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感受别样情——我读《论语别裁》

1.  初知《论语》

初知《论语》,是在中学的语文课本里。

上中学时,语文书里有几句《论语》里的句子,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因年龄尚小,只是一知半解地读,囫囵吞枣般的全盘接受,把其中的一些句子烂熟于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论语》并没有细细通读,内心里虽知道那是老祖先留下来的好东西,但觉得有些晦涩难懂,总也提不起兴趣来读。然而,中学时代熟记的那些句子却时不时地跳出来,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和行动。

记忆最深的还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是指半部论语所含的智慧和道理就可以治理天下了,目的是希望君王(以及其他学者们)多读《论语》这部书,读懂并参透其中的道义,目的是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说起这句话,就无法绕开赵普。据说,北宋初年的宰相赵普,每碰到国家大事或重要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他都停留下来,把今天不能解决的问题,搁置到明天再解决,有人看到他回去以后,往往在书房里拿出一本书来看。后来他的左右因为好奇,想知道这是一本什么奇书,背地里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又有一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姑且不论这句话典出何处,但我们由此可知《论语》在人们心目中是启智之书,是治国之法宝。

平日里工作繁忙,每到假期便是我阅读、补充能量的时候。今年暑假适逢某出版社赠书,积极申请,便得到了一套南怀瑾大师的《论语别裁》。

图片发自App

在温暖的阳光之下,在习习的凉风之中,泡一杯清茶,静静地翻阅散发着墨香的书籍,细细地品味大师的奇言妙语,似乎是在于南怀瑾先生面对面的交流。读时偶有所得,便用笔在旁细细批注;每读到会心之处,便掩卷沉思默想一会儿,不仅颔首微笑。茶香连带书香,使人有微醺之感!

2.“别裁”别悟

南先生的书真是深入浅出,从一句话引申开去,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娓娓道来,让人不忍释卷。

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小标题:“语文的变与不变”、“三家店卖的是什么”“学而有何乐”“秃头的十字架”“孝道这样一个东西”“没有朋友的上帝”“孔子的换心术”“还是老虎可爱”……看到这一个个的标题,你是不是也有一睹为快的冲动呢?

粗略地读完第一遍,只道是《论语》之境深似浩瀚之海,并非真的一看就能懂。我想,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最多是走马观花,需要再随时读读,想想,再读读,即使这样,也才能对《论语》之深意略懂一二罢了。

读完先生的讲述之作,明白了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现就对其中一些内容,结合生活所闻所感表达一些自己的浅薄之见。

在《学而第一》的章节里,《论语》第一篇《学而》的开始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可以说是人尽皆知,耳熟能详。

大家熟知的意思是:"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而南先生却从中解读出另一种深意:什么是真正的学问?学问从哪里来?

一直以来,我认为有知识就是有学问,看了南先生的解读才明白:学问不是知识渊博,“哪怕是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由此我想到了刚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个故事: 现年103岁的烈士遗孀王如意,在丈夫去世后,不惧艰辛撑起了家,省吃俭用供两个女儿上学。 “当时奶奶不同意,说女孩读书没用。邻居们也劝母亲,说与其让丫头们上学,还不如让她们多干点活养家。但母亲不为所动。”就这样,姐妹俩成了当时村里仅有的两名女学生,并最终分别考上天津化工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两个女儿各自有了家庭后,平时工作都很忙。王如意又陆续挑起照顾5个外孙和1个外孙女的担子。在老人的言传身教下,6个孩子个个出色,全部考上大学,后来还有两人继续深造,获得研究生学历。王如意虽不识字,但注重家风教育。目前,家中已走出了8个大学生。王如意不识字,但不能说她没学问,她的学问就是会做人,会教育。

学问从哪里来?“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即学问,学问即生活。生活是教育的基础,是学习最初的最朴素的资源。我们要在做学问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学问。

学问的根本是什么呢?南先生又说:“‘君子务本。‘文学好,知识渊博,那是枝节的,学问之道在自己做人的根本上,人生的建立,内心的修养。”南先生把做学问和人生修养联系在了一起。是啊,一个人的学问再高,如果没有好的修养做支撑,他的学问充其量也不过是为自己服务而已。而再高深的学问不能为众人所用,那这样的学问又有什么用呢?

在“可爱的小学生”一节里先生又重申: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死读书。假使一个人文章写得好,只能说他文学好;这个人知识渊博,只能说他见闻广博,不一定能说他有学问。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可是他做人做事完全对了,就是有学问。

在这一节里,先生还提到了过去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那就是“师道精神”。南先生感叹现今社会“学识愈高,越没有尊师重道的精神。”呼吁复兴固有的尊师重道精神,“国民的道德修养从教育界开始。”先生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可谓是入木三分。兴国在教,兴教在师。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但是教师即不是神也不是圣!教师需要生存,教师需要吃饭、需要穿衣、需要住房!教师还需要养家,还需要自我发展。难道这一切用口水和空想就能解决吗?没有了学校和教师,国人所要的教育又何从谈起呢?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当时的社会对教师给予了很好的回报,虽然大部分在口头上和媒体里。而现在教师和教育却被批成了社会的毒瘤,现代中国的三大罪之一! 国家虽然制定了教师法来保障教师权益,还确定了教师节,但全社会尊师重道的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

3.“好之者“和”乐之者”

