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冒坚持原创的426天 走出阅读舒适区,文艺和硬核,两手抓,两手努力硬。
(一)我们全面迎来大数据时代,算法无处不在。
科幻电影《永无止境》,让一个设想成为了可能:
人类通常只使用了20%的大脑,如果将剩余的80%潜能激发出来,会怎样?
主人公艾迪·莫莱(布莱德利·库珀 Bradley Cooper 饰)是一个缺乏灵感,潦倒颓废的作家。许久不联系的前小舅子给他一种正处在试验阶段的药物--NZT。服用一次之后艾迪发现自己精力充沛,思维清晰,行动敏捷,甚至能在瞬间把一些平时不易留意的细节和信息重新组合和整理并得出推论——这款名为NZT的新药物能使人发挥大脑100%的能力。借助NZT,艾迪重获灵感并进入上流社会,但大获成功之余也有致命的作用:身体不适和情绪失控。而此时埃迪已不能离开这种药,这使他进入了一个黑暗领域,而来自神秘势力的杀手也在暗处监视他……
我们未必需要冒着生命危险,用药物去改造大脑。我们不见得比古代人智力超群,但我们一定比他们认知更深刻——因为我们掌握的信息量更大更全面。
因为算法,主人公具备的敏锐的辨识、牢固的记忆、缜密的推理、全面的分析、广博的知识面……都可以实现。
电影《永无止境》还提出一个问题:
随着海量数据爆发式增长,数据又得到更有效的应用,世界会怎么样呢?
于是我们迎来了大数据时代:
单个的数据并没有价值,但越来越多的数据累加,量变产生质的飞跃。通过整合和挖掘的数据,体现出巨大的价值。数据无孔不入,谁掌握了数据,谁就能享受当下风口带来的红利,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
(二)作为非专业人士,非从业者的普通人,如何巧用算法的基本逻辑,指导生活?
就算不会专业编程,就算从事完全不相关的行业,对大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的基础逻辑的掌握,很可能成为未来生存的一种刚需。积极地看待这些新的挑战新的认知,也可能对我们现有的思维方式和日常生活,有所启发。
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总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存在一系列难以抉择的选择和问题,日常为什么会纠结和选择困难,焦虑和费心,不就是因为时时刻刻要不断权衡和取舍。
谁都想直达目标,抓主要矛盾,提高效率,可是不得不去处理许多杂乱无序,多做无用功。
其实计算机也存在这些问题,算法就是设计出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算法本就是人设计出的方案,其实完全可以翻过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以下这本书,就是在用生活的实例去浅显易懂的介绍一些基础的算法逻辑,然后,巧用这些算法去解决日常生活的很多问题。
《算法之美——指导工作与生活的算法》
那么算法中,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的结论和方法呢?
1.最优停止理论,如何选择停止观望的时机?
大家都还记得苏格拉底问老师柏拉图爱情是什么,伴侣怎么选,柏拉图让他去捡麦穗的故事吧,
不要太早,不要太晚,中间选一个差不多大的就可以了。在“走马观花”和“见好就收”中,学会利益相对最大化地“随时停止”。
历史是相似的,智慧是相通的。而最优停止理论就是把这个故事具体化量化到一个具体值。
请记住一个关键的数字:当有一系列选择等待着你的时候,请至少看完所有选择的37%以上再去做决定,不要着急。
这个结论,适用于事业上选合伙人,生活上选伴侣,财务上选房子。
2.在不断探索新事物和沿用习惯且喜欢的旧事物之间,如何掌握这个平衡?
结论很精简:赢留输变。
结果是好的,就一直坚持。如果出现问题和失败了,至少证明需要开始考虑改变了,这个时刻,要学会判断回落和下降的趋势,果断些,勇敢些,走出舒适区,拥抱变化。
3.选择困难症怎么办?无法排序带来的烦恼怎么处理?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抉择,需要为日程,为工作进行排序,因为我们必须有轻重缓急,而且大量的事是不能多线程同时进行,必须专心致志。
所以在我们不自觉中,其实产生了大量的排序工作。不仅占用时间,耗费心力,纠结焦虑,容易导致情绪低落和畏难情绪。
随着排序工作规模越大,难度越大,要求越高,时间越紧张,排序所带来的损耗也只会越来越大。
我以前是习惯用四象限法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事,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
算法提示的解决之道,可以向计算机学习“插入排序”的流程。可以这样简单理解为,将大量繁琐的事分组,在组内分散排序,在组合起来,多线程同时完成排序工作,通过快速比较,将排序工作量降低下来。
4.如何解决 “多余冗杂”
计算机缓存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定期总需要清理缓存,提高电脑处理速度。
但计算机之所以有缓存这个步骤,其实是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快速启动所需要的常用的程序,但事物的两面性就是,不常用的缓存就成为了“多余冗杂”,反而拖慢速度,降低效率。
这个概念很清晰,也很容易理解。投射到我们的日常工作,我们也要不断反思:
计算机可以一键快速清理不需要的“缓存”,我们虽然不能做到,失败后快速投入状态,毫无负担,干干净净地重新开始,但我们自己要经常去复盘和控制:怎么样努力,忘掉不良情绪和工作压力失败带来的“冗杂”吗?
