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杂感

我渐渐觉得读数学真正的挑战并非来自数学本身。

仿佛之前从未如此失落过,远不是孤独,更像是拘束,无能为力。本科的时候,总是独来独往,我认为那更自由,一切节奏自己控制;但我不觉得孤独,我有朋友,聊着数学,聊着别的万事万物的看法。而现在我也有朋友,聊着数学,聊着别的万事万物的看法,但常觉得迷惘。别人说那是因为现在在德国,环境变了,更孤独了。我思考了很久,觉得并不是。

以前我住在学校里,一个几乎独立于外界社会的地方。我学习数学因为我爱好它。和周围许多不相识但相似的人一样,我坐在大教室里总是有风吹来的窗边,打开书, 拿起笔,世界与我无关。现在,我住在城市里,和各色各样的人。我同样想像以前一样期望生活在“学校”,然而早已没了那圈“围墙”。公交车从寝室与教学楼间驶过,道路上行人朝着各色的目的地走着,不再只是教学楼寝室食堂。

更真实的生活第一次涌进了我的世界。我羡慕那些成双成对的情侣,他(她)们似乎拥有更温馨丰富的生活;我羡慕那些穿着体面制服的人,他(她)们应当拥有稳定而受人尊敬的工作。我虽然还是看着书,但是艰深晦涩的讲义之后还是一连串更复杂的理论,虽然还是谈论着数学,但是担忧着博士,担忧着以后的教职,担忧着哪个方向才是有前途的。我学习着数学不仅我爱好它,我更希望能借此谋生。我皱着眉头做着作业,规划着生活费,也边听着别人侃谈着他所听闻的关于薪酬,相亲八卦的俗事。

秋星若解兴亡意,应解人间不自由。

时常痛惜着,20多岁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可能受着数不清的桎梏。及时行乐,我不能做,不愿做,也没法做。但变化着的心态和涌动的激素却在低喃。正是这样,我才想起小时候看的张无忌,20岁,至灿烂的年纪,竟同时已拥有了世界的巅峰,而内心却保持着单纯,这恐怕是所有男人嫉妒而不可得的吧。而越是焦虑,静下心来想越是得努力学习。所谓学数学的挑战,理论的难度自不必说。对他人的羡慕是否让自己失了分寸,对前途的迷惘是否让自己失了斗志,对漫长的沉积是否让自己失了耐心,我将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向自己发问。

借用我最喜欢的宫崎骏的电影 起风了 里的台词,“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我依然喜欢着风,倾慕它的自由,但它已不再为我歌唱,它可能冲撞着我,朝我嘶吼,也可能是催促推搡着让我前进。

19年6月8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点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