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来也

对于群文,我们到底应当怎么看?目前,老师畏之如虎者有之,雾里看花者有之,嗤之以鼻者有之,质疑反对者有之,边走边看者亦有之。说起来,群文阅读已非新生事物,很多地区和学校早有尝试,甚至有了成果,然我校教师却未曾与之打过交道,故极为陌生。人对于陌生事物的反应,自然不同,但归根结底,既然群文来也,自当有应对之法,而前提是教师要靠近,才能懂得。

“群”,有联结之意,世界上的事物是有着普遍联系的,因而,“群”的范围可放之四海,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当如何认识群文,如何进行实践操作?这方是最难的问题。

首先是“建群”。哪些文本适合组群?根据什么议题进行组群?这个角度的确定,点的选取,是最能考验教师专业能力的。是否随意找几篇文本,就可以将之组合起来,进行探究?非也,能够在一个“群”里的文本,是要具备这个群的基本特征的,如我们微信群中党员群、八年教师群、初中教师群等,文本亦然,被选中的文本彼此之间是能够发生联系的,是可以互相唤醒的,是可以异中求同或者同中求异的。例子很多,暂不举,后期深入研究可以此类课例作为对象。

其实是训练思维。群文阅读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思维的训练。思维的训练体现在教师对于问题的设计上,需要有梯度,是能够体现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思维训练规律的。一组群文,或是例文加其余选文,或是样本加其余选文,或是所有文本提炼同一议题,课堂模式不同,教学设计自然不同,而问题的导向也应有所差别。如一组古诗,可提炼情感为议题,亦可分析人物形象,可解读意象,亦可斟酌词句,议题不同,问题不同,方向不同,景色不同,然而相同的是,教师在带领学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要充分训练学生的思维。

最后是达成共识。此处的共识并非全然的一致,而是广义的包容的允许有多种看法的最终思想的汇聚,但是,大的方向基本一致,课前的认识到此必然有深化,或是未知到已知,或是懵懂变清晰,或是单调变丰富,或是感性到理性,总之,学生应是学有所获的。群文阅读给予学生的思维的提升应是与单文阅读不同,群文的整合本身就扩容了更多的体验点、思考点,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极大的挑战。

群文来也,何畏何惧?坦然视之,静静思之,扎实践之,渐渐得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群文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