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简史,3000字带你了解大汉民族崛起!

汉朝,绝对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朝代,一个纯平民阶层出身的屌丝刘邦,竟然创造了中华民族世界性的符号—汉人!从今天开始,聊一聊汉朝的故事。

大汉王朝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到公元8年王莽篡汉成功,总共210年的西汉;一个极具现代思想的神奇男人—王莽,创造了约15年的新朝;公元25年刘秀恢复汉朝,到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称帝,享国195年的东汉。

先看实现汉族荣耀的西汉王朝,西汉总共十四个皇帝,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汉高祖刘邦建国,奠定汉朝四百年长存基础。

刘邦经过四年卓越斗争,击败了楚国贵族出身的项羽,建立了汉朝,这个“汉”的名字起源于当年的封地,陕西汉中。这个地区恰恰是西楚霸王项羽封给刘邦的,由此可见项羽的眼界,之后的争霸失败,真是咎由自取。

刘邦做了皇帝,“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休养生息。也是吸取秦朝灭亡教训,刘邦坚持“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于民生养,恢复国力。战乱时期出现大量荒田,刘邦拿过来奖励授田,培育出稳定的自耕农阶层。

第二把火:郡县与分封并存。刘邦认为秦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搞分封,打起仗来没人卖力保护,所以他就大量分封同姓王,立下誓言“非刘姓王者,天下共击之”;同时也坚持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亲自选拔刺史,到地方监督郡守和诸侯国。

第三把火:与匈奴和亲。北方的匈奴,逐水草,习射猎,全民皆兵,刘邦刚与项羽打完仗,根本无力抵挡匈奴的骚扰,却发现另一条和平之道—“送你新娘子,换我好日子!”

刘邦出身平民,建汉初期,开国功臣大多亡命之徒。因此汉朝上至天子,下至王侯将相,大出身平民,汉初就是一个平民化的社会,加上奖励授田形成的自耕农阶层,整个社会阶层非常稳定。人心齐、泰山移,汉朝迅速稳定发展起来。

第二个时期:吕后专权到文景之治,汉朝开始强大。

刘邦之后,嫡长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但当时的大权,实际上都掌握在他的母亲吕后手中。汉惠帝最著名的功绩,就是任用曹参为相,萧规曹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是吕后经过残酷斗争才保住的,刘盈登基后,吕后报复曾经对手戚夫人的手段非常残忍,天性仁慈的汉惠帝深受刺激,在位七年就去世了。

吕后立了汉少帝刘恭做傀儡,自己直接临朝改制。做了太皇太后的吕雉,开始分封吕姓王。好在执政方针上,沿用高祖刘邦的思想,无为而治,还算有所发展。刘恭长大后,想要改变傀儡面貌,结果被吕雉直接废掉,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

之后吕雉,命汉惠帝刘盈的儿子刘义改名为刘弘,继承皇位,也称汉少帝,为了和前少帝刘恭区分,史称后少帝。刘弘老实听从吕雉摆布,做了四年多有名无实的皇帝,熬到吕雉病亡,结果汉初老臣周勃、陈平借机清除吕族势力,迎立刘邦的另一个儿子,汉惠帝刘盈的弟弟刘恒来当皇帝,处死了刘弘。

刘恒就是著名的汉文帝,文帝非常节俭,他的皇后就是电视剧《美人心计》的主角,平民出身,衣着朴素的窦漪房;文帝身具孝心,曾经亲自为母亲尝药,成为二十四孝里“亲尝汤药”的主角;文帝心地善良,因著名的“缇萦救父”,废除了肉刑。

刘恒和窦漪房的长子刘启,就是后来的汉景帝。景帝登基后,继续沿用父亲的政策,勤俭治国,巩固中央集权,然而,三年后就发生了吴王刘濞带头的七国之乱,七个刘姓诸侯国背弃刘邦誓言,帅兵反叛。一方面七国举兵不义,另一方面文帝和景帝积德累善,十个月就平定了此次危机。

景帝利用这个时机,抑贬诸侯王地位,削弱诸侯国权力,收回官吏任免权,夺取诸侯国盐铁铜等租税,迅速解决了王国问题,使汉朝郡县数量,大大超过诸侯国郡县数量。这个政策,对于国家统一,意义十分重大。

文帝和景帝执政时期,沿用编户制度,奠定农业基础地位,兴修水利,发展教育,使汉朝进入强盛时期,史称“文景之治”。当时人口比秦末汉初增加数倍;国库内串钱的绳子都烂断了;粮仓堆满了,只能露天存放,有些都发霉了。这大概是历史上最早的小康社会了吧!

