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八下4课阅读:姜凌鸽:红红火火灯笼节

图片发自App

        记忆中的故乡,过年是非常热闹的。除夕、初一可以收到好几个五角、一块的压岁钱。这一波兴奋的高潮过后,就盼着外婆家哪天来人。姥姥舅舅一来,就会带来各式各样的灯笼:最简单的是马粪灯、小宫灯,复杂点的是兔子灯、绣球灯、西瓜灯、金鱼灯……

    送灯。

      小时候社会整体物资匮乏,多数家庭都不富裕,孩子们的玩具也忒少,但凡有个新鲜的“娱乐”项目,彼此会聚在一起玩个不亦乐乎。遵从习俗,小孩在12岁前,每逢过年舅舅家都是要给送灯的,而且不能空,所谓“十五灯,不能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图的是吉利高兴。“三六九,往外走”,寓意吉利吉祥。初三初六初九吉日送灯,有的送四对八灯,有的送大红宫灯,还有的送萌态十足的生肖灯,而且必须是双数,直到送满12年,叫“全灯”。为了庆祝,家里会大摆宴席,招待亲朋。记得我12岁“全灯”时舅舅家送的是一对“长命富贵”的大红宫灯,祝福孩子健康成长,富贵长久。据说,从唐代开始就有这个习俗。

    打灯。

    过了初五就可以打灯笼了。天刚擦黑,我就迫不及待地挑起灯笼:红绸子蒙着的灯笼,找一截棉花杆挑着,灯笼底部是用铁丝拧成的拇指粗的圆圈,把带有长把的蜡烛穿过去,切一截萝卜坠在下面固定并保持平衡,在准备的过程中,就有小伙伴在门外催促着一起玩了。从初六晚上开始,村里的孩子天天晚上都要开“灯笼会”,当然是要大大小小全体列席的。大点的孩子提着灯笼领头,从村子东头“巡视”到西头。“玲玲娃,灯笼会咯。”“六娃,快出来开会,磨蹭啥呢。”一起扯着嗓子唱“打灯笼,寻娃哩,谁不来,我骂哩”。一通吆喝,一盏一盏灯笼从各家游出来,在巷子里汇成一条炫目的“星河”。河里都不是省油的,各种炫耀,各种显摆,看谁的灯大,看谁的灯好看,说谁的舅舅有能耐,跑城里买来与众不同的灯;比不过灯的,就比蜡烛,看谁的舅舅送的蜡烛多;连蜡烛都比不过,那就只有比谁的嗓门大,此起彼伏声嘶力竭的叫喊声,填满了巷子里的坑坑洼洼。这样一攀比,就产生了不同的派别,“部落”起了纷争,于是各自散开,三个一堆五个一群,远远望去,游动的红灯笼与天上点点星光,相映成趣,一幅辽阔壮美的图景。天上的星星在眨眼,地上的灯笼在闪烁;星的长河熠熠发光,灯的长龙威武雄壮。那时村里还没路灯,正月的夜晚就显得更冷更黑,这些灯笼发出圆圆的红红的光,亮堂又温暖。

      正月十五碰灯前,灯笼是不能被损坏的,必须保护好,每天既要恣意张扬任性炫耀,还得小心翼翼倍加呵护,这是快乐和风险并存的事情。月黑风高,挑灯夜行,伺机碰撞,既要胆量,更需智慧。蜡烛可能会在路上被风吹灭,也可能被风吹歪,把灯笼烧个洞洞;更危险的是,路边会突然窜出一群顽皮的男孩子,撞过来,故意要撞坏我们的灯笼,吓得一群女孩吱哇乱叫,四散而逃,躲在柴火垛后,拂娑着胸口,看看灯笼还完好,长舒一口气,又欢笑起来,真有“劫后余生”的感觉。有一次,我在跑动中,不小心一脚踩进雪后初融的泥水中,棉窝窝弄湿了,回家在炕洞里烤,结果给烧了几个洞,穿着这时尚的“洞洞鞋”,被同学笑了好长时间。

      碰灯。

      正月十五当晚,家家户户门前,大红灯笼高高挂,家里所有的地方都要点上蜡烛,包括墙角厕所、鸡架狗窝、牛棚羊圈等。妈妈说,圪老拐角都亮堂,大鬼小鬼无处藏。

      “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按照习俗,当年的灯笼不能留到下一年。十五晚上,我们要举行隆重的“碰灯”仪式,大家开心地用灯笼互碰,既想把对方的灯笼碰的着火,还得保证自己的灯笼不被碰着,坚持到最后一个“壮烈”才是胜利。这就要讲究战略战术,需要摸索窍门。只有掌握一些基本要领,才能赢得这场“灯笼争霸赛”的胜利。大家动了好多心思,有的把灯捻子剪短,有的猫腰放低重心,有的摆起各种阵法,什么“一字长蛇阵”首尾可以兼顾,“声东击西”让对方防不胜防,“泰山压顶”居高临下尽显优势,“枪挑李元霸”以下犯上充满挑战……笑语喧哗中夹杂着懊恼的捶胸顿足,追逐打闹中传来银铃般的笑声。我的灯早早就被人家碰成火球,所以一直作为旁观者坚持到最后,还咯咯笑个不停。

      这种玩灯的幸福太过短暂,几乎每一个夜晚都是被爸妈喊叫着回家睡觉的,恋恋不舍,一步一回头。在一阵阵疯闹中,在一场场追逐中,在一次次碰撞中,在一团团火焰中,年就过完了。有打闹也有欢笑,有快乐也有忧伤。而十五的夜晚更为特殊,因为那是我们“最后的疯狂”!舅舅们送来的每一个灯笼,最后都要碰在一起,变成熊熊燃烧的火光,一开始还笑着的小伙伴们,这会儿突然安静下来,带着一丝丝惋惜和一点点失落,看着自己心爱的灯笼变成一堆灰烬。灯笼烧完了,年就过完了,该收心等着开学了。

    灯火。

      中国年,就是灯与火的节日。远古时期,有了火,我们的祖先才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火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发展了人类的文明,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古老的彩陶、青铜文化就是在火中诞生的。火作为光明圣洁的象征,具有驱邪逐瘟、吉祥平安的神圣功能,年前家家户户祭祖的同时都要拜祭灶王爷。

      灯是火的文化载体,是火的文明物化表现,由火及灯,由灯及火,灯与火暗含着一条生命信仰的文化链带。

      夜晚走进古城西安的大街小巷,那真是灯与火的海洋:曲江灯火阑珊,雁塔流光溢彩,钟楼辉煌典雅,城墙灯展璀璨……西安年很有中国味,这是灯与火的古都,灯与火的神话,灯与火的故乡。

你可能感兴趣的:(【1+x】八下4课阅读:姜凌鸽:红红火火灯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