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自杀十多次的女孩,现在怎么样了?

2020年10月15日晚

废弃的三十三楼天台上

她像个精灵一般跃向月亮

摔成了一滩烂泥。

又是修仙的一晚,当我百无聊赖的翻阅着客们的朋友圈时一篇准备自杀的遗书映入了我的眼中。

俏皮的语气,轻松的话语,好似像去远方游玩与老朋友们告别一般诉说着死亡。


我轻轻点开遗书底下配的一段视频,视频中的女生温柔可爱,笑声如银铃般悦耳。

“我为大家表演一个魔术……”说着,她把手指放到了鼻前,做了个斗鸡眼的鬼脸。话罢,便又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我看了一眼时间发布于三个小时之前,再三确认之后终于选择了报警。


为了找到女生的地址,我翻阅了她近几年内上百帖子。校园欺凌,母亲去世,父亲家暴。终于,对象分手成为了压垮抑郁症的她最后的一根稻草。手臂上密密麻麻的刀口,针管中抽出的血液都是那么触目惊心。

我看到女生在平日的宿舍里,笑声一如既往的悦耳。身着一件可爱的粉色睡衣,盘坐在床上讲着今天心看到的趣事,有时也静静地听着朋友伤心的说着自己的烦恼,哪怕心中疲惫也仍旧耐心的安慰着。


当朋友转身离开时,一个黑洞乍现将女生捕捉入其中。无尽的绝望荒原化作黑屋里的大黑狗将她的脚踝撕扯的皮开肉绽,血肉模糊,肆意的将痛苦倾洒在女生的身上。任由她在无人打扰的角落里撕心裂肺的惨叫与痛哭。


从一年前的差点自杀,乐观的劝解他人去看心理医生。到一年之内数十次谋划着自杀。我知道她是真的快支撑不住了。


因为害怕麻烦到别人与被厌恶,女生从来不敢跟别人说。当一次坐公交被发现自残的痕迹到第一次自杀被发现时,换来的都是家暴掌掴与不解的斥责。所以她从此后变得更加抗拒起交流,抗拒被理解,抗拒外界所有的一切。


在那天晚上,女生写下遗书向所有曾经鼓励过她的陌生人告别,趁着夜色悄悄溜出了家门,丰富的自杀经验,与周密的计划之下促使她选择了最保险的手段:从郊外一个废弃的烂尾楼上,一跃而下。


的士的司机大概很奇怪,这么晚的晚上,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丫头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郊外,而为了防止司机起疑,她早早的就在附近一个公交车站下了车,装作一副晚了公交的样子。


十一月的寒风已然有些刺骨,纤细的手指用力的裹了裹黑色的外套又放弃了,“反正马上就要死了“,女生这样想着。


今天她穿了自己最喜欢的浅蓝色牛仔裤和浅色卫衣,画了最喜欢的淡妆,遮住了最近新长出的一颗青春痘,戴着大大的黑眼镜框。像一个活泼可爱的文艺少女。——或许这是他最喜欢的样子吧。


进入烂尾楼并没那么容易,为了防止偷盗工人们临走之前还围了一圈铁丝网。而女生却轻蔑的撇了撇嘴,周密的计划中她早踩好了点,轻轻松松就找到了个缺口进入其中,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羽绒服外套被不知道被哪里来的铁丝挂开了口子。


“它也在拦我么,算了不管了,反正马上就要死了”


郊外本来就没什么亮光,而漆黑如深渊伸手不见五指的楼道里反倒让女生心里安静了下来。摸了摸口袋,没带手机。才想起来为了防止家人找到她早被手机锁在了卧室的抽屉里。


三十三楼,一层一层,女生在黑暗中费力的摸索着,忍不住咒骂两句为什么不装个电梯让她自杀都这么费力,旋即又自嘲的笑了笑,埋头继续攀爬。


一阶又一阶,一层又一层,不知道爬了多久,女生手上占了一层灰,裤子上也满是尘土,脸上的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十一月的寒风被厚实的墙壁挡住,汗滴顺着下巴滴落,溅起一层尘土。索性便把厚厚的羽绒服脱下一扔又继续赶路了。


“这玩意比割腕费力多了”


许久之后,通往地狱的楼梯终于到了尽头,她探头向下望了望,深不见底,忍不住又缩了回来。“这一次一定能解脱了。”尽管自杀过十多次了,可这次这种恐惧不像发病时的绝望,更是来自于生命本能的悸动。


这种熟悉的感觉,与深不见底的深渊,反倒着异样的诱惑。慢慢的,女孩靠墙盘膝坐了下来,思索起来。月光从天上洒落,将她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不知道过了多久,不知道哪一个时间段,天好似已经蒙蒙亮,又好似仍旧在永远不会天明如沼泽般夜晚。一道光影飞出,重物落地的巨响惊起了荒野间一片鸦雀。


………


“不知道地址没有办法么……那好吧,尽力了,谢谢警察……”我挂下了电话。


第二天中午管理员给我发来了拒绝提供地址的规定。


第二天下午,在我的催促之下,管理员才启动了劝阻自杀的应急预案,结果自然是石沉大海,无人响应。


…………


十天,二十天,一个月……女生的账号如废弃的荒院一般,除却几个粉丝偶尔关心,祭拜,再无了半点动静。


……


她大概是真的死了罢。


……


心理学有四大基本任务,描述,解释,预测,控制。而面对一个几乎没有交集陌生人的自杀,我竭尽全力却仍旧无能为力。

就如同生活中面临他人的命运一样,有着螳臂当车的感觉。

无力,无能,无奈。

或许是我学艺不精,只能给人短暂的慰藉。治不了病。

或许命运就是这么难以更变,就连我自己也依靠了机缘巧合,老天赏饭。


我常听人这么说。


因果链点传递是由现实到认识,再到现实。


当一个人的认识发生改变之时,命运也就改变了。


所谓改变命运的方法也只有一个,大量的接受新的认识冲击,摧毁当下世界观以再度建立新的世界观。


话说回来


她的死是因为抑郁症,与认识无关也有关。与命运无关也有关,没有这次,还会有下次。但却又不是绝对的,借助心理学的方法不断的抚慰总有健健康康活下去的希望。

而身边很多抑郁症痊愈后的朋友,所获得的是超乎常人的体验。


我观察过很多抑郁症的朋友也总有一个特点,缺爱。


所谓缺爱,诸多时候是由环境造成的在人成长过程中缺少了关爱与认同感,但却不意味着改变环境给与其认同关心就能填补人们心中所缺失的爱。而唯有自身去爱环境,爱别人才能填补自身的缺失。


用富兰克林效应解释,爱,是对外界的供给与奉献。比方说,一对情侣,男生一天想女生十次,女生十天想男生一次,谁会更爱谁?男生对女生的情感投资更大,沉没成本越高,男生自然是更爱女生一点。


我们对这个世界奉献越大一点,对这个世界沉没成本也就越大。我们自然而然也会更加爱这个世界。唯有奉献,方能填补我们心中所缺的爱。


人们常常以为抗拒社交就能不受伤害,

但没想到拯救我们的恰恰是拥抱社交。


我是情感咨询师佐風


愿你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个自杀十多次的女孩,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