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十点成长计划,本期十点成长计划我们为你精选了100本成长之书,希望帮助你从多个维度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下面,开始我们今天的成长之旅吧。
我们为你准备的书是《文学履途》。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想好要写点什么,坐在电脑前的那一刻,大脑却一片空白,半小时只打出一行字。内心真想像大文豪那样,文思如泉涌。
可是你知道吗?即便是成名作家也难免有灵感枯竭的时候,他们也需要换换环境,激发灵感。
历史上的文豪们大多不是闭门造车。比如:大诗人李白虽然“斗酒”才能“诗百篇”,但他的足迹也曾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古罗马时期的诗人维吉尔也是陪伴奥古斯都征战地中海时,才写成了名篇《埃涅阿斯纪》。
那么,既然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产生于某个灵感之地,那我们如果有特别喜欢的作品,是不是要造访一下那文字背后的灵感之地呢?
如果你想找到答案,不妨跟随我一起学习今天这本书——《文学履途》。“履”是鞋履的履,而不是旅行的“旅”。以此为书名,大概是有用脚步丈量世界的意思吧。
这本书的作者是《纽约时报》的记者、编辑和专栏作家,书中的内容都是选取自1981年以来《纽约时报》里“文学履途”专栏文章中的精华部分。该专栏自诞生以来就广受好评,是最有生命力的专栏之一。
这本书可以说是以作家的足迹来丈量世界的产物。作者到访文学大师生活的现场,考证那些虚构故事的来源地,跨越五大洲,遍访马克·吐温、海明威、博尔赫斯、菲茨杰拉德等38位文学大师的灵感之地。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会选取本书中几位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来为您解读。
首先,我们带大家去往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家乡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看看美剧《我的天才女友》中真实的场景,体会情景交融的感觉。
接着我们会来到西班牙马德里,走一趟海明威的豪饮之路,看看这里强壮威武的斗牛士和回味悠长的雪莉酒,是怎样带给他写作灵感的。
最后,我们还会去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看看这座对诗人普希金意义重大的城市。在诗人短暂而又绚烂的人生中,为这座城市留下了怎样的印记?
我们一起探寻历史上伟大作家的灵感之地,发现他们写作背后的故事。同时也让我们用另一种方式去认识世界,感知当下。也许读完这本书,对于如何寻找写作灵感,你能有自己的独特看法。
下面就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吧。
首先我们聊一聊,故乡的灵感之地。
许多作家第一部作品都是描绘他们的故乡,或许不只第一部,有的人甚至会一些再写,故乡是他们无尽的灵感源泉。
我们对故乡的记忆往往停留少年时,也许是一棵树,你曾在它的阴凉里玩耍、打盹;也许是一片低矮、不起眼的房子,那里有你儿时的家……即便现在起了高楼大厦,再不复从前模样,记忆里依然是过去的样子,历久弥新。
只不过这种感觉旁人难以体会,也难以述说。
正如《我的天才女友》这本书和同名改编的美剧,我们了解到作者埃莱娜 · 费兰特眼中的故乡——那不勒斯二十多年前的样子,得以读出她对这座城怀有的情感。
埃莱娜很神秘,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全球畅销千万册,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根据这套系列小说的第一册——《我的天才女友》改编的剧集在去年上映。
作为畅销书作者,肯定免不了参加各种活动吧?但是埃莱娜却从未参加过,甚至没有人见过她的真容。
《我的天才女友——第一部》讲述了两位主人公莉拉和埃莱娜的少女时代,她们成长于那不勒斯一个破败的社区,从小形影不离,是对方最好的朋友。
莉拉聪明、漂亮、有勇气,她能毫不畏惧地和欺凌自己的男生对质,也能冷静理智的做出抉择。莉拉是埃莱娜眼中的“天才朋友”,埃莱娜喜欢她、依恋她、甚至有些嫉妒她。
莉拉成绩优异,却因为父母的干预不能继续学业,她辍学去家里的鞋店帮工,被迫在16岁时嫁给了肉店老板。在二十岁的某一天,莉拉在街上忽然遇到从前的老师。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曾经天赋异禀的学生,从小学后就中断了自己的学业,并且已经结婚了,左手牵着年幼的儿子,右手拿着一本书《尤利西斯》。
