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工程小黑指北-习题集易错题

1、   如果在最终的物件(Final Artifact)产生之前,一个中间物件(Mediate Artifact)被用来在一定广度和深度范围内表现这个终物件,那么这个中间物件就被认为是最终物件在该广度和深度上的(  C  )。  

(A) 模拟      (B)构造       (C)原型        (D)模型  

2、   需求分析仅仅需要描述解决方案,不需要探索实现细节的情况下,分析模型又是(  B  )

的,尤为适用。  

(A) 形式化   (B)半形式化   (C)结构化   (D)非结构化  

3、   UML 使用的行为模型有三种,即:( C   )。  

(A) 交互图、状态图和顺序图   (B)顺序图、通信图和时间图  

(C)交互图、状态图和活动图   (D)交互概述图、通信图和时间图  

  1. 演示原型都是被用来展示用户想象中的系统视图,所以它要能够表现用户界面的重要特征。  
  2. 如果一个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不清晰的,演示原型也可以被用来展现相应的细节功能以使用户确信该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3. 实现是指原型物件完成功能的细节技术和方法。  
  4. 目标实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与目标相关的需求信息,讨论可能的候选解决方案,确定 终的系统详细需求和解决方案。  
  5. 探索性场景可以用来进行需求获取和需求建模与分析。
  6. 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是:建立分析模型并创建解决方案。  
  7. 后期需求阶段分析关注的是解系统解决方案的建立,因此它以软件系统为中心,注重于分析系统的内部功能以及它与环境的互动,是对系统功能的详细信息的分析。  
  8. 需求协商活动既包括对目标冲突的处理,也包括对需求细节冲突的处理。  
  9. 用例模型的基本元素有四种:用例、参与者、关系和系统边界。  
  10. UML 行为模型是用例模型的实现,以更加详细的方式说明用例所描述的系统行为。  
  11. UML 行为模型的活动图是依据处理流程进行的用例实现。  
  12. UML 行为模型的交互图通常描述的是单个用例的典型场景。  
  13. 接口需求规格说明文档是对整个系统中需要软、硬件协同实现部分的详细描述。
  14. 需求验证常见方法有:需求评审、原型与模拟、测试用例开发、用户手册编制、利用跟踪关系和自动化分析。  
  15. 评审又被称为同级评审,是指由作者之外的其他人来检查产品问题的方法。  
  16. 需求基线的维护主要包括配置管理和状态维护。  
  17. 从需求向后回溯(前向跟踪的两种联系之一)说明软件需求来源于哪些涉众的需要和目标。  
  18. 后向跟踪是指需求被定义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之后的演化过程。  
  19. 后向跟踪包括两种联系:从需求向前跟踪和回溯到需求的跟踪。
  20. 需求验证是需求工程中最后一个活动。(×)  
  21. 规格说明是问题域为满足用户需求而提供的解决方案,规定了解系统的行为特征。
  22. (×)
  23. 严格意义上的原型主要被用在需求分析阶段。(√)  
  24. 描述性场景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已经得到的需求,即整理每次需求获取行为中得到的信息。(√)  
  25. 用例间的泛化关系是指子用例继承了父用例的特征。(×)并增加了新的特征  
  26. 抽象一方面要求人们关注重要的信息,同时又不能忽略次要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人们将认知保留在适当的层次,屏蔽更深层次的细节。(×)  
  27. 由于计算模型的形式化特征不适合于需求工程阶段,因此计算模型不适合用于需求分析中的建模。(√)  
  28. 由于模型需要描述的内容太过复杂的,因此分析模型对模型语言语用的要求不可能太高。(×)  
  29. 软件需求分析的关键是为真实世界的问题建立模型,即问题域建模。(√)  
  30. 验证活动同样普遍存在于需求分析过程中。(×)  
  31. 前向跟踪是指需求在被获取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之前的演化过程。(×)定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