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 Legend of The Tang Emipire

l 简介

公元618年,在华夏历史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的唐帝国建立。帝国建立不久,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同胞兄弟,如愿坐上皇帝宝座。为了向父亲展现孝道,唐高宗在长安城东北方向主持修建大明宫,以作太上皇避暑的离宫。公元664年,雄壮巍峨的大明宫落成,它占地五千多亩,相当于五百个足球场大小。从唐太宗开始,这座帝国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心,在222年的岁月里见证了唐王朝的起伏兴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大唐最值得称道的荣耀顶点,而安史之乱、甘露之变、黄巢起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则接二连三在帝国的肌体上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血型伤疤。

战火和尘埃带走了幻灭盛景,而今的人们只能从半埋泥土中的断井残垣遥想纵隔千年的盛世繁华……

影片时间跨度近300年,以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大明宫为主线,通过这一空前绝后的庞大宫殿群自建造、辉煌到毁弃的全过程,讲述初唐雄健、盛唐豪奢、晚唐衰落的历史风云。

2009年9月9日,史诗纪录片《大明宫》在联合国总部首映,开创了中国电影在联合国首映的先河。

l 笔记

唐代的大明宫,它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峰巅之作”,在郭城的东北处,南接都城之北,西接宫城的东北隅,占据龙首原的高地之上。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名永安宫,是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而修建的夏宫(避暑用的宫殿),宫殿还未建成,李渊就在第二年的五月病死于大安宫,夏宫的营建就此停工,于贞观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宫。大明宫再次大规模营建是在高宗龙朔时期。“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高宗染风痹,恶太极宫卑下,故就修大明宫”。当时为修此宫曾征收关内道延、雍、同、岐、幽、华、宁、鄜、坊、泾、虢、绛、晋、蒲、庆等十五州121钱,且在龙朔三年二月减京官一月俸,以助修建。经过这次大规模营建,大明宫才算基本建成。此后大明宫尚有多次营建和葺修,如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十三年又二次增修宫殿,“新造蓬莱池周廊四百间”,浚龙首池,起承晖殿。不过这些工程只是增修补葺罢了。

大明宫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群之一,另两座是太极宫和兴庆宫。大明宫在太极宫之东,所以又称为“东内”,大明宫原是太极宫后苑,靠近龙首山,较太极宫地势为高。龙首山在渭水之滨折向东,山头高二十丈,山尾高六七十丈。汉代未央宫踞龙首山折东高处,故未央宫高于长安城。唐大明宫又在未央宫之东,地基更高。唐高宗中年因患风痹病害怕潮湿,便移住到凉爽干燥的大明宫内。

大明宫周长7628米,面积3.3平方千米,是北京紫禁城面积的4.6倍。平面形制是一南宽北窄的楔形。它西墙长2256米,北墙长1135米,南墙为郭城北墙东部的一段,长1674米,东墙的北部偏西12度多,由东墙东北角起向南(偏东)1260米,转向正东,再304米,又折向正南长1050米,与宫城南墙相接。它是唐长安城规模最大的一处宫殿区。

大明宫周围环筑有宫城,墙面与太极宫一样为夯土板筑,只有各城门两侧及转角处内外表面砌有砖面。城基的宽度,据考古实测,除南面墙基用郭城北墙宽约9

  米左右外,其他三面墙基均宽13.5米,深1.1米。城墙筑在城基中间,两边比城基各窄进1.5米左右,底部宽10.5米,构筑十分坚固。此外,在宫城北部之外,东、西、北三面都构筑有平行于宫城墙的夹城,亦为板筑土墙。北面夹城最宽,距宫城墙宽160米。东西两面夹城距宫城墙宽均为55米。夹城的修筑,在宫城的后部,配合宫城城墙共同构成严密的防卫体系结构。

自唐高宗起,唐朝的帝王们大都在大明宫居住和处理朝政,这里作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二百余年。大明宫的范围很大,东西1.5千米,南北2.5千米,略呈楔形,共有11座城门,大明宫正门名丹凤门,有含元殿、宣政殿、紫晨殿三大殿,正殿为含元殿。含元殿以北有宣政殿,宣政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馆。而有名的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位于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此外有别殿、亭、观等30余所。含元殿是当时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殿前东西两侧有翔鸾、栖凤二阁和通往平地的龙尾道。整座宫殿坐北朝南,居高临下,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王维有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朝末年黄巢也曾在这里稍稍满足了“他年我若为青帝”的心愿,没当成皇帝也凑合了。唐僖宗时,大明宫屡遭兵火,最终于干宁三年(公元896年)被烧毁。数年后因为战备的原因,宫殿的遗迹也都被除,此后便成为一片废墟。

