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打卡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LwqfKdtQA0dSEtH8QDakkA
对照《思考的要诀》梳理了一下自己在生活中的几个点,做个清单输出。
01 搜集之殇
搜集来的知识,不是自己的知识。生活中常犯的毛病:买一堆书,却很少看;看一堆书,很少记。记一堆笔记,很少用。再比如之前做过剪报,收集经典的语句,小故事;做过英语学习卡片,买过专门的读书卡片,最终都不了了之。
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和自己发生关联,然后去用。按照拆书的原则,第一步:转述,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第二步:联系经验,自己做的那些事情和这个知识有关,第三步:用,把学到的知识用在以后的生活中。
02 思考的时间
在作者松浦弥太郎时间表中,一天最少会安排两次思考时间:分别是上午和下午各一个小时。而已早上的时间最为珍贵。每天两小时,听上去有些奢侈,我很关心这两小时怎么安排,要去实践下。
目前来说早上5:30左右能醒,20分钟的洗漱和清醒时间,6:40之前锻炼能完成:撑腿各500次,太极拳一遍,蹲起30个,左右开跨数数500次。剽悍晨读的时间30~40分钟左右(需要精简),路上英语磨耳朵 20分钟。
早上有两小时左右的时间,目前没有安排好思考的内容,可以想到的是加入20分钟的冥想。
小结:不担心思考太多,只警惕行动太少。
03 思考与妄念
作者给出了思考的具体操作流程:先调整呼吸,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用一张白纸,把关于这些思考主题的片段、场景、情绪、判断、关键词等等,统统写下来,让各种想法断续浮现出来,由点到面逐渐连成一片,进而筛选。
这是高质量思考的步骤,关键的一点是有主题,有输出。
作为一个习惯性思考的人,特别提醒自己要把思考同妄念区分开来,没有主题的思绪,不能指导行动的感受,想法,都是些情绪泡沫,与思考无干。
好的思考:围绕概念进行,让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