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让我们跟随祖龙到田间地头赏秋!

大家好!我是小白,一个新的朋友。很高兴能以这种方式与大家打招呼,希望从今天起能够被大家所认知、熟悉并成为朋友。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秋天情有独钟。名家笔下的秋天,或清澈,或浓郁,或凄凉,不同的秋天,呈现出不同的人生境遇。

郁达夫写秋,“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在他眼里,相对南方的秋而言,故都的秋更显淳厚,无怪乎他会感叹,“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丰子恺写秋,“须得入了秋天,炎阳逞尽了威势而渐渐退却,汗水浸胖了的肌肤渐渐收缩,身穿单衣似乎要打寒噤,而手触法郎绒觉得快适的时候,于是围炉、拥衾、浴日等知识方能渐渐融入体验界中而化为体感。”秋天冷暖交替,是该换季添衣了。

张爱玲写秋,“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袈裟鲜艳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的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秋雨落,不妨放下杂念,静听秋雨打窗,此情此景,恰似此刻的南国风景。

林语堂独爱初秋的温和,“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

罗兰钟意的是赏红叶,观落日,她赞美秋天“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沈从文写秋,“在这光景中的五明与阿黑,倚在门前银杏树下听晚蝉,不知此外世界上还有眼泪与别的什么东西。”等天色暗下,听秋虫声渐,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纯净的,透明的。

史铁生怀念秋天,更怀念母亲,“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世界上写母爱的文字浩如烟海,但能像这般浓缩凝练、平静克制写母爱的却不多……

秋天是耐人寻味的,值得我们每个人独处思考人生。王小波在《三十而立》写道,“好多年前,我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我心里紧绷绷,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走完了路以后干什么。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我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

秋天,想念一个人,就该放下眼前的一切,跑着去见他。恰如顾城在《淡淡的秋季》里提到的,“在淡淡的秋季,我多想穿过枯死的篱墙,走向你。在那迷朦的湖边,悄悄低语,唱起儿歌,小心地把雨丝躲避。”

秋天的意境是美的,是多样的,是奇妙的。我喜欢读名家笔下的秋天,他们用睿智的目光、精深的情感、隽永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多彩的秋天,也展示了多姿的人生。

而今天我所要做的就是,在领略名家的作品之余,带领大家一道跟随祖龙的镜头到田间地头感受这如歌如火的秋天,去迎接这丰收的秋天。

醉清秋——祖龙摄影作品

去到乡间 体会收获①
去到乡间 体会收获②
去到乡间 体会收获③
去到乡间 体会收获④
去到乡间 体会收获⑤
去到乡间 体会收获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前这一幅幅画面,仿佛置身田野,漫步田间,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摆动,如同掀起层层金浪。

每年的这个时节,对于庄稼人来说,都是疲惫又开心的,一季硕果,终于丰收了。

人人都爱丰收,一如金秋的颜色,充满希望。

我想,不论收多收少,秋天的田野都是叫人耐人寻味的,多少个秋天的收获之后,我们终将成为自己的最后一茬作物。

感谢祖龙分享的作品,生活不易,愿我们都能活成出最真实的样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周末,午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让我们跟随祖龙到田间地头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