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文/高平三中 郭静静
一年一度的中考落下了帷幕,我省此次中考语文试题以百年奋斗党史为背景,以身边的人和事为基础,在具体的任务情境中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考查语文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具有重大意义。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次中考进行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整体来看,本次考试试卷结构、题型分数和试题难度与往年类似。
(一)试题结构
今年中考语文试卷在2020年试题的基础上,继续以“读”贯穿全卷,读写紧密结合,紧扣时代脉搏,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整份试题共三大部分17小题,第一部分“读·书”(12分)共2个小题,第二部分“读·思”(38分)共11个小题,第三部分“读·写”(70分)共4个小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试题特点
稳中有变是我省中考命题的一贯原则。今年我省中考语文试题,以举国上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大背景,命题上坚持立德树人,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准,以部编版教材为纲,更加有效指引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科学性、工具性与实践性。
1.重视传统文化,注重美育教育。如第1题,是一幅书法作品,题目任务指向是说“亲爱的同学们,富有哲思的语言可以帮助你成为智慧的人”,考查点还是要求辨识书法文字,考察学生的识字认字能力,符合课标中的要求。作为传统文化的书法知识,从2016年以来一直保存到现在。创新点在于从书法作品中的三句话中选择一句感触最深的句子,写在田字格中,繁体字书写正确也可得分,更加注重开放性。
2.百年党史背景下的语文,彰显家国情怀。如第3-5题,以“回首百年党史,赓续红色基因”为主题,创设系列活动。考察点有词性、短语结构、修辞、句子主干、名著阅读和写留言感受。 名著选取红色经典著作,《红色照耀中国》和《红岩》最能体现百年党史的著作,围绕读书笔记,写阅读启示。
3.坚持立德树人,突显人文关怀。如第6-7题《读书的用处》一篇富有哲理的小短文。结合文本和生活体验,写一篇议论性的文字,给同学们一定的思辨性和人生感悟。第15题《家乡》是一篇富有家国情怀的小说。从题目到内容到结尾处,处处有悬念,双线结构的构思,曲折的情节,处处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直到最后揭示谜底,告诉我们要热爱家乡,有家国情怀。
4.语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第14题,图文转换——公益广告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讲解公益广告画,要分析公益广告画的构图要素和寓意,注意是说明的表达方式,找出广告画中的有效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写出来即可。展现价值观的魅力,是我们校园中常见的展板,是校园中的语文。
二、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 读·书
第1题,这是一幅书法作品,要求学生辨识书法文字,考查学生的识字认字能力,符合课标中的要求。书法作品博大精深,可以给学生带来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本题有三句话,要求学生选择感触最深的一句,用楷体正确规范书写在田字格内。虽为一句却有6种答案:“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常胜靠和”“靠和常胜”“靠德大胜”“靠智小胜”。从右到左或从左到右读写的都正确,繁体字书写正确也得分,书写形式灵活多样,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答题过程中繁体字“胜”认不出来,有的写成了“腾”,或者书写不规范;“靠”字不少学生结构安排不当;“德”字少一横或多一横。也有同学勾画涂抹不整洁导致失分。这道题分值虽小,只有2分,但却体现了书法的意义和魅力。
存在的问题:一、审题不清,要求用楷体,学生写成了行书,甚至草书;二、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
今后在教学中的建议:一、认真审题;二、要求学生书写规范。
第2题古诗文默写,这一道题依旧是把古诗词放在了真实的任务情景中,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文的背诵记忆、书写以及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
本题2个小题从两个主题词出发,分别是“故园”“远方”。考察了辛弃疾、范仲淹、《木兰诗》;还有王维、岑参、王湾和苏轼的诗词。让学生在默写优美深情的语言时,自己也能变成温暖的人。
存在的问题:一、书写不规范,笔画方向不正确;二、笔画增加或者减少;三、结构不准确,上下结构写成了左右结构;四、记忆不准确,诗词意思不理解;五、文字出现涂抹现象。
出错率较高的字有:“州”“家”“郎”“愿”“驰”“送”“落”“庭”“横”等。
今后在教学中的建议:一、背诵古诗词一定要记忆准确;二、古诗词不光要背诵,同时要理解诗词含义;三、规范汉字的书写,书写时要细心,写好每一个笔画,写对结构。
第二部分 读·思
(一)
学校举办了以“回首百年党史·赓续红色基因”主题系列活动,分别从三个活动来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名著阅读及拓展。
第3—5题在同学们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学习传统文化,歌颂百年奋斗历史的背景下,既独立又统一,贴近学生的生活。
第3题,通过一段开场白来体现出本次活动的主题,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词性、短语结构类型、修辞、句子的主干四个方面的语法知识。考查比较全面,学生的得分率较高。
