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元:中国格言漫话之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水氢发电技术成熟前,及时开启省电模式

这句格言原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生活中,工作中,社交中,如果形势对自己不利时,敌强我弱时,就选择暂时退却,重新再来,或另谋他法的心态。语见《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檀公指南朝名将檀道济,相传有《檀公三十六计》。《淮南子·兵略训》:“实(力量强大)则斗,虚(寡不敌众)则走。”我国另一部兵书《兵法圆机·利》也有:“避而有所全,则避也。”《孙子·虚实篇》说:“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吴子·料敌》也说:“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

由此可见,“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指在我方不如敌的情况下,为了保存实力主动撤退。所谓上计,不是说“走”在三十六计中是上计,而是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方有几种选择:求和、投降、死拼、撤退。四种选择中,前三种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是彻底的失败;只有第四种“撤退”才可以保存实力,以图卷土重来,这是最好的抉择。撤退,可以转败为胜。因此说“走”为上。

这句格言内涵其实十分丰富——

可以是“知难而退,保住本钱”。这也是脱离危险境地的一种策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知难而退中的“难”在这里要理解成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而不要理解成“困难”的难。所以它要求人们要“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也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盲目蛮干,不要轻敌冒进,不能以卵击石、侥幸求胜。

可以是“以退为进,寻机制人”。就是把现在所做出的暂时退让,作为下一步争取更大进取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的“走”,并不主要是因为力不可支,而是出于引诱和调动敌人的需要,这是一种以迂为直的迂回战术。通过伪装的退却,可以诱敌深入,使其误入“重地”,进而被我们“聚而歼之”;通过伪装的退却,可以诱进分敌,使我们能各个击破,以少胜多;通过伪装的退却,可以“能而示之不能”,给敌人以弱小、恐惧的假象,助长敌人骄傲轻敌的心理,使其不加戒备,给我们突然袭击带来机会。“以退为进”的策略表面上看来是脱离战场,躲避同敌人的直接接触,属无为之举,其实本计包含着很多积极的作用:避免决战,诱进分敌,变换环境,拖垮敌人。

还可以是“急流勇退,避祸保名”。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就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道理。急流勇退中的“勇”字,除了果断迅速的意思之外,还应该包含勇敢和勇气的含义,因为急流勇退需要相当的勇气和胆识,非小人之辈能够做到的。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然后再寻找战机以图东山再起,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因为无论哪一种战斗,谁都没有常胜的把握,在瞬息万变的战斗过程中,不机警就不能应付,不变通就不能达权,所以退却并非怯懦的表现,也不是英雄末路。只有采取适当的权宜之计,才能有重振雄风的可能。

《论语·泰伯》:“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入,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孟子则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俗话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通过“走为上”的计策,远远地离开是非之地,就可以躲避祸患;尽早地功成身退,就可以保住名节。在艰难时世,这未尝不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无奈而明智之举。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王家春绘

你可能感兴趣的:(夏德元:中国格言漫话之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