▶ 壹  幻影迷城

大唐初建,为了稳定民心,李渊仍旧居住在隋朝的皇宫太极宫。大唐建国八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父子之间的嫌隙愈来愈大。太极宫夏季炎热潮湿,当李世民邀父亲去九成宫避暑时,李渊拒绝了,这让李世民背负的“不孝之名”加剧。为了向天下昭告自己的孝心,李世民决心为父亲营建一座避暑行宫,这就是大明宫。

·大唐帝国的皇宫大明宫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砖木结构宫殿群,面积相当于三个凡尔赛宫、四个紫禁城、十二个克林姆林宫、十三个卢浮宫、十五个白金汉宫。

·公元618年,李氏家族建立大唐,定都长安。公元626年,大唐建立8年的6月4日,大唐皇帝的第二个皇子秦王李世民杀死其哥哥和弟弟,史称玄武门事变。随后,开国皇帝李渊退位,李世民登上帝位,成为赫赫有名的唐太宗,被游牧民族尊为天可汗。

·退位之后的李渊成为太上皇,从此不问政事,晚年郁郁寡欢,沉迷于琵琶弹奏中。

·大唐代隋而立,仍旧以隋帝国建造的太极宫为皇宫,十分朴素,太极宫位于长安城背部中央,地势低洼,潮湿燥热,并不适合居住。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隋帝国以周易的乾卦理论为指导建造了长安城,星象学中紫微星位于北天中央,被众星环抱,传说天帝就住在那里。紫微星就是北极星,古人认为地上的君主应该跟天上的星宿对应,所以选址于此。

·李世民邀请李渊去九成宫避暑,李渊拒绝了,此时一位叫马周的官员向李世民建议在长安城附近为太上皇修建一座新的避暑行宫。

·公元635年,大批工匠开始在太极宫北部大兴土木,新宫殿称为永安宫,后更名为大明宫。但兴建不久,李渊去世,大明宫的修建戛然而止。

·公元630年,北方的突厥人全部臣服。公元648年,帝国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西域重归大唐版图,丝绸之路在经历了中原王朝300多年的分裂后,又一次顺畅起来,使节奔走,僧侣流动,商旅往来,东方和西方重新连接,长安的光辉开始照耀世界。

·唐太宗在位23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值得称道的贞观之治。

▶ 贰  丹凤朝阳

唐高宗身体羸弱,常把政务交由武皇后处理。在宣政殿内,武皇后抉择着大唐的重大事务。紫宸殿属于内朝,只有经过特别诏见的人才可以进入这里。唐高宗病逝于东都洛阳,他遗憾的是没能在成就他帝王梦想的大明宫归西。唐高宗离世后,武皇后独揽大权,加冕为皇帝,世人谓之武则天。这样一个女人,将给大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公元650年,54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太子李治继位,史称唐高宗,身体羸弱,患有风痹症,共统治34年,56岁时逝世于大唐的东都洛阳。学界认为,在唐高宗统治期间,大唐的疆域最为辽阔。

·武媚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亿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公元662年,停工许久的大明宫第二次开建。此时它已不是皇家避暑的离宫别殿,而是大唐最尊贵的建筑——帝国的新皇宫,建造时间仅一年。

·史书上没有任何关于大明宫设计者的记载,后世合力推断为将作大匠(专事皇家工程的设计和建造)、大画家阎立本,也是《步辇图》的作者。

·立国45年后,大唐皇室终于从太极宫搬至大明宫。

·大明宫的南门是丹凤门,也是正门所在,共有五个门道,拥有宽大门道、高耸墩台和雄伟阙楼的丹凤门很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门。

·丹凤即朱雀,意思是红色的凤凰。

·大明宫的主殿是含元殿,大度而不浮华,雄浑而不雕饰,诗人有云:仰观玉座、如在霄汉;倚栏下视,南山如在掌中。

·在大明宫的正南方向是慈恩寺,第一位主持就是玄奘法师。

·诗人李华这样解释大明宫的涵义,如日之升,则曰大明。

·大明宫中的皇家卫队称为金吾卫,他们掌管着大明宫所有宫门的钥匙,大明宫总共11座宫门,开关宫门时必须核对门契,门契分为两半,一半在宫中保存,另一半由门官掌握。门契为鱼形,因为古人认为鱼白天黑夜都不闭眼,警惕性最为可靠。