第4题,选取《红星照耀中国》和《红岩》最能体现百年党史的两部著作,让学生围绕读书笔记,写阅读启示。今年有所变化的是设计了二选一的形式,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了书名记忆不准确、书名出现错别字的,比如“岩”下部分写成了“右”,启示抄袭原文,和文本不吻合或者句子逻辑不通等问题。
第5题,用写留言的方式来分享自己对周振中《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首短诗的感受,让学生致敬伟大时代,赞美革命英雄。学生大部分只写了情感方面的感受,没有对诗歌的内容、形式、特点进行细致观察的。
今后教学的建议:1.一定要认真开展名著教学,避免出现“相见不相识”的尴尬;2.名著中重要的信息,如书名、人名等要让学生反复写,确保书写正确;3.名著教学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读书笔记的方法。
(二)
结合《读书的用处》这则材料,完成6-7题。
第6题,结合语境,把句子补写在文中画横线处。这道题考查学生在阅读中提取文本信息和理解文本主旨以及其表达能力。
大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能够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之一“黑乎乎的篮子”,但是有少部分学生不能从第二个关键词“净化心灵”迁移到篮子上来,造成和题目要求表达的意思不一致。
第7题,结合文本和生活积累,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观点并加以阐述。本题材料《读书的用处》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小短文,所以这个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看待问题要有思辨性和一定的人生感悟。
学生基本能够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简单阐述,有观点有思路,在答题论证过程中能够引用名人名言、谚语、俗语及名人身边人的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举例论证涉及到社科娱乐体育等诸多方面。学生在写此题时比较有完美的解答,可以按照议论三步走来作答,一表明观点,二用不同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观点。此类答案可以看出学生思维全面,思路清晰,论证多,角度逻辑严密。
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一、书写不好,字迹潦草,出现不同程度的勾画、涂抹、修改,影响卷面的整洁;二、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时,空话大话比较多,不会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证不够严密。在进行举例论证时,容易张冠李戴;三、部分同学在提炼观点时脱离了文本。
教学建议:一、培养学生整体阅读,大处着眼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的能力;二、学习议论文时要明确议论文基本思路,要会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三、学生平时要善于积累材料,来增强论证力度。
(三)
通过比较阅读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古诗、文言文的掌握情况。题型多样,有四线三格写拼音、选择题、手写翻译、原文填空、概括填空等。
第8题,将原来用选择题考查读音的形式改成在四线三格内写拼音,既考查了读音,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对拼音的规范书写。在答题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规范书写汉语拼音,如“k”不能规范书写在格内,声调书写不规范,辨别不清是一声还是二声。
第9题,选择题的选项设计将课内文言文和现在常用的成语进行比较,既考查了在文言文中字词的意思,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汉字词义的演变,古今意义的不同。
第10题,文言文翻译改变了以往的选择题形式,采用我们传统的手写翻译来考查学生对文言重点句子的掌握,这两句翻译看似简单,但若用规范而流畅的语言,正确的译出两句话,只有部分学生可以做到,多数学生对“其”的理解掌握不够准确,不能够体会到它的正确语气。
第11题,通过表格填空的形式来让学生对比同类型课内古诗文的主旨。《渔家傲》和《北冥有鱼》,都是想象瑰奇的文字,不同的作者感受却是不一样。
答题过程中学生不能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有用词不规范的现象,还有不注意审题,所填空的前后都有语境,提示学生哪方面从哪方面作答。
根据以上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答题情况,有以下教学建议:一、学生要书写规范,包括汉字和拼;二、督促学生牢记应识记的内容,一些重点的实词还是要重点识记,可以多积累古今异义词,尤其是和成语的比较;三、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涉及到的语法一定要讲清楚;四、对文言文的学习要从理解字句层面深入到文章内涵、精神层面,对文章作者的经历生平,写作背景要理解到位;五、有相似之处的古诗文要有意识地进行比较阅读。
12、13题节选了《史记·孔子世家》中的内容来考查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题目难易适中。既有对字意的理解,也有按原文填空和要求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独立填空。
在答题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欠缺,尤其是在13题第二空。要求填作者对孔子的感情时,不能准确表达出敬仰之情,自己概括语言时,概括不够准确,词不达意。
建议大家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对文言文的学习,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时运用学过的文言知识来疏通大意,要注重培养学生概括表达能力及准确用词的能力。
第三部分 读·写
