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还是随性就好

01

快上班了,时间有点赶,我喝了杯白水,吃了个荷包蛋,便准备冲出家门。父亲担心我饿着,让我把盛上的稀饭给喝了。我因心中有事,保持了沉默。父亲一下子发了火。

“你怎么不理人呢?”

“你咋总站在你的角度呢”。

这话一说出,我蒙住了。说此话的我不也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么?我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关心我的父亲。


02


那天男闺蜜说起同学蒋美女,平常一直少有与人联系,但凡有事需要他人帮忙时,却会如变色龙一般心急火燎的、亲密无间地找上对方。看着他愤愤不平的样子,其实我更想告诉他:

“你自己也是这个样子呢”

这是真的,即便是对自诩很看重的朋友,男闺蜜也常常是最被动的那个人,即便是我,他也少有主动联系,给他微信、QQ留言,从来没有及时,打电话也常是人机分离不接或吝惜回复。其实,再热的心也会变得冰凉。

当你举起手指对他人评说时,殊不知剩下的四个手指指向的却是自己。


03

有一段时间,微信朋友圈盛行提倡“随性生活”,很多人对此大加推崇,我也如此。可是我们那时并没有想过,这种随性是有限度的,它必须把握一定的尺度,过与不及都是极端错误的。那天朋友说很羡慕我,在很多关键的当口有很多人会主动帮我,并且不遗余力。我得意之余,心底却充满着愧疚——我并没有做到事事躬亲、不遗余力。


“给人方便,自己方便”早已耳熟能详,可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这点?心情不好就可以随时打扰朋友,事情太多就可以直接拒绝对方,打着好朋友的招牌然后为所欲为?稍不如意就绑上道德的枷锁,甚至以此作为亲疏远近的衡量标准?凭什么人家把你当好朋友,就理所应当的迁就你?这是什么强盗逻辑,想想也真是醉了。


回想我的这些年,菟丝花的习性根深蒂固。说到我的这种秉性,有朋友安慰说即便是依附也是需要有能力的,至少你有所依附,有人能让你依赖。但如果可以选择,我自然愿意成长为一株木棉,多换位思考,独立而自信。

你可能感兴趣的:(换位思考还是随性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