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知且行,知行合一——读王阳明1472-1529!人间没多大意义!

人间没多大意义!

公元1507年,35岁的王阳明走在被贬的路上可能会这么想。因得罪权奸刘瑾,时任兵部主事、年轻正义的王阳明被廷杖四十,并下锦衣卫狱,贬谪贵州龙场。

王阳明出生富裕家庭,父亲王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可谓衣食无忧,立志成为圣贤作为人生目标,哪里能受得了这份苦?

可三年之后,王阳明龙场悟道,创立”阳明心学“,招生讲学,重出江湖。回京后,受当时兵部尚书王琼重用,1517年受命于南赣剿匪一战成名,1519年转战南昌平定宁王叛乱一发不可收拾,1527年再次南下广西戡乱,可以说是百战百胜,却积重难返,最后病死在路上,时57岁。

呜呼哀哉!可惜!无奈!“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回顾王阳明从立志、修行、做官、讲学,到贬谪、悟道,以及剿匪、平叛、戡乱的一生,可谓精彩非凡,有过彷徨和痛苦,甚至低谷和绝望,却最终能历经龙场悟道,完成“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人生篇章,为社会做出关键贡献,给后世留下“阳明心学”的宝贵财富。

阳明心学”是一个先进强大的知识武器,500年后的今天依然璀璨夺目,小至助力个人成长,大至推动国家富强,都有巨大的成就力。个人认为,之所以具有如此之大的格局,是因为阳明心学根植人的内心和良知,提出关键内核——“知行合一”的武林绝学,并揭示人生终极密码——致良知。

一、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入门法宝

阳明心学的最重要的底层逻辑是:人人平等。

这是最基本的框架,根植人的内心和良知,包括心即理,心外无物,良知,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只有在这个底层逻辑之上,去构建人生的万丈高楼,才是夯实的、自由的人生。

1、每个人身上都有圣贤的因子,谁都没有权利支配谁,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阳明心学主张个人自尊;

2、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恶,良知永远存在,那些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遮蔽,并不是说他没有良知;“上智下愚,不是可不移,只是不肯移。”

3、一切真理都在我心中,所以不需外求,阳明心学主张蔑视权威,崇尚独立人格,勇于反抗,追求自由;

因此,阳明心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明显,就是主张自尊、独立人格、遵循自己的良知,追求自由。

二、知行合一——决胜武器

通常认为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王阳明为何提出知行合一呢?什么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这个人人都能做到的决胜武器,威力到底在哪?

为何提知行合一?

首先,没有付诸行的知,不是真知,即“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其次,不懂思维省察的行也是妄行。只知道一味地行,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和行,本是一个事物的两面。

什么是知行合一?

1、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2、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

所以,知也是行,知行合一才是真理,分开两件事去做是不对的。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既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也道出了相对于知,行的难度更大,人们的惰性更大,知行统一难度更大,因此威力大的同时也考验个人的修行和作为。

三、致良知——终极密码

什么来指导你做出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知和行呢?

此时阳明心学的底层逻辑发挥作用,就是人人平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作用,它给你价值判断和是非判断;也即良知就是判断力,良知能分清是非善恶,良知会告诉你,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以及怎么做。

这就是致良知。

如何致良知?

1、静坐正念,格物致知

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它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学会静坐。

静坐,首先让心安静下来,然后是“省察克治”,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内心,克制欲念,有过则改,无过加勉。

吾日三省吾身,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每天安排一些时间闭目静坐,久而久之,得以进步。

格物:《孟子》大人格君心;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学习过程中,静不下心来时,静坐克己,闲思杂虑也是私欲;

2、事上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事上练是检验前两个步骤的关键,但与前两个步骤也是统一的。而人必须去事上磨练,必须经历诱惑的事,只有在事情上抵御住诱惑,才算真正的克己,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关键点。

《传习录》中,陆澄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很多人私底下滔滔不绝,临事时却不知所措,就是事上练的不够,没有知行合一。

从底层逻辑,到决胜武器,再到人生终极密码,阳明心学解构了人生修行之路的正确解法和姿势,且行且知,知行合一。

修行,本身就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止于至善。王阳明心学1472-1529

你可能感兴趣的:(且知且行,知行合一——读王阳明1472-1529!人间没多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