第14题图文转换——公益广告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要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画,说明构图要素和寓意,注意是说明的表达方式。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识图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关注社会热点,还对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及思维拓展能力有一定的考查。
在答题过程中,部分同学能够语言简明,条理清晰完整度比较高地回答图中内容及寓意,但出现了很多共性问题:一、对画面元素表述不清,不认识“华表”“祥云”的同学较多,或者介绍图中要素未与主题活动联系;二、回答不够条理,不注重语言的表达,语句不通顺的情况较多;三、审题不清,答非所问,胡乱联系。
建议:一、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进行读图,表达图中信息要完整;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回答问题一定要与题干相结合。
15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本能力。
15(1)同学们围绕“双线结构的好处”谈谈看法和理由。整体来说学生对明暗线这一知识点了解较少,对本文的线索把握不清,导致本题难度较高,得分情况不容乐观。
15(2)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语言表达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来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赏析,写一段赏析性文字。本题型是近几年来中考常见题型之一,考查学生阅读文本能力,鉴赏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大部分同学能够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表达:提出角度,结合文章分析,写出自己的感悟,最后进行总结。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审题不清,要求从题干中的三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很多同学却是没有角度或者将三个角度杂糅在一起去赏析。有些同学在写赏析文字时没有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内容比较空泛。甚至有一部分同学用参考资料套路,生生把赏析性文字写成了人物颁奖词。
建议:1.对教师来说,课标中要求的知识点一定要落实,对学生来说,知识点把握要准确;2.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从课文中汲取营养,课文就是最好的例子;3.多训练学生的微写作能力,通过三年的训练积累,学生应该至少准确分析好两个角度;4.不要被教辅绑架,导致学生答题时套路答案、万能模板,失去了教育的初衷。
第16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的热点考题。在内容上大多数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知识,本题中学会讨论是我们部编版教材的一个口语交际。围绕“我有乐观感”设置考点。从理论上讲什么是心理复原力,到提升心理复原力的方法,最后落脚到如何做,分组讨论,告诉我们一个生活现象或是一个心理问题。
16(1)考查了用一句话介绍什么是心理复原力(下定义说明方法),题干清晰,要求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学生对此题的阅读能力不是很弱,基本上都能理解文本,但用文字表达时,不能做到简要的概括,表述不够准确。
16(2)基于材料,给“主题系列心理课”第一课设计名称,只要紧扣第一课的主题“悦纳自我”就可以得分,但是答题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题目过长,随意从材料中抄了一句话,或者完全和这一课的主题没有关系等。
16(3)结合材料,针对组员的发言,你该说什么。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大多数的同学能够在对应的材料信息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来进行作答,说明学生的提取和整合能力比较好,但表达的条理性比较差,还有部分学生在筛选材料信息时,抓不住最为关键的信息,表达凌乱,缺乏逻辑性。
建议:一、老师要认真研读课标,依据课标明确方向,指导方法,规范教法;二、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读材料的习惯;三、要训练学生提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四、注重学生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五、关注生活、社会热点、发现与语文有关的东西,答题技巧需要注意渗透;六、在日常教学中要开好主题班会,把主题班会课上成精品课,尤其是班主任老师。
第17题作文
今年依旧是二选一的形式,体现出命题的开放性的特点。今年提供了两个题目供学生选择,一个半命题,一个全命题。给考生选择的自由权,充分体现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有一种人文关怀。两个题目都是写成长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符合学生的心路历程,注重情感体验,注重真实的情感表达。
学生中3.8%左右能做到书写美观,人物语言美,内含哲思美读之让人眼前一亮。49.2%的作文虽然在结构、语言、内涵方面较第一类作文有些许的差距,但是还能在某些方面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三类文占比38%,内容泛泛而谈,感染力不强,选材不新颖,立意不高。
建议同学们要多读书,多阅读、多积淀,每个人都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注重细节描写,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作文讲评修改,引导学生写有思想的作文。教师要多和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打破现在教师只说不写的尴尬局面。