老师感到十分沮丧,他对莉拉说每个人都可以成家,但她本来应该做一番大事。她说“你不要看那些看不懂的书,对你没好处,只有坏处。”而莉拉只是平静的说“有很多东西都有害。”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了。
这位老师深知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底层人的命运,希望她能通过学习获得独立,逃离悲惨的环境和不由自主的生活。但是这座城市的“引力”过于强大,莉拉终于没能跳脱出去,落进了被预设好的命运之中。
另一位主人公埃莱娜却逃出去了,虽然和莉拉家庭条件相似,但幸运的是她可以继续读书。最终离开了那不勒斯的贫民窟。
埃莱娜和莉拉像是镜子的两面,就像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曾经有一个对照面,曾经形影不离,而今渐行渐远。
现在,让我们回到《文学履途》,和作者一起造访这本书中故事的原产地。
当作者走进那不勒斯时,她觉得熟悉又陌生。说它陌生,是因为座城还散发着旧时代的魅力,和现在的都市格格不入。
楼与楼之间晾晒着褪色的衣服,成缸的蛤蜊和鳗鱼摆在人行道上,面包店就开在文艺复兴时的教堂边。说它熟悉,是因为在那不勒斯,你可以找到莉拉和埃莱娜所住的街区,一片“肮脏昏暗、积满尘土”的建筑,是埃莱娜笔下“没有特点的城市废墟”。
莉拉时常经过的狭窄巷子,曾经的学校和打工的鞋店,都能在现实中一一对应。直到今时今日,这个区的治安都和书中描述的一样差。
再往深处走,你会看到一间肉店,不免猜测这是不是莉拉丈夫开的那家。根据书中所写,彼时在那不勒斯能拥有这样一家店的,也算得上殷实人家。
但莉拉过的并不幸福,在她举行婚礼当天,得知了丈夫出轨的消息。即便拥有这样一家店,莉拉鲜有欢颜。况且现在看来,这条街上的店都不算大,透过橱窗,只能看到半扇天光。压得她透不过气来。
紧邻贫民窟的是光鲜亮丽的购物区。也是书中埃莱娜和莉拉第一次来这里时就感到震惊的地方。这里的人“仿佛跟她们呼吸着不同的空气”。这里同她们住的地方很近,却遥远的像是另一个世界。
书中描绘的在那不勒斯的旅途简短又动人,好像身处小说的场景当中,模糊了小说与现实。当你身处这场景之中,大概也能体会到埃莱娜对于那不勒斯的复杂情感,复杂之处在于一方面她感到被束缚的痛苦,另一方面又从这痛苦中获得了滋养。
看着与女主角同名的作家埃莱娜,总觉得作者在写她自己的故事。但是,不管是女主人公埃莱娜还是作家埃莱娜,她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人都活在故事里,而她已经跳出了故事,走进了自己的人生。
听完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亲自到访作家的作品原产地,在拜访的过程中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假如你是莉拉或者埃莱娜,此时此刻会想些什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将自己置身于故事的原产地,还原故事中的每一点滴细节,感受主人公能感受到的一切,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寻找灵感的方法。
好,故乡的灵感之地暂且告一段落。接下来迈开脚步,我们一起聊一聊作家与旅行,去拜访旅行中的文学灵感之地。
人们常说:读书和旅行是看世界的两扇窗户,如果你没有灵感,不如出去走走,或者多看看书吧。
而关于读书与旅行,有位作家贯彻的特别好,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就是欧内斯特·海明威,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可能会想到他的《老人与海》;可能会想到他跟一条一人高的马林鱼合影;也可能会想到他悲剧的人生结局。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海明威的文学履途。
海明威是一个非常善于交朋友的人。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朋友圈可谓人才济济。诸多朋友中,我们最熟悉的当属《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了。
此外,海明威年轻时,在巴黎花神咖啡馆里消磨时光,他身边就聚集了当时最优秀的人物,简直是那个时代西方文学艺术的最强天团。
海明威善于结交精英,很大原因是他喜欢旅行,他在世界各地都留下足迹。巴黎、潘普洛纳、哈瓦那、基韦斯特……这些地方都与海明威紧密相连。
