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中了探花比夺得状元还招人喜欢,为啥?

                                                     文渊阁



古代科举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意思是就像鼎的三条腿一样,缺一不可。一甲共三名,都够厉害。

“状元”之名的来历是,主持殿试的臣下向皇上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或状元。“榜眼”之来同样跟这纸奏状有关,北宋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状元榜眼探花》中考证:“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盖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南宋后期,殿试第三名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

从此,状元,榜眼和探花的意思指向开始确定了下来,直到现在也几无变化。

问题是,不论古人还是今人,感觉中了探花比跻身榜眼甚至比摘取状元头衔还高兴和荣耀,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是个误解,症结出现在名称上。

“探花郎”(也叫“探花使”)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最初是指选两位年轻进士用来配合及第庆典活动——太丑的话岂不有点煞风景?。也就是说,当时所谓“探花郎”,主要含义并不是专指第三名。此一传统一直延续至北宋。北宋的进士王迈就曾经做过“探花郎,他在在《擢探花使三首》诗中写道:“洪崖差遣探花来,检点芳丛饮数杯。深紫浓香三百朵,明朝为我一时开。”“探花时节日偏长,恬淡春风称意忙。每到黄昏醉归去,詑衣惹得牡丹香。”明显流泻出了自己当选探花郎的无限喜悦。宋陆游《初春探花有作》诗:“流落天涯何足道,年年常策探花功。”

科举时代,成为一名进士已然十分荣耀,“天子门生”嘛,大约相当于现在被清华北大所录取,跻身前三甲则更是是成千上万举子梦寐以求的目标。“状元”“榜眼”与“探花”实际都是不相上下的高才,只是因皇帝的好恶或其他未可知的因素而名序有先后,故而不能笼统认为“探花”就比“状元”、“榜眼”低人二等。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从礼部门下省的呈状上显示,原拟一名叫孙曰恭的考生为一甲第一,另一名叫邢宽的按成绩列位第三即准探花。不料明成祖接过一看,神情不大自然,原来“曰恭”二字写在一起不就“暴”,那我不就一个暴政帝王嘛,心中不悦。又见另一名为邢宽,宽者宽宏慈爱,自古以来乃成功帝王之形象,便顺手朱批:“孙暴不如邢宽。”遂最终定邢宽为一甲第一,孙曰恭为一甲第三。你能说孙曰恭就不如邢宽吗?孙曰恭又到哪去说理去?又如北宋真宗咸平六年(999年)探花钱易,其人17岁曾举进士,三篇文章一挥而就,未过午即交卷,很是潇洒,主考官厌其年轻气盛,致其落选。次年,钱易又应试,礼部试名列第二,他感觉应当第一,认为有人故意压制而委屈,便在《驭六马赋》中含沙射影、意在讥讽。宋真宗不喜欢钱易的狂妄态度,那不是文人的境界呀,再将其降为第三。再如宋代的秦埙,因身为秦桧之孙,也被高宗从第一降为第三。由此可见,谁为“探花”,谁乃状元,是由种种偶然的因素决定的,并非都以辞赋、策论分高下。

张榜公布于天下之后的状元、榜眼、探花一般都会被派到翰林院任职,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之职,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之职。坊间流传,状元都是会被皇帝赐婚,被召为驸马的,实际并非如此。历史上的状元驸马仅有一人,他就是唐武宗会昌三年的状元郑颢,娶了唐宣宗长女万寿公主,而且还不是中了状元的当年被召为驸马的。不过,话说回来,一般朝臣如果膝下有花季姑娘的话,大约也是不敢直接打状元的主意的,而探花呢成为女婿的可能性就大多了,你我争来争去,那探花的身价自然也随之水涨船高。刘禹锡诗:“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恣意看。三足鼎中知味久,百寻竿上掷身难”,便有上述意在其中。那榜眼不是比探花还高出一指吗?嗯,倒是,但“榜眼”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屈居人下,比起探花郎的恣意随便来差了一些些。

翰林院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等工作。看上去感觉都是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但事实上,翰林院却是国家最重要的官员储备中心。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臣都出自翰林院,比如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等等。所以说,状元、榜眼、探花在进入翰林院之后,虽然干的都是“打酱油”之类的活,但他们的前途不可限量,从翰林院走出之时,往往是飞黄腾达,得到擢升之日。

顺便捎带一下,“三鼎甲”与“三元及第”两码事,后者指同一个考生参加考试过程中,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均考得第一名,接连考得“解元”、“会元”、“状元”。据相关统计,中国历史上只有十五人取得过“三元及第”的盛誉。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觉中了探花比夺得状元还招人喜欢,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