三、总结建议
从整体试卷分析来看今后语文教学,有以下建议:
第一,教学一定要熟悉课标,以课标为基准进行教学。
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培养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习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部编版教材要求读的名著必须要落实。同时要扩大阅读范围,让学生多读课外书,使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去充分感悟、多方体验、深刻思考生活。
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足够的文学“输入”才能有良好的“输出”,表达能力才会提高。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一定要规范。学生答题要树立规范意识,底线意识。
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推敲语言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等语文学习的思维习惯。
第三, 注重课本内外的语文实践活动的落实。
注重打通语文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低调务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开展各类语文专题、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指导学生主动探求语文世界的奥秘,获取语文知识,关注生活细节,用所得到的感悟,去体验人间情感、挖掘人生内涵。从而拓展思维,思考人生,张扬个性,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样才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抓好传统文化、文言文的基础教学。
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将语法知识放在语文情境中教学,做到学以致用,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要落实等。文言文教学要以读促悟,通过读来理解文章,指导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其书,自己去归纳总结,切勿死记硬背知识点。
第五,分梯度做好作文训练。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悟。课标中明确对初中生提出这样的目标和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会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食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真情实感”这三个词是初中阶段学生写作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现象,抒写生活的感悟,遵循初中生和汉语言写作的基本规律实施写作教学。
平时可结合阅读文章,多进行一些“读写结合”式的微写作训练,大作文写作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细节,写出细节,写出真情实感。
你好,406
文/高平三中 康玲艳
青春无畏,逐梦扬威,零六零六,卓越优秀。
——题记
走进新教室,站在新班级,看着一张张陌生但充满活力的脸庞,我知道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虽已有过三年班主任的经验,但进到406班内心还是有一丝的紧张,不过相比三年前进入377班时,内心也多了一份从容。这一份从容便是岁月赐给我的礼物吧。
迎接新生的工作总是繁忙却充实,这三天开学教育的朝夕相伴,我们彼此都多了一份了解。这一份了解在未来学习的日子里更会内化为我们每一个人前行的动力,成为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在自我介绍的环节,孩子们表现的或落落大方或紧张不安,不同的表现但都透露着对初中生活、对新集体的好奇与向往。一节课后,我已将他们的名字熟记心间,因为他们将成为我这三年生活的重心。看着他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想到自己可以陪伴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内心便油然而生一种满足感。他们对未来的满怀希望,也让我对这一份职业更多了一份热爱。
又到了选班委的时候,每当这时候,总是很头疼,因为在众多的抉择中,总是很难选择。到今年我的学生又让我知道啦,还是我太年轻啦,不知道原来有的选比没的选还是要好很多的!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总感觉学生变得越来越内向,越来越不愿表达自己。经过我的不断鼓励,终于有同学愿意竞选班委。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经过一节课的自荐或他荐,406班班委机构初见雏形。希望他们可以早日成长为我的“左膀右臂”,抵挡未来生活中的每一场“风风雨雨”。
今年的入学教育增加了军训环节。通过军训,他们也更加懂得了纪律和规矩。两天的时间很短,但是收获一点也不少!即便现在的他们都那么的娇生惯养,但看到他们或在烈日下,或在细雨中站立的挺拔身姿以及流下的滴滴汗珠,我想他们或许明白了成长的意义。看着他们在最后汇演中坚定有力的步伐、整齐一致的动作、清晰嘹亮的口号,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骄傲!最后我以村上春树的一句话作为入学教育的结束,与他们共勉——成长是痛,不成长是不幸!
入学教育已经结束,但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在未来的三年中,我们将一起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在未来不经意的某一天,我们将会和更好的自己撞个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