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读《觉醒》

导语:
      一段掩于岁月深处的童年往事,一个青葱少女于特殊年代犯下的无心之过。尘封多年的悔愧,令她毅然回国踏上漫漫救赎之路,期间与丈夫两人以海外归人的身份,见证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故事。在对人性的窥探和历史的深思中,体味生命幽微处辽远的情义与感动……


    梁晓声,与共和国同龄的中国文坛常青树,早年间以知青文学成名,至今仍笔耕不辍。在笔者父辈那个年代,文青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今天又读了哪部知青小说,还是梁晓声写得好,格局、风骨俱佳,很有大家风范。这对一位作家而言无疑是很高的褒奖。


      不久前笔者曾为梁晓声的另一部作品《重生》写过一篇书评。小说讲述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发生在华北平原上的一段曲折离奇而又生动感人的抗日故事,着力刻画了一位外表儒雅斯文,内心隐忍坚韧,具有大智慧的“懦者”的人物形象,该人物与我们今天要解读的小说《觉醒》中的主人公陶姮颇有异曲同工之处。首先,二者在人物设定上都是文人(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乡村教师,一个是美国名牌大学教授);其次,两人性格方面都比较隐忍,藏得住事;再次,结局都很圆满,无甚遗憾。


梁晓声


      从文革那个年代过来的老一辈文化人都不会忘记这场惨绝人寰的人间浩劫。文革的初衷是善意的,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由于当时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十年内乱间磨灭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给数以万计的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


    《觉醒》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去国经年的美籍华人陶姮在被确诊为胃癌后,执着于“天谴”之说的她在同为美国名牌大学教授的丈夫沃克的陪同下,为了弥补年少时对自己的老师犯下的无心之过,找寻自己的救赎而再次踏上归国的旅途。刚回国丈夫就被设局“仙人跳”,由此结识了头脑灵活,颇具超前思维的新式农民王福至与其小姨子——警花丽丽及几位基层派出所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有惊无险地化解了与陶老师女儿的恩怨,并最终得到了陶老师的谅解。加之其后的一纸误诊报告,终于成功解开了盘桓多年的心结。




      有读者说书中最讨喜的人设无疑非王福至莫属,笔者亦深以为然。单从名字上看,“福至”足以说明作者对他倾注的感情与偏爱。我们来客观地剖析一下这个人物,作为一个留守农民(无儿无女,妻子在北京一位老首长家中做保姆),不甘平淡,奉行“拿人钱财,为人服务”的“为人民币服务”精神,终日以此为业,乐此不疲。在结识了陶姮夫妻并邀其入住后,主动提出帮助陶姮要回被设计的一千元,并在明确二人此行目的后再次大包大揽。通过要回的一千元和王福至在家中搞的“圆桌派对”,陶姮对他的办事能力和人脉关系有了个大致的了解。紧接着就是化解陶老师女儿的心结,过程一开始虽不尽如人意好在最终还是比较圆满。基于此,陶姮对王福至此人由最初的警惕到其后的日渐信任,再往后甚至有了些许欣赏的意味。这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过程颇值得玩味。毕竟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名牌大学教授与一个农民之间的种种差距是可想而知的。


      大多数中国人无论读小说还是看剧,素来偏好大团圆式的美好结局,梁晓声先生在结尾处可谓煞费苦心。最后,深切希望每一位读到本书的读者都能从中有所顿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读《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