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源 ‖ 慢文字,安静心

“慢的文字,安静的心。”

这是一种逻辑。于古代,这是“典范文人”的生命样式;在今日,这是当代学者的生活范式。不过,这里的“当代学者”不该仅是学术研究者,而应包括所有真心实意的读书人。

这个逻辑,是当代著名教育家、读书家朱永新先生提出来的,至少是我读其著作而发现他有这样一种“逻辑说”,所以,我首先将其归功于他。

朱先生提出此说,是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而言论的。

朱先生主张:“无论是对于作者还是读者,文字的长短不应该成为其是否有价值的标准。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字是否经过了思想的锻造。”

“文字是否经过了思想的锻造”,是一个最好的问题!其“最好”就在于,这个问题考问了作者与读者双方:作者,在出手自己的文字时,自己的文字是“思想锻造”的结晶体吗?非含英咀华,何以称为“思想锻造”?不该是堆砌文字吧?读者,在将作品的文字输入自己的内心时,所有的文字都是经过自己大脑的“思想锻造”了吗?还是囫囵吞枣?甚至“刷刷”而已?

我以为,“思想锻造”应该成为写作与阅读的核心能力,更应该是一种写作与阅读的价值观。

当我们把“思想锻造”作为写作与阅读的核心概念时,就不能不沉静地去审视它的对立面——碎片化写作与阅读。

先说“碎片化”。“碎片化”即为“快餐化”,“速度”为之旨要。快速地作为是否少了“耐心”“耐性”“耐力”?若作提问,该是“勿勿忙忙为了什么?干了什么?到底有怎样的重大价值而需要急迫地向前?”

再说“碎片化写作与阅读”。其要害不就在于文字的长短吗?短篇可快读,长篇需慢读,其中仍为一个“速度问题”——本质上考验的仍是人的“耐心问题”“耐力问题”——核心不是最在人的“意志力问题”?——意志该“拴定”在怎样的价值上?该是好好审问自己吧?总想在“浮游”中抓住“救命稻草”,这可能吗?人生的海洋中,“一切全靠我们自己”,《国际歌》的这个弦声不该忘记!

所以,价值策略的选择当是:安静下来,慢下来,无论写作还是阅读,更在于生活方式。我想,如此则该是以“无欲”而满足欲望,以“享受”的方式满足欲望。当然,欲望的满足也是最需要先审查自己的智慧、素质和能力的,这毕竟是欲望满足的根本所在。

在倡导“慢文字,安静心”上,朱永新先生特别引用了米兰 · 昆德拉的一段话:

“文字是慢的历史,真正的文学不是为了使我们生活得更快,而是为了使生活中的慢不致失传。”

这段文字,该是足够或相当“碎片化”了吧?“快餐”,可以食而消化否?显然是一种非“慢”无以“餐饮”之!

“文字是慢的历史”,该怎样理解?是否展开了一种纵深而广阔的人类史、文化史?文字是历史发展而来的,不是“慢的历史”?非沉潜砻磨、含英咀华,何以文字?文字是思想的历史,不在于深思熟虑、深谋远虑?如此,怎能为快?

“文学不是为了使人生活得更快,是为了使生活中的慢不致失传。”这又该何解?“生活得更快”含有怎样的意味?是否不动脑子而少了思考?是否加速地衰老?这样的“快”是生活与生命的真正需要吗?“生活中的慢”是什么?是“缜密思想”的思想传统吧?“不致失传的慢”是什么?是“反思”为特征的哲学智慧吧?“哲学的奥秘在于人”,最在人脑的“反思”——对思想的思想,思想何以是“快餐”的“食物”?

“文字是慢的历史”,太需要深长思之了!朱永新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辩证思维点:“快节奏,自然就会少了许多悠然,许多精致,许多精品。”这“三少”,不是损害、损伤乃至危害了生活的品质、降低了生活的档次?“慢”的意味不是从中可见吗?

“文字是慢的历史,优美深邃的文字能够让我们的灵魂安静。无论是创作和欣赏,都需要慢的功夫。”朱先生此言可作为一把理解的“钥匙”——打开“慢的历史”的文字。

“慢”,不更在于“注重日常的点滴积累,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有新的思考、新的发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该是一种最“慢”!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心源 ‖ 慢文字,安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