·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分别为大唐的外朝、中朝和内朝,含元殿一般举行大型庆典,宣政殿为朝会举办地点。

·笏板又称为朝板,有事启奏皇帝时可以在背面写字防止遗忘。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代,但完善于唐帝国时期。

·政治上不分疆界,张开怀抱;经济上不分族别,竞争谋生;族别上不分胡汉,皆为臣民。

▶ 叁  日月当空

武皇后在唐高宗死后,大权独揽。公元690年,67岁的她登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年老的女皇对三大殿已经没有了热情,她更愿意在优雅舒适的皇家生活区消磨时光。麟德殿是皇家园林中最为显赫的建筑,它的建筑面积远超含元殿。

·公元690年,67岁的武则天在洛阳称帝。

·2100多年封建时期共有200多位皇帝,其中只有一名女皇。

·14岁被唐太宗选为才人,26岁时栖身寺庙,32岁被唐高宗立为皇后,60岁执掌大权,67岁登上帝位,82岁去世。

·武则天执政的时间大部分生活在洛阳,78岁时返回长安。

·太液池位于大明宫北部,共有3个岛屿象征着东海上的三座仙山。最大的蓬莱岛上有一座太液亭。

·武则天去世后,由皇三子李显继位,称为唐中宗,但其性格优柔寡断,大权逐渐旁落皇后韦氏一族。随后临淄王李隆基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其父唐睿宗李旦称帝,后李隆基称帝并开创继贞观之治后大唐的第二个盛世——开元盛世(持续了30多年)。

▶ 肆  盛世荣光

唐玄宗欣赏李白的稀世才华,留他在翰林院待诏。生活在翰林院的李白终日无所事事,常偷偷溜出去在长安的酒肆喝闷酒,他满怀报国志,可惜无用武之地。唐玄宗管理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当江山稳固,歌舞升平之后,他开始厌倦政治,终日和一批艺术家一起在梨园吟唱乐曲。但是,一个女人的出现,吸引了唐玄宗全部的注意力。

·大唐的官员拥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在大唐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们谈空论玄,多少有些病态,大唐之后的宋明王朝,官员们老成世故,多少有些偏狭。而大唐的文人,似乎更为刚健、更为豪爽,更具有开拓精神。

·有学者考证,李白出生在天山以西的碎叶城。40岁到长安城后被著名文人贺知章所赏识并推荐给了唐玄宗,进入翰林院作翰林待诏。

·大明宫太液池周围分布着十多个花园,其中梨园是唐玄宗进行音乐和舞蹈创作的地方,堪称中国第一座皇家艺术学院。唐玄宗最喜欢琵琶和羯鼓,创作了大型乐舞剧《霓裳羽衣》,杨贵妃编舞,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唐玄宗喜欢丑角,经常在梨园化妆成普通百姓的模样,一国之君扮演丑角,无论如何有损于帝国形象,便设计了一块白玉遮挡在脸上,这就是中国戏剧史上丑角白色脸谱的来历。不管身份资质如何,丑角都是戏班中最先化妆的演员。

·公元663年,在大明宫建成的那一年,大唐和日本在朝鲜半岛的白江村爆发了一场战役。白江村战役的惨败使日本认识到了和大唐之间的差距,从此日本努力修缮与大唐的关系,并开始大规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全面向大唐学习,就像明治维新时期全面向西方学习一样。

·仿照长安城的形制,日本人建造了自己的都城—平安京以及自己的皇宫——平成宫,平城宫的大殿大极殿是含元殿的微缩版,位于今天的日本奈良市。

·日本人阿倍仲麻吕是第九次遣唐使的留学生,在长安城的太学研习后,凭借着出众才学进士及第,得到唐玄宗的赏识,赐名晁恒,后官拜大唐秘书监,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一生效力大唐。

▶ 伍  繁华如梦

杨玉环本是唐玄宗的儿媳,可年过花甲的皇帝对她一见钟情。杨玉环从此成为了大唐最尊贵的女人,被封为贵妃。杨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唐玄宗为讨她欢心,动用帝国转运加急公文的驿站为贵妃从南海快马加鞭送荔枝。不仅如此,每当杨贵妃不开心时,唐玄宗总会在梨园扮丑角来博取美人一笑。

·杨玉环出生在大唐一个官宦人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6岁时嫁给唐玄宗的一个儿子,22岁时与56岁的唐玄宗相遇,不久便被册封为贵妃,由于当时没有皇后,杨贵妃便成为了大唐最尊贵的女人。

