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不为妾 第六章 乔迁囤粮

话说杏仙买房后,紧接着修葺,打扫。置办被褥等忙活了七八日这才雇了牛车,赶回了石头村。

郑钱和张氏见女儿回来,总算放下心来。张氏携了女儿的手,细问她房子的情况。杏仙一一细说了。又说给郑钱订制了一台轮椅,可以推着去外面走动。说得几年没下床的郑钱十分心动。

张氏请了地仙,挑选日子乔迁。那地仙挑了两个黄道吉日,一个是三日后即十一月十四,另一个则是年底二十七。于是决定三日后乔迁。

因为时间仓促,郑钱一家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又要收拾打包,又要雇人请牛车。装了满满三车。剩下许多不要的物件就送给了左邻右舍。提前一日进了城。

当天夜里住在附近的旅店。按照当地的风俗,凌晨一家子举着火把,担了用红封封好的柴米油盐,进了新家。

郑钱把火把放进灶燃烧,郑河添了新柴进去。火烧得旺旺的,寓意后继有人,人丁兴旺。张氏添了满满一大锅水,烧得翻滚。寓言财源滚滚。请了灶王爷,在灶王爷的嘴上抹了蜂蜜,寓意生活甜甜蜜蜜。捧了五谷在前院后院绕了一圈,奉在神台前,寓意五谷丰登!然后,全家烧香烧纸叩拜天地众神,请了先人的灵牌。跪拜先人祖宗。郑钱诵吉祥话。礼成。

按照风俗,全家是要守夜的,两个小的哪里熬得住。但规矩却是不能沾床。张氏便拿了被子铺在大厅的长椅上让他两个睡了。父女三人则围着火盆,嗑着瓜子豆子,呷茶水守到天明。

虽然一夜末眠,一家子的心情却十分激动。郑河和小茶花醒来,哪里会消停。前院后院到处混跑,一会儿看花,一会儿看影壁后面的大缸里的鱼儿游来游去。一会儿跑到楼上,看看这个房间,瞧瞧那个房间,这个说要睡这个房间,那个又说要睡哪个房间。一会儿又跑到楼下,满屋子嘻闹,雀跃异常。

杏仙搬来轮椅,让张氏抱着父亲坐了。亲自示范推动轮椅。又告诉父亲自己如何使力转动轮椅。郑钱试了试,轮椅果然动了。郑钱原本就激动的心情变得更加激动了几分。于是杏仙推着轮椅,一家子把院子屋子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看了几遍。幸福和满足的感觉油然而生。

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了,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和家。想到以前穷苦的日子,现在衣食无忧,富足的生活。两个月前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如今总算苦尽甘来。郑钱张氏两个不由感念他母亲在天之灵的保偌。张氏泪浅,忍不住喜极而泣。又忙忍住笑了。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

杏仙心里也十分开心。如今票子房子都有了。一家子衣食无忧,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只把那几件大事办好。生活才算真正无忧了。

张氏对那灶台和洗浴室满意得不得了。看看院子屋子的每一处又都觉得是再好不过,喜爱得很。又有些嗔怪杏仙买了这么多布匹和被褥。摸摸这一样,摸摸那一样,又爱得什么一样。

郑钱就只知道傻笑了。咧得腮帮子疼了,还在忍不住笑。

乔迁之喜,饭菜做得很丰富。鸡鸭鱼肉都有。杏仙亲自掌勺,一共八个菜一个汤。寓意幸福长长久久!鱼是不能动的,要留着明天吃,寓意年年有余!饭菜也要多做些,剩下的越多越好。寓意生活富足,日日有余!

杏仙的厨艺好,又是如此佳肴。个个吃得肚饱溜圆,满嘴流油。这几个月,生活有了质的飞升。吃得饱了吃得好了,一家子的气色显而易见的变得红润。杏仙的个子又往上蹿了一节。两个小的皮包骨的脸颊也有了些肉,个子也长了一些。

晚上,铺了崭新的席子和被褥。郑钱两囗子住了东边的大主卧。三姊妹则住在楼上。现在房间多,被褥也多。自然不用三姊姊挤一张床。郑河选了挨着书房的主卧。杏仙原想一人一间。刚好楼上有三个主卧。小茶花不肯一个人睡,很黏她,要跟她睡一起。杏仙也只好依了。这些被褥颜色鲜艳,图案生动美丽。个个稀罕得什么似的。虽然很累,却兴奋得睡不着,后半夜才渐渐睡去。只杏仙早早的睡着了。

张氏在菜市场买了六只下蛋的母鸡,又买了十几只半大的鸡崽子。一起圈在后院牛棚旁边的空地上。编了竹篱笆墙围起来。又做了个鸡舍放在里面,遮了木板,既可遮阳又可挡雨。又把后院一块不大的空地围了矮篱笆,翻土施肥,分成若干小块,种上了葱,蒜,茼蒿菜,油白菜,包白菜,胡萝卜等应季的蔬菜。

张氏是个闲不住的。只要天气好,便每日去城外的山林子里砍柴。上午一担,下午一担。生活有了盼头,张氏竟一点都不觉得累。

一日,张氏偶然与女儿说起,城外五六里地的河边山林子里,有一大片卤石。可把杏仙高兴坏了。立刻要她带去瞧。

张氏十分不解,道:“那是毒盐,会吃死人的。”杏仙道:“在别人那里是毒盐,在我们手里就是能吃的盐。”见张氏仍不肯。杏仙道:“母亲难道忘了我的本事。我有祖母神授。”于是,张氏半信半疑地带了女儿去。母女两个用锄头挖了两背篓,上面用柴火遮掩背了回来。