当然,也正是这个原因,人们很难把他的文学灵感之地归于一处。
而在《文学履途》这本书中,作者将海明威的灵感之地定位于西班牙最大的城市——马德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其中的缘故:
海明威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之间,曾多次在来过这座城市。
他曾说马德里是“所有城市中最有西班牙感觉的”,因为这座城市汇集了来自这个国家各个地区的人口,他甚至专门为马德里创造了一篇短片小说,名叫《世界之都》。
哎?不知道你还记得上一部分莉拉和埃莱娜的生活的那不勒斯吗?在那样一个文学原产地,想找到书中故事的真实痕迹,恐怕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你需要对她的小说足够熟悉,或者由当地人带路,才能在那不勒斯曲折幽深的街巷里找到与书中类似的场景。而且究竟是不是原址,恐怕也只能靠猜。
但是海明威的灵感之地——马德里可不一样。如果你想去海明威曾经常去的酒吧喝一杯,有明晃晃的标志挂在店门口,是极难认错的;你或者直接跟当地人打听就好,因为时至今日海明威都是他们熟悉的“欧内斯特”先生。
作者说海明威在1960年代在马德里的旅程,相当于一场与众不同的畅饮之路。海明威最喜爱的啤酒屋,现在还保留着他的座位。
除了啤酒,海明威还非常喜欢喝雪莉酒。这是一种烈性的葡萄酒,被视为西班牙的国宝,曾经风靡欧洲,那时候人们甚至把雪莉酒等同于西班牙,就像瓷器之于中国。
于是,我们在伊克拉格大街上的一家雪莉酒吧,找到了关于他的故事。
来到这家雪莉酒吧,需要走过一条闪闪发亮的鹅卵石路。这里仿佛保留着时光的痕迹,老式的柜台和装饰,连酒客都是带平帽、穿粗花呢夹克的男人。走进这里,就好像走进了海明威的时代。
据说,海明威年轻的时候常来这里,这家雪梨酒吧也算得上的共和派支持者常来的地方。当时西班牙内战时期,作为记者的海明威,也想从这里得到前线的消息。
所以,后来他用搜集来的信息写出了《丧钟为谁而鸣》。
这本《丧钟为谁而鸣》讲述了西班牙内战期间一个美国年轻人深入敌后,在游击队协助下完成炸桥任务并英勇牺牲的故事,是海明威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他通过这部作品,让当时世界各地的人知道了西班牙的抗争。书中的最后一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成为那个时代振聋发聩的声音。
除了喝酒,西班牙马德里的斗牛比赛也是海明威最喜欢的活动。那个时候,粉丝们追逐优胜的斗牛士就像今天追星的一样,且犹有过之。
西班牙很多地方都有斗牛场,有人来西班牙旅游也要看一场斗牛表演。海明威常常天不亮就起床,去观察见习的斗牛士练习,偶尔也能看到王牌斗牛士。
在另一部著作《太阳照常升起》里,他就写到了斗牛活动。女主人公阿施利夫人爱上了一位年轻的斗牛士。而书中描述斗牛场景,极其真实而生动。
你会随着情节的推进而心情起伏。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多次观看过现场表演的人,恐怕是写不多那么多丰富的细节的。
遗憾的是,现在西班牙的年轻人已经没人看斗牛了,曾经的斗牛场已经改成了艺术中心,本书作者去的时候正在举行拉美设计师的展览。
静下来想一想,如果海明威知道后来的人们对他挚爱的斗牛逐渐失去兴趣,想必会很伤心吧。
时光如白驹过隙。比赛已经散场,喧闹归于沉静,看斗牛的人民陆续离场,坐上马车渐行渐远。雪莉酒不是当年的味道,斗牛场也换成了展览馆,想在城里坐马车怕是不容易。
忽然有一种沧海桑田之感。
虽然时至今日、物是人非,但至少可以沐浴着和海明威同样的夜色。
于是作者叫了一辆车,驶进马德里温暖的夜色,也算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听到此刻,你是不是也理解了海明威对于马德里的情愫了呢?人一生通常要走过很多地方,但有些地方你会无数次回来,想必那就是灵魂的栖居地吧。
我们说完了作家与故乡、作家与旅行,接下来我们聊一聊作家与命运。
提到圣彼得堡人们自然会想到普希金,而提到普希金,又不自觉想起他与人决斗的那个清晨的圣彼得堡。诗人的命运和这座城市互为映照,产生了那首举世闻名的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如果论名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人的知名度要比普希金高得多,但是在他们自己的祖国被纪念的方式只有偶尔的游览路线和标志牌,而普希金是无处不在的。
广场上、博物馆、街角的海报上,到处能看到他的形象。他住过的公寓、上学时的宿舍,甚至中弹时倒下去的一小块土地,都被精心的保存起来。
不由得感慨,有时候一座城市仿佛拥有生命,只会偏爱一个人。
究竟是什么让普希金在人们心中变得特别?
