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弗兰克学写作第九期+困难是成长的踏脚石+4/6

     耶稣说:“荆棘上长不出葡萄,蓟草里长不出无花果”。



     困难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于坚强的人是垫脚石,对于意志薄弱的人是万丈深渊;重要的是,基本上人人都会经历苦难,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

     

图片发自App

     静言是个80后妈妈,5岁的宝妈,素食三年。

       大学毕业顺利进入一家公司,职场顺利,情场也很得意,认识了自己的先生,两人相识几年后一起奋斗,在进阶父母岗位前实现了有房有车有票的生活,不久,两人有了可爱的孩子。

       身份的转换不是像调个频道那么简单,而是思维的一种改变。

       成为妈妈的静言脱离了职场,从职场的雷厉风行到面对一个不能用道理去沟通的奶娃,这个落差让静言束手无策,更糟糕的是静言发现自己不会生活,更不会引领孩子,面对来帮助自己的妈妈、婆婆总是忍不住想发脾气,甚至找来的保姆也没有工作超过半年的,这段时间的静言焦躁不安,屋漏偏逢连夜雨,孩子的情绪也很不好,很不好带,全家人都被整得人仰马翻。静言觉得挫败极了,世界末日也不过如此。为此静言去求救过心理医生等等,但是都没有效果。

       静言很纠结,到底是返回职场,那孩子交给老人阿姨带呢还是自己带,返回职场自己避开这些不擅长的工作,但是自己从小就是被老人带大的,那种对父爱母爱的渴望让她下不了决心把孩子丢给老人。到底该怎么办呢?天啊,谁来救救我!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或许是老头听到了静言的呼救,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月姐,月姐的一番话让静言犹如醍醐灌顶。“人为什么有多重身份,小时候是女儿、是学生、是朋友,长大了是公司职员,有的是老板,是媳妇女婿,是爸爸妈妈,人为什么要经历这么多重的角色,仅仅是因为这是人生必要的阶段吗?在求学阶段我们学到了什么?在家庭里我们做了什么,在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什么、沉淀了什么,又能承担什么?为什么在之前的生活中你得心应手,在成为妈妈之后有那么多的困难,困难是让人来成长的,想想,作为母亲,你能为孩子引领什么?想让她成为什么样的人?怎么才能成为这样的人?”

      这些问题静言从来没有思考过,以前她就觉得只要多赚点钱,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过上有品质的日子,那就够了,虽然现在钱也有了,可是好像离品质生活还很远,心里面有个角落还是填不满,只能不停地去赚钱赚钱…

        静言把这些困惑告诉了月姐,也不知道为什么,静言总觉得月姐很有智慧,这些智慧跟你什么学历没关系,好像什么事在月姐那都变成了透明的。

       月姐听了静言的困惑,微微笑笑,说:“回想一下当初为什么要赚钱?”

       “赚钱是为了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你认为什么样才是好日子?”


        “像月姐您这样,有智慧有能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优雅,读书、插花、品茶,跟家人朋友相处都那么和谐。这就是我认为的天堂般的生活。”

         “你认为多少钱可以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三口之家怎么也得一两万吧。”

          “那你现在从收入上来说有没有问题呢?”月姐看着我的眼睛温和地问。

        “这个没问题,可是我现在过得完全是一塌糊涂的生活。”静言沮丧地说。

       “所以说这个与钱的多少没有必然的关系。而且现在算上孩子学习,我们一家三口加一辆车,一个月五千生活费都不到。”

      “月姐,您是怎么做到的,我也要像您一样有智慧。快救救我吧。”

       “要做到这些,首先要自己先停下来,老祖宗都说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怎样才能静下来呢?我就是静不下来。试了很多方法都不行。”静言懊恼地说。


        “要不你先吃素吧,我当时也是吃素后慢慢静下来的。不要问为什么,你先试两个月,这期间你可能会遇到很多考验,请你相信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就这样静言开始了素食改变之旅,遇到嘴馋的时候,家人不理解的时候,静言就想到了智慧的月姐,要变成那么智慧的人就充满希望,坚持了一个月,静言就发现自己的脾气好了很多,不会再频繁地发脾气,多了些耐心,静言就更加有动力吃素了。

图片发自App


          吃素两个月的时间,静言加入了月姐的学习小组,这个时候才知道,人会焦虑,是源于用习性对待习性,要提升智慧,要训练真我的本性,生活中的每个角色都是来训练我们的真我的,每个人是自己人生的导演和演员,太投入演员的角色就会淹没在生活当中,智慧就难以生发。就这样静言沉淀了两年,慢慢地,静言发现自己也有了一点智慧。


    前段时间静言的孩子有一个情况:见到喜欢的东西很想据为己有,怎么沟通效果都不明显,一开始静言也没意识到这个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跟月姐沟通以后,月姐提醒她:“身边的人都不会无缘无故遇到的,就像照镜子一样,你看到的问题在自己身上也能找到影子。”

通过观察静言发现自己和先生都比较孤僻,从内心深处不太喜欢和别人交朋友,这个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反应内在比较冷漠、不不丰富。

找到问题的根源以后,静言就开始刻意练习分享、关心别人,同时带动先生一起改变,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原件改变了,复印件才会改变。

     就这样孩子的问题自然而然地跨越了。

      现在的静言欢喜地转换着各种角色,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特别在亲子关系上,静言说:孩子是来成就自己的,没有孩子,我永远不可能改变。”最近静言和孩子一起准备一起亲子早读,在朋友面前分享了这个想法,就已经有好几个家庭参与了,能成长自己的,才可以帮助别人。

         问题是一定会有的,我们无法避免,但是可以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这样或许有更多的开启。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弗兰克学写作第九期+困难是成长的踏脚石+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