这个时代,盐是非常昂贵的。官盐要一两银子一斤,是普通老百姓吃不起的。条件相对好些的,只能买私盐。私盐对一般老百姓来说,也是吃不起的。因此,老百姓只能买醋布或是植物中提取。

盐的制作过程耗时而又繁锁。杏仙先用锤子砸碎成小颗粒,又用石磨磨成石粉。然后放入木桶,加水浸泡,用木棍搅拌。再倒入另一只桶囗蒙了两层麻布的木桶里,然后又倒入另一只蒙了麻布的木桶里。如此反复,直到杂质过滤干净。然后用木炭脱毒。把脱了毒的盐水放入大锅中熬煮。慢慢煮至水分彻底蒸发干净,锅里只留下一层青盐。

郑钱张氏掰了一小块尝了一囗,果然是能食的青盐。目瞪囗呆之后又是一阵狂喜。

张氏柴也不砍了,每日和她女儿去挖石,郑钱在家也不闲着,在地上放一个蒲团坐着,砸石。如此忙了好些日子,得了一百多斤青盐。张氏买了罐子回来,二十斤一罐,装了七八罐。黄泥封了囗,全藏在地下室里,只留了一罐放在厨房炒菜吃。

郑钱和张氏也是知道厉害的。这样骇人的绝技若被有心人知晓,只怕自己一家全都要遭殃。不是被强权一生禁锢为其所用,就是命丧黄泉了。因此制盐除了砸石磨石在白天做,其他都是晚上进行,且都避着两个小的,以免小孩囗风不严,走漏风声,惹上杀身之祸。有了这么多盐,吃个五六年也是够够的了。

杏仙请了城里有名的大夫给郑钱瞧腿。大夫仔细问诊后,摇摇头说,神经损伤严重,卧了三年床,腿部肌肉也有些萎缩。大小便不失禁已是万幸。想要重新站起来已是奢求。杏仙和张氏不禁有些失望。郑钱因不抱什么希望,因此听到大夫的话反而没那么难过,反倒过来劝解她两个。杏仙知道无能为力,也只得罢了。杏仙描了拐杖的图纸,请了师傅量身为郑钱打了副双拐。

郑钱拄着双拐,靠上身发力,也能一荡一荡的行走。虽然走相难看,却给郑钱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不用像个废物一样靠人伺候。自己生活也能自理。杏仙给他订了个坐便椅。又在洗浴室的墙上做了扶手。郑钱便可以自己大小便,自己洗澡。再不用人照顾。手上轻松的活计也能帮把手。也能烧火,择菜什么的。郑钱心里也欣慰。

大夫走时开了些药又吩咐张氏,平日无事便帮其常按摩腿部,促进血液循环。张氏如今不必为生计奔波,也无需太过操劳,自然有许多空闲。于是,每日帮其按摩,又有药物辅佐。郑钱每日自己也勤加锻炼。腿部的萎缩也渐渐得到控制。这对郑钱来说。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杏仙和父母说起要买粮的事。且数量惊人。杏仙只说:“祖母特特交代,天机不可泄露”!

郑钱想起十几年前那个惨不忍睹的灾年。心里一阵发悚,便有些明白了。也不再阻挠。

于是临近年底,一车一车的粮食被运进院子里。杏仙从早到晚,每日忙着与店里掌柜对称,看成色。忙着点数,忙着指挥众小厮按粮食品类放好。夫妻两个也在现场监督。忙得不可开交。

堪堪几日,便把地下室和地上两个库房全放满了。放不下的,在东厢房也占满了两间。

不但张氏震惊了,就连郑钱也惊呆了。

晚上,杏仙对她父母如实报了数:“地下室是两万斤稻谷,两万斤麦子。地上两间放的是两万斤粟米,五千斤黄豆,三千斤豇豆,一千斤绿豆,两千斤带壳花生。地窖放的是两万斤红薯。东厢房放的是花生油四百斤,干鱼仔两百斤,干虾仔一百斤。干蕨菜两百斤,干笋两百斤,干贡菜两百斤,白萝卜干四百斤,干野笋一百斤,干白辣椒两百斤,干红辣椒两百斤,白菜干两百斤,干豆角四百斤,干茄子一百斤,另剁辣椒,霉豆腐,腌白菜,腌茄子,腌萝卜等各色腌菜八大坛。每坛一百斤。酱油两百斤。”

夫妻两个听得连连咋舌。郑钱忍不住说:“闺女,就算是大灾年,也不必囤这么多粮食啊。”

杏仙笑道:“爹,娘。我们自己吃自然是不用。那整个石头村呢?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家族的庇佑,我们一家单枪匹马,即使有金山银山,终究会被人蚕食殆尽!”

杏仙并不是大慈善家。也不是她有多高尚。而是杏仙很了解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这个时代都是以家族为版块与外界接轨。没有家族的庇护,在这个时代将举步维艰,寸步难行。很容易遭人暗算,生命也得不到保障。因此,保全了家族,便是保全了自己这个小家。

郑钱细细想了一番,回过神来。果然如此。连连点头称是。

杏仙道:“我们不但要保全家族,还要狠赚一笔呢,父亲。”又压低声音与父母咬了一阵耳朵。夫妻两个听得两眼发光,对这个女儿更是刮目相看。

郑钱大笑道:“乖女儿,做得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誓不为妾 第六章 乔迁囤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