·杨贵妃精通音律,琵琶弹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诗歌、舞蹈也颇有造诣。

·在唐玄宗逃亡蜀地的路上,途径陕西省兴平县马嵬驿,皇家卫队在这里发生了兵变,愤怒的士兵们杀死了专权误国的杨国忠,据说杨贵妃在马嵬驿一棵梨树下自缢。

▶ 陆  凤凰涅

山东人黄巢发动农民起义,唐僖宗再次逃跑。黄巢很快就在含元殿称帝。他手下的农民军被长安的繁华所震惊,开始烧杀抢掠。当黄巢被迫退出长安时,官军拥入长安城,大明宫的含元殿和麟德殿被毁。随后,大明宫屡遭重创直到变成一片废墟。

·杜甫《春望》一诗就是在描述安史之乱时叛军烧杀抢掠长安城的悲惨景象。

·唐玄宗逃亡后,太子登上了帝位,李隆基成为空有其名的太上皇。在蜀地滞留了一年多后,李隆基返回长安并居住在破旧的太极宫孤独而亡。流放在外忠心耿耿的太监高力士听闻此信吐血而亡。

·李隆基去世后第二年,安史之乱才平定,但大唐气数已尽。

·880年,黄巢起义军向长安挺进时,唐僖宗李俨在大明宫清思殿前举行了一场马球比赛,用比赛的方式来决定他们优先选择最富庶的地方去任职。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击球赌三川”。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出身于一个世代贩卖私盐的家庭。少读经书,能言善辩。又善于骑射,负气仗义。他曾几次应试进士科,但皆名落孙山。在长安应试期间,他深刻洞悉到了唐王朝的腐朽黑暗,满怀激情地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诗。诗中写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表达了黄巢推翻唐朝腐朽统治的雄心壮志。黄巢在含元殿称帝,大赦天下。

·随后在于官兵的战斗中,大明宫的破坏最为严重。唐僖宗返回长安时只能住在太极宫。大明宫就此结束了大唐权力中枢的历史使命,从建成之日算起,大明宫存世共222年,大唐立国289年。

·黄巢起义失败后,唐朝又勉强维持了二十三年统治。哀帝天佑四年(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受禅,建国号为梁。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l 短评

当历史的视线低低地压着,缓缓地掠过大唐含元殿屋顶、屋脊和鸱尾,然后倏地豁然冲向天空,铺陈出含元殿后阔大的宫殿群时,那美轮美奂相当于故宫面积三倍的大明宫,那可以让四十五辆车同时行驶的朱雀大桥,那荷花映日的太液池,霓裳羽衣的华清宫……

唐代的长安,展露出一派囊括四海,包举宇内的胸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切都显示了一个大国充分的文化自信,以虚怀若谷的气魄,包容万象。从政治的开明和对外的开放,筑就了整个国民开朗的思维、自由的取向,从而拥有稳定和强大的内在力量。在交通不便的当时,印度、新罗僧人在此传佛,酒肆大多是波斯人开设,高丽艺人载歌载舞,西域商人往来生意,日本多次遣使留学,大食人纷纷云集于此,他们怀着崇敬而好奇的心情,发出由衷的感叹:“求学问,尤当去中国。”

这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交融的巅峰,这个时代曾有着最包容开放的态度。唐朝鼎盛时期,真正做到了万邦来朝,结交宇内。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上曾经有无数支商队从这里启程,向着已知或未知的西方世界踏出万里征程的第一步。我不知道,当那个叫作玄奘的唐朝僧人,在天竺国游历并且用另外一种陌生的语言学习经文的时候,偶尔抬头看见窗外的天空,不知道他会不会也这样开始思念着,他离开的那座繁华辉煌的长安城。

历史一再一再的重复,至到今天。再也没有过泱泱大唐,那种发自内心的、高贵的气质,令闻者景仰的自信和光华。我们除了想出一些瑰丽的词藻来赞叹盛世,不如唐朝乐队唱,“菊花古剑和酒,被咖啡泡入喧嚣的庭院;异族在日坛膜拜古人月亮,开元盛世令人神往……”神往的不是那样一个盛世,而是那样无与伦比的文化自信,遗落了。

大明宫早已不复存在了,连断壁残垣都不曾遗留,繁华与衰败,没有丝毫的痕迹可寻。蚀骨的温存,只有在残存的诗歌里读到的: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明宫 Legend of The Tang Emi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