第三个时期:汉武帝刘彻显威到外戚乱政,西汉盛极而衰。

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五十四年,推动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他的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公元一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世界文明的中心;他给了一个民族前所未有的自信,成为中华民族最值得自豪的伟大时代!

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强行要求诸侯国,把自己的封地和权力分给各自后代,削弱诸侯国势力。同时收回相权,增加刺史,加强监察制度,建立系统完整的政治制度。

军事方面:改革兵制,大力发展骑兵,派遣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河西走廊,著名的丝绸之路逐渐形成;建立水军,配合大军向东灭了卫氏朝鲜;南面的东越、闽越、南越等夷族都被打得不轻,两广地区被重新纳入版图,汉朝的疆域版图也进入鼎盛时期。

经济方面:设立平准法、均输法,由官府统一经营运输和贸易,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奸商,平抑物价;禁止郡国铸钱,政府铸造五铢钱,将当时的货币进行统一;推行“代田法”,移民西北屯田,拓展农业生产的的规模。

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正统思想,在长安设太学,大力推行儒学,加强思想层面的统一,这个当然就有利有弊了,但在当时,对国家的统一和强盛起到更多的正面作用。

人才方面:确立察举制度,配合军工授爵制,开拓了儒生群体的上升通道,丰富了系统的人才选拔制度,增强了社会各阶层的团结,聚齐人心,蒸蒸日上。

五十年的四处征战,穷兵黩武,也使得农民徭役加重,赋税增高,出现破产流民。汉武帝晚年梦想长生不老,求神仙不成,又经历父子相残、太子自杀的人伦悲剧后,开始悔悟,发布《罪己诏》,承认自错误,强调怀柔养民、停止战争、发展农业,汉朝又逐渐归于和谐发展。

刘彻选择了最像自己的幼子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昭帝不负父亲所望,重新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少赋税,在首辅大臣霍光的辅佐下,百姓生活富裕,实现了汉朝的中兴稳定。只可惜英年早逝,汉昭帝在位十三年就暴病而亡。

汉昭帝刘弗陵没有子嗣,霍光为首的群臣,只好选择刘彻的一个孙子—昌邑王刘贺,把他过继给昭帝,继承帝位。结果这个刘贺在位二十七天,随意征调索取物资,丧失礼义,搅乱朝政。霍光奏请汉昭帝的皇后,当时年仅14岁的皇太后,废黜刘贺,贬为海昏侯,刘贺一个月之内,从王爷到皇帝,又贬到侯爷,真是大起大落,太刺激了!

刘贺被废后,霍光找到汉武帝刘彻的曾孙刘询,从民间迎入宫中,封为阳武侯,同年7月登上皇位,创造升迁最快的纪录,刘询就是著名的汉宣帝,民间的疾苦生活,使他非常注重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吏治,任用贤能。宣帝刘询堪称西汉王朝最后的荣光,创造了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的“宣帝中兴”。

宣帝刘询的长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元帝性格柔弱,优柔寡断,完全没有他父亲的雄才大略,西汉也此开始走向衰落,土地被豪强兼,外戚和宦官集团成形,社会危机加深。著名的“昭君出塞”就是汉元帝时期,与匈奴重新开始和亲政策的无奈之举。

汉宣帝刘询之后,太子刘骜继承皇位,是为汉成帝。汉成帝是典型的昏君代表,荒淫无道,宠幸“环肥燕瘦”的赵飞燕姐妹;不理政事,尊自己的母亲王政君为太后,将朝政之事,委托给诸位舅舅,外戚王氏一家“七弟封侯”,掌控国家大权,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开始崭露头角。

汉成帝为爱美人,不惜处死自己本就不多的儿子。只好立侄子定陶王刘欣为太子。刘欣就是后来的汉哀帝,哀帝即位之初,很想有一番做为,然而在整肃王氏家族的斗争中失败,同时身患疾病,两足不能并行,被群臣嘲笑,转而加封男宠董贤,留下“断袖之好”的同性恋别称。

汉哀帝病逝后,王莽独揽大权,为了便于控制,王莽迎立9岁的刘衎为帝,就是汉平帝,并且让自己的女儿,做了汉平帝的皇后。王莽则称“宰衡”,地位超越所有的王与百官,向皇帝的宝座逼近。五年之后,汉平帝莫名其妙地“病逝”,王莽开始由“摄皇帝”走向“真皇帝”。

西汉的兴盛,是平民阶层的胜利,是功臣、贵族和皇权利益制衡的结果;西汉的衰弱,是外戚和宦官集团与皇权矛盾斗争的开始;新的社会问题需要政治大变革,太平盛世的大汉王朝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呼唤改革!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汉简史,3000字带你了解大汉民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