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1904-1955)是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杰出女性的代表之一。

image

01

1931年4月,林徽因发表第一篇诗作《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她的行径?

催一阵急雨,抹一天云霞,月亮,

星光,日影,在在都是她的花样,

更不容峰峦与江海偷一刻安宁。

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

谁又大胆的爱过这伟大的变幻?

这首诗发表时,林徽因正在北京香山养病,此时亲人不在身旁,她独自承受病痛,思考生命意义。在祖国和个人命运沉浮不定的背景下,林徽因感叹,谁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爱过这伟大的“变幻”。

1934年5月,林徽因于《学文》发表诗作《你是人间四月天》,从此在文坛声名大振: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image

早期受到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影响,林徽因的诗作充满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诗作发表前,林徽因产子不久,全诗以风、云烟、黄昏、细雨、百花、月圆、白莲、燕等意象将四月的美好如绘画般铺展开,又带着音乐的鼓点和轻盈的节奏,文字清新、柔丽又不失灵动,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

1947年,在肺病后期林徽因发表诗作《人生》。在经历了一系列人生跌宕起伏、艰难困苦后,林徽因对过往表达出淡然和通透的人生态度:

你是河流

我是条船,一片小白帆

我是个行旅者的时候,

你,田野,山林,峰峦。

无论怎样,

颠倒密切中牵连着

你和我,

我永从你中间经过;

image

在小说作品里,林徽因同样洋溢着风采。《九十九度中》描绘了在北平一个大炎热天里,有钱的卢二爷、拉车夫杨三、过整寿的张老太太、被家里人催婚的阿淑、年轻读书人逸九、阔绰的刘太太、卖酸梅汤的老头儿、学成归国的丁大夫、中了暑的挑夫等一群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整篇小说没有那个时代下常见的苦闷悲观,反而像一篇清新脱俗的浮世绘。

此外,林徽因还写有小说《模影零篇》,讲诉了四位主角不同的人生经历,间接表达出对女性人生价值和恋爱观、封建家庭观的深入思考以及对传统家庭阴影下儿童世界的深深怜悯。

第一位是美人钟绿。在一次偶然下,“我”和钟绿见面并产生友谊,“我”不止一次地感叹:“钟绿你长得实在太美了,你自己知道么?”,离别前约定“一个月后,一定再来看我。”谁知,钟绿出嫁前一星期,未婚夫骤然死去。后来“我”又接到一封长信,没想到钟绿竟死在在一条帆船上。“关于这一点,我始终疑心这个场面,多少有点钟绿自己的安排。”

image

第二位是从小被抱养,对新思想、新技术充满强烈的兴趣的吉公。他喜欢新式照相机,离过一次婚,后来爱上外省女子想要入赘,遭到反对便叛离亲族,后自立门户学机器,靠生意过上了自足的生活。对于这位舅公,“认真地说,他仍是个失败者。”“我希望他这个儿子所生的时代与环境合适于他的聪明,能给他以发展的机会,并且在生命的道上,我祝他早遇到同情的鼓励,敏捷地达到他可能的成功。”

第三位是篁姊家里的女仆文珍,她自小被爹卖给封建大家族,擅长各种传统手艺,会做家务活,会识字。在经历了女仆文环因少爷跳井之后,她的思想发生剧烈的变化,她开始与革命党邻居往来,特别自从家族打算将她嫁出去,卖给小庄里管账的生意人之后,她一边想要认命一边又默不甘心,后来在中秋出嫁前同革命党逃跑了。

image

第四位是童年时的小伙伴绣绣,同母亲借住在亲戚家楼下,跟“我”是邻居。尽管有爹有娘,绣绣却得不到他们的关爱,母亲懦弱无能,喜怒不定,父亲在外另养家眷,不闻不问。后来绣绣生了重病,不仅得不到父母的怜爱,反而是更加激烈的争吵。“病后,绣绣那灵活的脸上失掉所有的颜色。”终于在那年的冬天,绣绣投河,无意地把她的迷惑留在了“我”心里。