5.安排时间是一门科学。
计算机之所以慢慢取代人去高效能完成一些事,就是因为效率高,可以节省时间。
我们的人生,要怎么节省时间呢?
算法关键点:
寻找多线程处理事情的最佳时间方案,将可以同时进行的事无缝连接好;
事情小而多,杂乱无章的时候,不如先解决最短时间就能处理好的事,或者完成很快就能做好出成绩的事。减轻心理负担和惦记成本。按每个任务的完成需要的权值的重要性排序。
学会优先级反转和优先约束。动态地调整事情的缓急,人为地放弃一些不重要的事。
适当留有减速带。我们始终不是计算机,何况电脑还有累死机的时候。
6.注意“颠簸”状态。
计算机里的“颠簸”的定义,大概就是为了快或者为了节能等某一个目的,电脑会停止运行一些基本功能,但同时就导致计算机的反应能力低于正常水平。
对人类来说,就是你忙到想停下来手头上的事,梳理一下应该做的事,但是没有多余的时间。
当你觉得你已经忙到没有时间休息的时候,恰恰是你最应该休息的时候。
思考虽然很必要,你也很清楚它的重要性,但是必要步骤却变得很费时间,害怕得不偿失,所以就不知所措了。
解决之道:
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减少中断,但是可以慢下来;
不能为了图赶时间,放弃做事质量,要充足保证在每一件事上所花费的最低时间;
尽可能长时间停留在一件事情上,不要跳跃思维,导致不必要损耗,而不是将你自己的反应降低到最低可接受的限度之下。
(三)我们的日常生活经常被算法安排得明明白白,我们也要知晓并注意由此引发的弊端。
《算法之美》深入浅出地介绍,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思考,如何像算法学习更理性,更有效的思维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数据时代,我们享受算法带来的便捷,也势必要承受由此引发的新时代的问题。
1.过度的数据崇拜。
大数据是大量、高速、多变的信息,它需要新型的处理方式去促成更强的决策能力、洞察力与最佳化处理。数据处理速度上,人类确实无法比拟。
但数据模型不是万能的,它很可能会存在某种逻辑漏洞;存在倾向于更高效率,但不兼具人性化和公平的各种冰冷无情的残酷选择。
算法是替我们提高效率的一种工具,做决定的还应该是我们自己。算法是讲究效率的,人则会存在人性,温情和怜悯。
2.潜在排名机制,带来的特权与焦虑——算法垄断。
大数据能为企业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借助大数据及相关技术,我们可针对不同行为特征的客户进行针对性营销,甚至能从“将一个产品推荐给一些合适的客户”到“将一些合适的产品推荐给一个客户”,得以更聚焦客户,进行个性化精准营销。
所以作为消费者和信息获取者,我们随时都要清醒,我们看到的,搜索到的,未必都是正确的,需要的。很可能只是算法机制想让我们先看到,先入为主的。
以上营销套路或者“杀熟”的商业行为,尚能觉察和有意识拒绝;
它们远不及,数据操控来的可怕。这也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非常需要重视的“科技伦理”问题:如何去约束这些有巨大权力和高精尖技术的一小部分精英。
3.过度拟合,把毫无关联当作必然的经验谈。
计算机算法中一定会注意避免过度拟合,即把直觉型的偶然现象当做必然规律,非要解释清楚,精准预测一切可能性。搞盲目的数据崇拜,会导致物极必反。在《黑天鹅》《反脆弱》等畅销社科类书籍里,已经详细揭示,唯一不变的规则,就是万事万物都具有不可确定性。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可以参考,但不能完全迷信其中的因果关系。
所以,在算法的世界里,不能想太多,更不要过度联想。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尤其是面对这种不可阻挡,必然来临的新趋势,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具备最起码的常识,才能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里,寻找到自己需要的,正确的,放大算法带来的便捷,警惕潜移默化中的“被安排”,拥有清醒的认知,尽可能保留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抉择的能力。
作者:小冒,热爱阅读,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10w+的野生写作者。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