读到《雍也第六》部分内容时,提到了一个教育上的大问题。孔子认为,把学问做好,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原文是“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经典很多人都已经是烂熟于心了。从字面理解的意思是: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南先生说:在实际生活当中,这个意思可以理解为“想得到,做不来”,有许多事情我们能够想到,但做的时候却不是那么回事了。也就是说,学问、道理虽然懂得,当需要身体力行时,许多人却做不到。所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结合第一篇《学而》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习”就是“好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好它虽然很喜欢,但并不认为是生活中的一件乐趣。比如,普通吸烟者和有烟瘾者都吸烟,但普通吸烟者是“好之者”,一天不吸可能无所谓;但有烟瘾者,一会儿不吸烟他就会心痒难耐,坐立不安,这就是“乐之者”。吸烟固然不是什么好事,但这个例子可以让我们了解“好之者”和“乐之者”的区别。天天坚持做,是“好之者”,可是坚持不到几次便觉很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算是“乐之者”了。所以,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要能做到“乐之者”的境界,那可真是太不简单了。

把这样的观点引到教育上来,这就是师道的原则。教育孩子,要以兴趣培养为引导手段,所谓循循善诱之法,让兴趣成为其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达到“乐之者”的境界,才能更好地进行培养教导。现在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有的孩子他并不喜欢,他就会把这件事当成负担。我记得媒体报道,有个孩子从小学钢琴,他并不喜欢,妈妈总是逼他考级,当他考完最高级别后,记者采访他,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说了一句话让四座皆惊:他说,我的愿望就是再也不用弹钢琴了!而另一个孩子,特别喜欢弹琴,但家庭条件较差,家里买不起琴,这个孩子就把琴键画下来在纸上练指法,最后也终有所成。同样是学琴,“好之者“和“乐之者”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同样,在生活中,要想真正把一件事做好,既要想得到,更要做得来,进而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乐之者”。

南怀瑾先生
4.因材施教和教学模式

读《论语别裁》,最大的感悟是深刻地体悟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孔子可谓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总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不无的放矢。有一次学生子路和冉有同时问孔子:“听到道理后是否马上去实行?”孔子回答子路说:“你有父兄在前,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做呢?”而对冉有则说:“听到后应该就去做。”学生公西华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就问孔子。孔子就解释说:“冉有太谨慎,所以要进而加以鼓励;子路急躁好胜,所以要退而制止。”孔子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的相同问题问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因材施教,教育就是教导学生如何完善自己,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因而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教学,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正因如此,孔子培养出来的学生成就也就各不相同。这正是孔子平日因材施教的结果。

这些年,教育上大兴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成熟的教学模式本有不少的优点,可供人们借鉴学习之用,但就怕一知半解,比葫芦画瓢的瞎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出来,在有些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人们趋之若鹜,也不管适合不适合本地的教学实际,就组织老师们去学三两日,只是学了些皮毛,然后就拿来使用,也不管自己的学生到底咋样。有些学校规定老师上课只准讲十分钟,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自学;还有的学校不准老师讲课,也不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学,学完了老师再讲。不分学段、不分地域、也不管是什么科目,采用同一模式轰轰烈烈的开展所谓的课改运动。在他们精心打造的“课改运动”中,教师不像教师,成了木偶和机器。学生不像学生,失去了自由生长的权利,成了交易中的商品。而我们的老祖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但却被有些急功近利者把经念歪了。

网上曾曝出的《中国教师报》编辑部主任李炳亭受审事件,可谓令人震惊。这个创造多个诸如杜郎口中学教育神话的传奇人物,这个被奉为中国教育课改教父,整天打飞的到处传经施道的中国教育改革唯一的清醒者,就这样被拉下了神坛,李某某精心打造的高效课堂的 " 钱途 " 可能就此而终了。而这一事件是不是也给那些急功近利者敲响了警钟呢?

在《论语别裁》一书中,南先生对《论语》从历史的角度旁征博引,拈提古今,“在人文典故、生活趣闻中融入词语解释、原文串讲”,为《论语》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原来一知半解的一些句子在南先生的解读之下,竟然一下子豁然开朗。有人说,读在《论语别裁》一书中,南先生对《论语》从历史的角度旁征博引,拈提古今,“在人文典故、生活趣闻中融入词语解释、原文串讲”,为《论语》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原来一知半解的一些句子在南先生的解读之下,竟然一下子豁然开朗。有人说,读一本书,就是与作者的一次灵魂的交流,我非常认同这个说法。读南先生的书,需净手安心静静地享受,若是心浮气躁便读不出其中意味。惟愿在今后的日子里常读常新,领略南先生书中别样的感情。

南怀瑾先生和他的书

后记:这是一篇旧文,但今天读来仍觉得有意思。上学的时候,喜欢读小说,读散文……当了老师后读课本,读教参多了些,反把读书给丢了许多。近几年写文章的时候发现自己对教育理论知识的欠缺,于是赶紧买来了不少和教育教学相关的理论方面的书籍读了起来。在教学之余,见缝插针的读了一些,但时时觉得远远不够!自己读书总是有些懈怠,吴虹校长倡导的“勇气读书会”让我重拾了读书的勇气,在学校,在朋友中寻找尺码相同的人,组建“茉莉老师读书会”,一起抱团成长。在网络上建起“茉莉老师故事屋”,带领学生一起讲述一个个有意思的故事,引导学生共同读书,让孩子们从小就爱读书,会读书,这是我的小小心愿。这个故事屋下周就要开播,欢迎大家来捧场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样感受别样情——我读《论语别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