此外,林徽因还写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彼此》,剧本《梅真同他们》等,无不展现出她在文学领域的敏锐的感悟力、过人天赋和才华。

02

对于林徽因来说,如果文学创作是她精神寄托,那么建筑设计则是她的真正追求。建筑情缘从少年时萌芽,于青年时茁壮成长,在壮年时厚积薄发。她是实践者,继承者,坚守者,也是弘扬者。

1920年,林徽因随父亲先后游历了法国、瑞士、德国和比利时四国,第一次接触到西方建筑。异域的民俗风情、风景名胜,尤其是欧洲各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深深吸引着她的目光,就此埋下了情系建筑的种子。

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赴美,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当时宾大建筑系不招女生,但其他系的女生可以选建筑学的课程,于是林徽因选择了美术学院,同时选修了建筑学的课程。

1928年春,林徽因同梁思成结婚,学成归国。同年应东北大学之聘,共同创建了东北大学建筑系。

image

1932-1937年间,林徽因不顾自己肺病未痊愈,同梁思成一同深入晋、冀、鲁、豫、陕、浙各省,经调查的古建殿堂房舍有1823座,详细测绘的建筑有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为我国后来的古建研究留下了一套科学完备的珍贵资料。

在探访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受制于交通,还遇到许多困难和危险:炎热的天气、恼人的蚊子、简陋的测绘条件,蔓延的传染病,丛生的土匪,攀登调研时毫无安全措施等等,但古老佛像的庄严肃穆、独乐寺的古拙醇和、应县木塔的高耸入云、云冈石窟的绝世华美、佛光寺的千年沧桑……无不令他们沉醉赞叹,进而激起了他们对古建筑更加强烈的保护欲望。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躲避战火,一家人辗转流离天津、长沙、昆明。后来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在病榻上,她也没有停下来,通读《二十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此外还协助梁思成完成了英文撰写的《图像中国建筑史》。

1946年夏,抗战胜利以后清华大学建筑系正式建系,聘请梁思成担任系主任,林徽因任教授。从各种杂务,到课程设置,林徽因全部参与,花尽心血,不计名利,默默为清华建筑系建立做出巨大贡献。

1949年1月,北京和平解放,党中央派人请教梁思成和林徽因把需要保护的古建筑列出以便保护。林徽因还与梁思成毫不犹豫地答应,编出《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后还合作编写《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为《新观察》等刊物撰写十几篇介绍中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

1949年10月,清华大学专家应邀设计国徽。梁思成、林徽因等为代表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小组提交了一个国徽图案。林徽因接手这个设计任务时,肺结核严重,并且切除一个肾脏后,身体极度虚弱,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为了国家荣誉,她投入全部心血,草图就画了整整一大箱,无论从构思、设计、绘图、改进、完善,都是亲力亲为。林徽因的关于国徽要有象征意义,要有民族特色,要程式化、图案化的设计思想被采纳。次年6月,毛泽东主席主持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的报告和国徽图案。

image

1952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正式动工兴建。林徽因承担了纪念碑花纹设计小组的组织工作,并亲自为碑座和碑身设计了全套饰纹。在设计风格上,林徽因主张以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唐代风格为蓝本;在装饰花环的花卉品种上,一再斟酌选定了牡丹、荷和菊作为高贵、纯洁和坚韧的象征。为了做出最完美的图案,林徽因画了数百张不同风格的草图,设计完成后的小须弥碑座的八个大花环浮雕,与大须弥碑座的八幅近代历史浮雕相互照应。

0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依人,在水一方。

尽管林徽因一生在文学、建筑上成就颇丰,旁人对她的爱情、事业、经历仍议论不绝。

1920年,林徽因在伦敦上学期间与徐志摩初次相遇,两人相互欣赏,但那时徐志摩与张幼仪已有婚约在身。1924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泰戈尔访华,林徽因与徐志摩担任陪同翻译。他想助成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美事,劳而无功,临行时留下了一首小诗: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与原配离婚后,徐志摩同陆小曼结婚。1931年,徐志摩遗憾在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北上时不幸罹难。

