孩子的选择权,培养了他的独立判断能力,又有效防止孩子出现耍赖的情况。家长也可以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安抚孩子的情绪。

        而大一点的孩子,大人面对孩子叛逆的行为,首先要尊重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温柔而坚定,更是要讲方法和技巧。刚前几天在抖音上看到一父母和青春期女儿的一场大暴乱。孩子外出玩耍,很迟回家。父母暴怒,又打又骂。话非常难听,“早知道你这样,当初生出来的时候就掐死你。”“你滚,我们就当没生过你这样的孩子。”“老子就是错也是对!”抖音中的女儿跪地,大嚷,“那你们生下我干什么?”“我现在去死算了!”然后冲出家门,跳入家门前的池塘。幸好,性命无恙。我看了视频下的评论,几乎所有的矛头对准孩子。但我在看的时候,深为那个孩子心痛。固然孩子有错在先,父母的生气我也能感同身受。但我也能想象当时孩子听了这些绝情的话后内心有多无望。假想,如果当时是在20层楼上呢,孩子在暴怒中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父母平时有没有严加管束?有没有认真告知孩子夜晚世界的诱惑?有没有在孩子外出之前叮嘱和交待?当孩子晚归之时,家长可以向孩子表达自己的不安和担心,或者当时冷静对待,事后再好好孩子沟通,让她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这样的打骂,尤其是语言暴力,直接践踏孩子的心灵,摧毁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在我看来,这才是最可怕的。青春期的孩子,保护孩子的羞耻心和尊严,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要让孩子有强健的心理,父母要在教育艺术上孜孜以求,同时自身具备理性精神和强健心理。

      孩子在良好家庭气氛的耳濡目染之下,才能日渐强健起来,理性,克制。



读《朱子读书法》,重温《家庭教育》。

后记:在荣成的几天里,会亲友,每天聚餐,蜗居,懒散而轻松。估计长膘不少。

今早开始,晨练。希望回去后,每天坚持二十分钟的运动,运动项目不限,每天简单记录,督促自己,美好从健康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卡第37天塑造孩子强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