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有风——《万里归途》影评
国庆档一部很火的影片《万里归途》想必大家都已经看过。原本我对主旋律商业片并没有太多期待,但饶晓志加郭帆的导演监制搭档属实是给了我一个惊喜。在这里我想提供一个自己的视角来解读这一部电影。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它并没有在内容上强上价值,通过假大空的个人英雄主义生硬地赋予影片又红又专的爱国情感。而是用逻辑严密的剧情发展和细腻丰满的人物刻画以及种种细节处理来使影片带给观众以真实感。可以说,《万里归途》是目前主旋律电影中最具真实同时能让人能身临其境的一部影片。从中我也能感受到导演组极力想要摆脱主旋律的心,希望以最真实的感受向观众们展现外交官的另一面,传递民族的自信力和凝聚力。这是在用行动告诉每一位海外同胞,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身处何方,你的身边有我们,你的背后是祖国!
首先我想来谈谈这部剧是如何做到“身临其境的真实”的。作为国产商业片,《万里归途》这样体量的投资在视效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比如开头阶段,四人小分队遭遇一场突然的爆炸。满天沙尘、遍地焦土、残肢落地,极其逼真震撼的视觉效果从开头就给观众一个冲击。同时镜头还给到了几个特写,尤其是满身血污哭喊着从硝烟里爬出来的孩童,更是透过视觉直接在观众们的心头砸下重重的一锤。就这个前奏,后续的场面活自然是无需多言。
技术层面,《万里归途》的制作组已经是下了狠活,可是一部出色的影片必不可能是单单靠特效就能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导演这次的切入角度也很独特, 是以“外交官”这一全新视角来描绘这部影片的。我认为,将人物身份落点聚焦在外交官身上是这部影片相比于其他主旋律商业片在真实性上更上一层楼的关键因素。同为撤侨改编的影片,不同于《战狼2》和《红海行动》恢弘的军队战舰和激烈的殊死拼杀,手无寸铁的外交官们更趋于我们普通人的肉体凡躯。
不仅如此,由于外交官大多数时候和努米亚华侨是待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不妨将自己代入角色,想象自己就是华侨中的一员,通过侨民的视角去看外交官们用他们的的勇气和智慧化解一次次危机。这就使整个故事视角让人更沉浸式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观众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又掺杂了同情、愤懑、庆幸等多种情感在里面。《万里归途》细节上的真实和特效上的震撼刺激着观众的情感,而情感又反作用于影片使观众具有更强的代入感和沉浸感。在如此循环往复之中,《万里归途》这部影片便能使观众臻于“身临其境的真实”。所以,才会有这句:“我们不是生在了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
其次,我注意到了贯穿整部影片的两条线。它们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第一条线是一句台词:“面具戴久了就真成你的脸了。”这句台词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我想这里的“面具”应该有其特殊的含义。
在影片一开始,外交官宗大伟与外交部新人成朗来到努比亚地区增援,在机场前往努比亚中国大使馆的途中,首次出现了这句台词。是外交官宗大伟面对腐败的检查人员的时候发出的调侃。时候的检查人员一方面尝试扮演一位在乱世中可靠踏实的政府军形象,一方面也被局势变化所给予的权力心怀不轨。尽管在影片中我国坚持外交的中立政策,对努米亚共和国的局势不加任何干涉,但是发国难财的机会摆在眼前,检查人员依旧带上了名为“贪婪”的面具。
第二张面具出现于本剧中对主角之后的发展推进最大的事件,朋友章宁无辜的死于交火的流弹。这段剧情是个很强的渲染点,而且早在章宁刚出场我就有预感他后面可能会牺牲。因为他们作为撤侨小分队的成员所进行的是十分危险的任务,在紧张高压且危险的环境下工作往往会神经紧绷,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人出来调动气氛。而这样的人在危急时刻还要戴上面具给予队友安慰,他其实才是最累的那一个,也往往是最可能会牺牲的那一个。同时,这个事件奠定了全剧的主要基调:我们中国人从未卷入你们内部的斗争,夺权,为什么要无辜的承受伤痛甚至死亡的代价。章宁离世,主角宗大伟背负了拯救无辜的中国人民的责任。在当时的局势下,也只有他可以出马。在这个意义上,他是被动的卷入了一次危险的行为,但我必须要说,宗大伟将要带上的另一个面具,才是使其成为本剧的核心人物的关键。这个面具,是他从“文件送到就随机返回的信使”到“拯救被困华侨的英雄”的身份形象上的转变。