面对徐志摩的浪漫和热情,林徽因起初是痴迷的,后来逐渐想明了:“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经历过西方高等教育的林徽因,对于爱情,已不像旧式女性那样为着彼此的一腔热情飞蛾扑火,对于她来说,理性的思考远大于情绪化抉择的意义。

在徐志摩遇难离世后,林徽因在《悼志摩》中写下:“志摩的最动人的特点,是他那不可信的纯净的天真,对他的理想的愚诚,对艺术欣赏的认真,体会情感的切实,全是难能可贵到极点。”“朋友们,我们失掉的不止是一个朋友,一个诗人,我们丢掉的是个极难得可爱的人格。”

林徽因深深感谢徐志摩在文学诗作上给她的鼓舞和灵感,感染于他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和痴气,也理解了他对旧时代新文学潮流的重大引领作用。

image

1926年,费城《蒙大那报》发表报道,标题为《中国女孩致力拯救祖国艺术》。报道中林徽因说:“等我回到中国,我要带回什么是东西方碰撞的真正含义。令人沮丧的是,在所谓的‘与世界接轨’的口号下,我们自己国家独特的原创艺术正在被践踏。应该有一场运动,去向中国人展示西方人在艺术、文学、音乐、戏剧上的成就,但是绝不是以此要去取代我们自己的东西。”

林徽因心系祖国,以弘扬民族瑰宝为己任。无论身在何方,她都践行着自己的使命。作家李健吾曾写到:“她是林长民的女公子,梁启超的儿媳。其后,美国聘请他们夫妇去讲学,他们拒绝了,理由是应该留在祖国吃苦。”

1928年3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喜结连理。梁思成曾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对于爱情,她相信行动的力量。

image

学成归国后,她与梁思成一同投入到中国古建筑查访工作,希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尽可能保存修复这些古人智慧的结晶。没有任何娇气或怨言,她将这项工作视为己任,竭尽所能在这片领域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有人说她在建筑学上的功底不够,林徽因承认自己确有不足之处。梁思成编写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期间需要精心手绘建筑图和大量实景照片,书中插图的作用甚至比文字还要重要。对于插图这一部分林徽因在与友人的书信中确有写到:“我做这种事不太行,以后少做为妙,虽然我很爱做。自己过于不efficient,还是不能够帮思成多少忙!可是我学到许多东西,很有趣的材料,它们本身于我还是有益的。”

image

但这并不能否认林徽因在该领域做出的贡献,梁思成在其《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前言中诚恳地写道:“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同事和旧日的同窗林徽因。二十多年来,她在我们共同的事业中不懈地贡献着力量……在大部分的实地调查中,有过许多重要的发现,并对众多建筑物进行过实测和草绘。近年来,她虽罹重病,却仍葆其天赋的机敏与坚毅;在战争时期的艰难日子里,营造学社的学术精神和士气得以维持,主要应归功于她。没有她的合作与启迪,无论是本书的撰写,还是我对中国建筑的任何一项研究工作,都是不能成功的。”

1931年,林徽因在北平家里打造了一个文化沙龙,各学派的大腕每周六聚在梁家的客厅海阔天空的聊天、不分彼此的交流,不少人慕名前来拜访。金岳霖当时在清华大学任教,经过徐志摩介绍,在与林徽因相识的过程中,也为她的风采所倾倒,常到梁家走访串门,后来索性住在前后院。在林徽因生前,梁思成夫妇一直和金岳霖保持着友好的关系,经常毗邻而居。

image

作家萧乾回忆起第一次见林徽因,“在去之前,原听说这位小姐的肺病已经相当严重了,可那天她穿的却是一套骑马装,话讲得又多又快又兴奋。给我留下的印象的是,她完全没有提到一个“病”字。她比健康的人精力还旺盛,还健谈。大家都称作她“小姐”,她可不是那种只会抿嘴嫣然一笑的娇小姐,而是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并且语言锋利的评论家。”