作者坐在咖啡馆里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而普希金的雕像就在他斜对面,靠近门口处。店里放着莫扎特的小奏鸣曲,但他完全没在听,好像在沉思。
据说1937年,普希金正是在这里享用了他人生的最后一餐,随后奔赴决斗。
普希金向一位宪兵军官发起挑战,原因是军官竟敢追求他的妻子娜塔莉亚。
他们相约在圣彼得堡郊外一决生死。那位军官开枪,打中了普希金的腹部。普希金在受伤后,挣扎了整整两天才死去,年仅38岁。
明知不敌,还是为爱情奋不顾身,让普希金平添了一丝英雄主义色彩。这好像也很符合人们偏爱的爱情悲剧故事情节。
另外,普希金并不像是一个英雄。他虽然家境一般,但毕竟是一名贵族,也见过上流社会的生活。
他的诗作中三言两语就构建出贵族的生活,虽然只是吉光片羽,却那么有趣,让本该冗长无聊的场景一下子鲜活起来。所以,比起悲剧英雄,普希金更像是一个诗赋风流的贵公子。
他笔下的那些剧院与皇宫、饭店与舞厅,至今都还保留着原貌。
作者就沿着一条道路往前走,道路的尽头有一座彼得大帝的骑马塑像。普希金在一首长诗中将这座塑像称为“青铜骑士”。
你猜猜,普希金是不是也在这样一个傍晚,从舞会的喧嚣中早早离场,来到空寂无人的广场边,面对彼得大帝的铜像吟咏出诗句。
“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城”
“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然而,我们从字面上并不能完全看出普希金对于这座城市的真实情感,他所持的态度并不是单纯的喜爱和赞美。
他也曾在诗中描述,这座城是“壮美之城,乞丐之城。奴隶的氛围,灿烂的面容”。这座城集合了美景与专制、壮丽与单调、优雅与冰冷,似乎还要加上一点“疯狂”。
有人专门解读了这个“疯狂”,说:“圣彼得堡的疯狂,是以普希金的《黑桃皇后》为开端的。”
那是普希金最著名的短片小说之一。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圣彼得堡,出身贫寒的军官盖尔曼爱上了上流社会的小姐丽莎。
盖尔曼本想偷取丽莎祖母逢赌必赢的三张王牌,成为富人后迎娶丽莎,但却沉迷赌博丢掉了心智。
事实上,在当时的圣彼得堡,像盖尔曼一样的人并不少见。这就是普希金作品的特点,不仅有繁华盛世,还有血淋淋的现实。
普希金是个不谙世事又愤世嫉俗的人,就像他自己的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说的:“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他要他的一生是喷薄而出的火焰,纵使转瞬即逝。
我们把普希金的故事讲完了,不知道你的写作灵感是否来临了呢?其实,不如直接拿起纸笔就开始写吧,努力把脑子里残存的想法清空,新的想法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到这里,这本《文学履途》的精华内容就全部解读完了。
一起回顾一下:
我们分三个角度讲述了作者和他们的灵感之地的故事。我们造访了那不勒斯、马德里和圣彼得堡,去到作家生活和创作的地方,看到那些伟大作品的诞生地。
了解了作家和作品,对他们意义重大的城市,以及城市给他们创作带来的影响,并从中也提炼了3个寻找灵感的小贴士:
第一个找灵感的小方法是多看书,看到书中主人公遇到抉择的时候停下来,想想如果是你会怎么做?问自己一些问题,这样不但能更深入的理解人物的内心,还能对创造人物有所启发。
第二个是多去观察生活,写作不是闭门造车,如果你想写出好故事,生活就是你的资料库。收集身边发生的事,可以是你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你无意中听到的,这些都将是你创造故事的灵感来源。
第三个方法是多去写,这里并不是说没有灵感时硬去写,而是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坐在写字台前,拿纸和笔,把脑子里想的都写出了。
不要纠结写出的内容,写的过程就是在清空大脑,这样更容易产生灵感。你写出的文字碎片中,也许隐藏着好故事。
相信读完这本书,你会知道,灵感没有一定之规,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和当下的体验和感受。你可以多观察周围发生的事,多读书,多开脑洞,总之方法很多,也许此时此刻你就已经获得了灵感。
当然,将灵感输出成好的作品,更重要的还是持之以恒的练习。希望大家在学习完这本书后,都能找到灵感源泉,获得进步的动力,拥有幸福的人生。
―― 十点读书~光阴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