除了成熟稳重的宗大伟,血气方刚的成朗也是推动剧情的核心人物。成朗这一形象的塑造和《长津湖》里的伍万里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通过少年的成长来推动剧情发展的。一老一少的搭档,不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能使两者得到互补。就像宗大伟对成朗说的:“你比我更勇敢。”宗大伟能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选择迪拉特作为撤离点。但这终究只是猜测,他没有勇气说出真相,只能望梅止渴般激励侨胞。于是,在老宗和成朗在“应不应该向群众告知真相”上产生了分歧,矛盾产生冲突,从而引导剧情走向高潮。而白婳则承担中间人的身份去调节矛盾,使剧情更加的合情合理。导演组这样的手法强调了团队的重要更强调理科每个人物鲜活的真实感。在影片中,无论个人还是整体,都不是完美的存在。成朗用“面具戴久了,还真成你的脸了”来表达对宗大伟“远望可以当归”这一行为的不满,但在最终他又理解了宗大伟面具背后对国家的信任。“告诉大家真相又怎么样,除了让队伍变得散乱不堪,到时候可能连迪拉特都到不了。但是如果到时候没有救援呢?--不,我相信会有!”这便是宗大伟的信念面具,而成朗也从对宗大伟的怀疑走向了继承。导演为这一段做了个镜头切换的处理,一边是宗大伟努力带领群众走向迪拉特,另一边是国家总部用卫星定位进行支援。场景切换自如又随着时间线推进,营造出了紧张的氛围。这一系列的铺垫都在为最后大家到达迪拉特得到援助的喜悦激动蓄势。得救之际,此前压抑的心得到释放,劫后余生的欣喜全然爆发,而观众也跟着剧情的推进引起共鸣。
根据进度条的走向,我大抵能猜到抵达迪拉特并不是最终的得救,后续必然还会有所波折。果不出所料,穆夫塔的杀出成为了撤侨任务最后的阻力。而这最后一张面具便出自这里。成朗扛起相机站出来的身影真的帅到了,全剧最激动最解气之处莫过于此。中国外交官用他们的勇气揭下了穆夫塔精心维护的谎言面具。这张面具是被他和他的手下所共同维护的,在任何恰当的,需要这个小首领抛头露面的场合,都会采取俄罗斯轮盘的形式,靠嘲笑对手的胆怯来维系自己虚假的威严。正如鲁迅所言的那样,在穆夫塔被摘下面具的那一刻,他就已经伤经动骨扒皮了。
第二条线没有那么明显,也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的。直到废墟中的《一千零一夜》被翻出,小女孩读故事,这条线才浮现出来。以“故事读完了,家就到了”为嚆矢,小女孩稚嫩纯净的声音始终回荡在去往迪拉特的路上。读故事的声音是独立的,但又和场景融为一体。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在声音上对小女孩读故事的一个特写。以小女孩纯洁善良的形象和干净明亮的声音对比肮脏污秽残酷血腥的战争,从视听上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努比亚是说阿语的国度,《一千零一夜》是古阿拉伯的传说。小女孩所读的是其中的航海家辛巴达历险记,用辛巴达归家暗喻此次撤侨必能成功,也表达的正义必能战胜邪恶的思想感情。
整部剧我最喜欢的是结尾部分,从宗和穆夫塔进行俄罗斯轮盘赌开始。我是个比较理性的人,加上写影评难免会抽离的观影,但最后这一段的惊心动魄和后续的回忆杀都让我沉浸其中。先说俄罗斯轮盘赌,两次生死游戏其实是有联系的,而这时就不得不提那位华兴公司员工努比亚图阿里部落的老人。之前,他就说走到迪拉特他就不再往前了。这是一个伏笔,说明第一次游戏宗大伟并没有救下老人。而选择老人这一形象也是有其缘由的。因为多年生活在努比亚,所以老人更加眷恋故土,哪怕面对死亡也要葬在家乡。而老人虽身在家乡,可是这连绵战火之下,家乡对于老人来说又何曾不是近在咫尺却犹如天涯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万里归途并不是简单的撤侨,还是由战乱走向和平的归途。老人最后勇敢夺枪却惨遭毒手,他死了,却留下了勇气。正是如此,宗大伟在第二次俄罗斯轮盘赌中才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毅然开枪。穆夫塔虚伪的面具才会被打破,中国侨民最终才能得以回家。相比发国难财的政府军,这些有着家国情怀的努比亚平民反而更值得尊重。
飞机上的回忆是本剧最大的催泪点。当章宁意气风发接待宗大伟和成朗的那一刻,我真的恍惚了,我甚至庆幸的想章宁可能还没死。当我的视线落在15天前的时候,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感在心头。上一个镜头还在期盼与妻女团圆,下一个镜头无辜死于纷飞的战火。明明他为和平事业做了很多贡献,明明他也应该安全回家。结局是美好的,但不一定是圆满的,最后难免会留有遗憾。通过章宁的死,我看到了归途的万里艰辛,看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
在结局中,老宗回到了中国过新年,身后突然响起鞭炮声,周围人都沉浸在新年的欢乐里,唯独老宗不由一震,仿佛被吓到。这是因为鞭炮的声音与战地的炮火声太相近了,但是一地是热闹繁华、岁月静好,一地是战火连天、遍地尸体,这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回应那句“回家真好”。 同时,这也与开头那段在战火中的宗大伟骗妻子说是在放鞭炮形成呼应。结尾这段细节很小,却很真实, 这一段刻意放出的镜头让观众在结尾的和平中在此想起了前面的危险与磨难,也使全剧展现出的思想感情更加地深刻。最后,宗大伟回到家,抱了自己的女儿,那是个生在和平国家的孩子。
全剧就此结束,但片尾曲再次带动了人们的情感。之后写影评,我单曲循环了两天的《归途有风》。这首歌的惊艳不仅仅在于它是天后王菲唱的,更在于听着这首歌便能想起影片中的一幕幕,能让自己再一次沉浸进去。影片中,努比亚首领曾说,国家是我们的信仰,但这土地上有太多的诅咒与暴力。的确,中国的撤侨行动圆满完成,可是世界的和平之路依然还在归途。所以,不要睡着了,这不是尽头。也许前路还会有人牺牲,但唯有爱被证明活着。我相信,终有一天,世界会好起来。
归途上,总有风,听凭风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