1933年9月冰心发表《我们太太的客厅》,文中的“我们太太”是一个受男人环绕,爱出风头,颇有心机的女人,而客人们无论是诗人、哲学家、画家、科学家在作者笔下也都带有一种明显的虚伪、虚荣色彩。小说发表后,文化界有人将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一一对号入座。

冰心先生对太太客厅的批判自有个人的角度,不必带入角色,但梁家客厅的文化沙龙的确是当时文人雅士们进行汲取信息、交流思想、评论国是、激发灵感的重要载体。

在给外国好友费慰梅的书信中,林徽因写下:“你们知道,我是在双重文化的教养下长大的,不容否认,双重文化的接触与活动对我是必不可少的。在你们俩真正在(北总布胡同)三号进入我们的生活之前,我总是觉得若有所失,缺了点什么,有一种精神上的贫乏需要营养,而你们的‘蓝色书信‘充分地补足了这一点。”

image

林徽因在《彼此》一文中也道:“朋友又见面了,点点头笑笑,彼此晓得这一年不比往年,彼此是同增了许多经验。”“口角边常添几道酸甜的纹路,可以帮助彼此咀嚼生活。何不默认这一点:在迷惘中人最应该有笑,这种的笑,虽然是敛住神经,敛住肌肉,仅是毅力的后背,它却是必需的,如同保护色对于许多生物,是必需的一样。”

七七事变后,林徽因一家不得已北平迁往长沙,“在日军对长沙的一次空袭中,我们的住房几乎被直接击中。”“两个孩子都在生病,没人知道我们怎么没有被炸成碎片。”一家人迁往云南途中,林徽因病倒在湘黔交接的晃县,又经历了深夜汽车抛锚等困境,终于在昆明的小村庄里暂定下来。但冷热自来水、电话、交通工具都不可得,菜籽油灯也很贵,衣服破了也没有布,一家人生活格外艰辛困苦。

image

她深知:“当前的艰苦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充满整一个民族,整一个时代!我们今天叫做生活的,过后它便是历史。”“且最好让我们共同酸甜的笑纹,有力地,坚韧地,横过历史。”可见林徽因的人生底色呈向上之气,坚韧与乐观并存。

新中国成立后,除了为保护中国古建筑而奔走呼喊、呕心沥血投身于祖国的建筑设计外,在中华统文化和工艺上,林徽因同样爱之心切。在中国传统工艺景泰蓝已濒临失传的时候,林徽因和梁思成决定在清华大学成立一个工艺美术教研组,还对景泰蓝的原有造型、色彩、图案、纹样上进行了创新。

image

他俩设计的景泰蓝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受到领导人赞誉,被当成国礼赠送给来华参会的外宾。此外,还培养了钱美华、常沙娜、孙君莲、莫宗江等人一批景泰蓝技术人才。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景泰蓝各项技艺水平,艺术风格和品位,都超越了历史任何时期。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 因病与世长辞,享年51岁。她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墓”,这七个如同一篇无字墓志铭,以纪念它的创作者林徽因。

image

悼唁仪式上,金岳霖、邓以蛰等友人一同献上挽联,表达深深哀思: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04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

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算作一次过客在宇宙里,

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

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

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

——林徽因《莲灯》节选

作为一名独立思考的女性,林徽因早期在学业上孜孜以求,在文学创作上别具一格,清新脱俗,在建筑事业上身体力行、鞠躬尽瘁,不遗余力,对待爱情理智清醒,对待友人率真坦荡,对待祖国赤子之心,这些品质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都极其可贵。

一百多年过去,她的肉体已隐匿于泥土之中,但她的魅力依旧在中国文化长廊里熠熠生辉,尽管在她眼中只是个美丽的梦。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1版

费慰梅:《梁思成与林徽因》,法律出版社,2016年第2版

http://fj.sina.com.cn/news/zt/linhuiyin/

https://www.sohu.com/a/219615992_541527

http://www.yhcqw.com/30/12620.html

喜欢本文的话,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云芯荟萃

不定期分享高质量的文章感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是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