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那点事儿

小妮日志

回想一下上学的时候班里有的同学,平时不怎么看书,甚至课堂笔记都没有。但是考试成绩却很好,

我自己比他笨吗?还是人家是天才,不学也会、

《认知天性》解开了我的疑虑,并能解决孩子们学习的问题。

普遍的,大部分人存在学习误区,却还意识不到在误区的圆圈里打转。

只有正确的方法才会让你事半功倍。

如果课本上的笔记,下划线越多,这时候你的大脑反而不去记它了。

我们的天性以为,努力的记笔记,多重复的读几遍,似乎能够记得住。

但事实上不是,我们可能并不了解整个的学习过程,这本书如果能让我们的孩子解决记不住的问题,能够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更加的轻松,科学。并且能快速的掌握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大幅的提高了成绩,这些对所有人来讲,都是件不错的事情。

马特.布朗一个飞行驾驶员,有次驾驶载货飞机在空中时,突然有一个引擎熄火了,这时他的脑海里快速闪现很多信息:单个引擎可以飞多久,飞机失重会不会坠机... ...

最后他做出了行动:关掉坏了的引擎,把螺旋桨叶调制与气流平行,以减轻阻力。同时增加另一侧的动力。才勉强飞了十英里后,安全迫降了。

你不知道你学过的知识会在什么时候派上用场,尤其是这种要命的时刻,根本没有时间去百度。去查找使用手册。

所以在学习某一项技能的时候,让它最后能够成为一种“条件反射”的本能操作。这种学习才是有价值的。

记得石头小时候,大概两周多三周左右吧,吃东西卡住了,陪着他的人都没有发觉,当我不经意看到,感觉他的神情很不对,嘴唇也有些发紫了。我一个箭步上去,把他的胸口放到手掌上,头部半倾斜冲下,另一只手空手心猛地拍击后背,咳咳咳,出来了,是一个枣核。

半天才缓上来,多危险。

是以前学的急救知识派上了用场。

目前不管任何家长,老师,或者学生本身,都会认为,在学习的时候,反复阅读书本,集中练习,就会记得住,这种“填鸭式”教学,在学校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孩子们认真学习,一遍一遍的抄写,或者在深夜里一遍一遍的背诵,如果有人看到,一定会说:这孩子可真努力啊!

重复阅读或集中训练,会让人在这个毫无挑战的过程里产生错觉:我肯定已经记住了。

但实际上这种方法做不到真正的精髓,也无法产生持久性记忆。

最终。

在考试时“原形毕露”。

重复阅读几乎是白费力气。

以至于最勤奋的学生也会陷入到连个误区中去。

一是不知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哪里。

二是爱使用那些让自己产生错觉的学习方法。

每天下课后,你有没有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遍今天所学的知识,以此来回顾,学习的要点?

看完一本书以后,有没有试着放下书,自己大概复述一遍书的内容?

在接收新知识时,你有没有试着把它们和已知的联系起来?

如果答案是没有,那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如果把人的大脑比喻成一条细链,只是比作珠子,那么学习就是往细链上串珠的过程。

重复阅读就像反复串珠子,却在细链的另一端掉落,那么怎样才能让珠子留在上面呢。

那就是打结。

学习过程中,要为自己的知识链打结,就需要检索,就是主动回忆某个事情的过程。

最好的检索就是考试。

如果能够多做自我检测,你的记忆就会得到强化。

虽然学生们反感考试,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考试可能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最好方式。

检索不需要高科技,却对孩子们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有时候你能想起来某个知识,但是有时候,怎么想都想不起来,这种挑战无疑会给你带来痛苦。

但是,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

学习就是这样一个挑战天性的过程,只有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更持久。

那些不花力气,没有挑战的学习就像在沙子上写字,今天写上,也许明天字就消失了。

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就是让你在同一段时间里反复练习同一件事,他对产生长期记忆及真正掌握某项技能来说无益。

反而间隔联系更有奇效,不要刚学完就考试,要过一段时间再考。我们才有可能学的更加灵活,才能够记得更牢。

穿插不同内容的练习也有助于长期记忆,在学习中插入两个以上的主题或者技能,也是一种胜过集中练习的方法。

那么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有可能需要先忘记过去的旧知识。

比如我在驾校学的是手动挡的车,突然有一天开自动挡的,就总想去踩离合,换挡。这就是没有遗忘掉旧知识。

只有遗忘掉,才能学到新知识。

这里说的遗忘并不是彻底忘掉,只是放到潜意识当中。不去调用。

我认为越容易记起来的,也就越容易忘记。

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必须得做一些努力:巩固记忆,检索,考试,挑战,并且要学会举一反三,最后学习知识迁移,把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这里不提倡把学习的节奏交给孩子,这个想法是很危险的。

孩子很有可能产生时间扭曲,记忆扭曲。

学习不能随心所欲,我们需要科学的指导,正确的体系。

要用实践和测验评估自己。

还有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一点是,要尽量模拟真实环境。

在不同的环境中训练的次数足够多,那么到了真正的“赛场”上,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能做得很好。

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终身学习对大脑有益,越学习,大脑越聪明。

不要让自己的大脑产生惰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