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94年因和朋友轮奸一个少女被判三年;1997年强奸3名未成年少女和一名幼女、犯下多起犯罪事实后被判死刑后不仅没死,还在2018年踢爆别人膀胱,在2020年终于被执行死刑的人。
他就是恶贯满盈的孙小果。
毕竟人之初性本善,相信孙小果也不是生来就如此残暴,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走上犯罪之路呢?
暴力的种子,或许来自于他的童年经历。
由于父亲经常酗酒后对妻儿家暴,在孙小果五岁时父母离婚,之后开始了十年被父亲打骂的生活 ,父亲骂他是被枪毙的嘴脸,直到十五岁回到母亲身边。
由于没有尽到当母亲的义务,深感愧疚的母亲对他没有底线地溺爱,甚至犯法判刑的前提下,其母运用职权为其保外就医,三年间竟一天都没在监狱服刑。犯罪成本如此低让他不仅不知悔改,还变本加厉、穷凶极恶,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可见,孙小果之所以会误入歧途与其父母的教育是脱不了干系的。
如果孙小果的父母读过《从出生到独立》这本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的话,相信他们一定会受益匪浅,采用书里面科学的养育方式引导孙小果, 也就不至于让其误入歧途、走上不归路了。
《从出生到独立》是由孟馥、姚玉红、刘亮这三位医学领域的人才结合他们的临床经验总结成文的。
本书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从孩子成长中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及父母在养育子女的各阶段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以案例的形式予以分析,给出建议;另一条主线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阐明家庭在不同阶段面对的任务与面临的困难以案例的形式予以呈现,给出解决方案。
从建立安全感,到培养好习惯,到处理青春期逆反,再到离家阶段的困难,本书逐一解析,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导父母如何用自己的爱引导孩子成长为健康、独立、自信、快乐的人。
下面结合书中内容了解孙小果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1、安全感缺失导致暴力倾向
安全感是指孩子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体验到自己值得被爱,父母值得信赖,在关系中有安心、安全的感觉。在这种安全的关系中,孩子能够真实地表达生气、害怕、悲伤等负性情绪,也能真实地表达对安慰、关爱的渴望。
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感受到的是自己不值得被爱,父母不可信赖,在关系中有不安的感觉。
很明显,孙小果成长的环境充满了父亲的家暴,这样的父亲不仅不能给他信赖,反而带来伤害。尤其是父母离婚后没有母亲的陪伴、独自承受父亲的家暴,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简直就是地狱。
与此同时,父亲的家暴行为无形之中成为他的“榜样”,让他误以为这是与他人连接表达情绪的正常方式,致使其充满暴力倾向。
他渴望关爱、寻求安慰的情感需求被忽视,还要承受恐惧和悲哀等负面情绪的累积,这足以让五岁的孩子崩溃、心理扭曲。
2、没有原则的溺爱导致目无法纪、以身试法
捷尔任斯基说过:“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长成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
换句话说,每个问题青少年背后,都有教育失责的父母。
所谓教育失责,最常见就是无原则的娇惯、迁就、护短、溺爱,让孩子变得唯我独尊,无视他人人格和尊严,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对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缺乏敬畏之心。
试想:如果孙小果的妈妈离婚之后自己照顾孩子,关注这个年仅五岁却饱受父亲家暴的儿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孩子呵护和关心,让孩子感受无微不至的爱和安全感的话,他怎么会有暴力倾向呢!
再者,当孙小果第一次犯罪被判刑三年时他妈妈不徇私枉法 ,而是让其在监狱里接受改造教育,明白犯法就要承担责任、付出代价的话,是否能让其迷途知返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切记不能“护短”,更不能心软,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只要犯错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遵守规则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
有原则的爱是一种智慧!
写在最后:
孙小果恶贯满盈,已经被绳之以法。但是透过孙小果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的诸多问题,孙小果是因为违法犯罪才引发了对其成长及家庭教育的关注,其实很多成年人也有过孙小果的经历:被家暴、被无视……
还有很多或留守、或单亲的青少年儿童也正在经历同样的遭遇。
因此,为了不让孙小果事件再次发生,在此呼吁为人父母和准父母者,请放下手机,捧起诸如《从出生到独立》这类育儿宝典,因为“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让我们用高质量的爱和科学的育儿方式供养我们的孩子,引导其成长为健康、独立、自信、快乐的人!
声明:内容文字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自网络,有侵权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