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镇黄金埠

图片发自App

在水乡江南,别具一格的小镇总是不胜枚数。而依山傍水的黄金埠,则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色综合性现代化工业基地闻名遐迩。

黄金埠镇坐落于余干县东南方向,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早前因居黄丘边,信江岸,故名黄丘埠。据余干县志载,五世纪中叶,黄金埠就有人搭店建街,历经发展,逐渐成为有福建漂织、南昌百货、樟树药材等八大商贾汇集的大商埠。至清时,黄金埠已是十分繁华。

黄金埠的由来据史书记载,乾隆皇帝曾游江南时历经黄金埠,见交通之便,商贾之盛,便欣然御笔亲赐“黄金埠”三字。此外,还有一种民间传说。传闻乾隆皇帝游历江南时路过黄金埠,正好肚子饿了。于是在一家客栈点了份油煎豆腐,待上桌后,乾隆发现这里的油煎豆腐金灿灿地非常好看,而且色香味俱全。便龙颜大悦御笔亲赐“黄金埠”三字。不管由来如何,这一雅称却一直沿用至今。而黄金埠这个地处交通黄金地段的历史名镇,如今已是“春风十里莲荷香,夹江帆影不夜港。”

在我国经济大发展时期,黄金埠镇成为全国 100个重点建设试点城镇之一。现代化的交通道路也先后迅速建起,如今小镇内拥有 206国道、余鹰公路、景鹰高速等多条交通干线纵横交错。这让黄金埠更是商贾云集,市场格外活跃,成为余干、万年、东乡等县交界区域内的著名的大商埠。也成为“南昌、景德镇、上饶”三市交界区域的交通枢纽。因此,黄金埠素有余干县“东南门户”的美称。

黄金埠镇总面积约为 147.7平方公里,是传统的农业乡镇,全镇共拥有耕地、山林、水域面积近 9.3万亩,是县境内农副产品集散及加工中心。近几年来,黄金埠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如今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以“瓜果、花卉、优质稻”等为主的优势产业。

除农业发展成效显著之外,黄金埠工业发展也是如火如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金埠电力特色基地的开工建设,为黄金埠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活力。黄金埠电力特色基地始建于2005年,是一个以电力资源为特色的综合性现代化工业基地。该特色基地北依青山、南临信江,拥有依山傍水的优越地理条件,使城市与自然共存,形成内外环抱、外楔于内的绿色景观。如此景观结合特色基地的发展,终将使黄金埠成为镶嵌在赣东北上又一颗闪亮的明珠。

随着国电黄金埠电厂二期工程的正式启动,黄金埠电厂装机总容量达到 320万千瓦,占江西火力发电总容量的五分之一,这让黄金埠成为全国最大的电源点之一,为余干赢得了“电力之都"的美誉。近几年,黄金埠特色工业园区已开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做大做强电力后续产业为目标。这目标带动了产业延伸,特别是新型建材产业的发展,已充分利用了电厂排放的粉煤灰和脱硫粉石膏开始变废为宝。使黄金埠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黄金埠镇除工农业的发展外,还具有不少人文气息浓厚的名胜古迹。黄金埠有浮石寺、应天寺、小华山、胡居仁故居、白云寺、关王殿、忠敬书院等名胜古迹。其中应天寺又名梅王殿,位于梅港乡梅港街后的寺臂岭上。始建于南朝宋孝建年间,清乾隆年间两次维修,是为纪念西汉开国大将梅鋗的专寺。相传,寺臂岭山形奇异,如睡椅状。西汉梅鋗葬在此地,曾有风水师说道:此地有天子之气。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梅鋗墓果然有紫气薄天,皇帝急命当地官员截断其脉。故而寺名为“应天”。

应天寺宇背山而建,坐北朝南。穿斗式木构架,单檐硬山顶,前后两进,前低后高。中有天井,内有大雄宝殿、小殿,钟鼓楼、观音殿、大小铜佛像 100多尊。除此,还有梅鋗塑像,由樟木雕成,高 2米余,形象威武,令人肃然起敬。而整个寺庙和天井边檐的长坊、支脚、雀梯均有梅王故事浮雕、碑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所为是巧夺天工。

寺宇后有茂林修竹巷翠和挺拔的高山,前是水清流澈的信河。整个应天寺雄伟高大、景色秀丽,寺内墙壁上还有清乾隆年间重修碑记一块。因以往遭洪水浸袭,有些木柱已换成石柱。虽然几经兴废,但历代均加以维修,应天寺风貌基本如旧。如今也是黄金埠一大特色地标。

纵观黄金埠近十几年的发展,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黄金埠接待外来游客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特色的工业园区和丰富的名胜古迹也为黄金埠增添了不少观光色彩。如今前来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相信不久的将来,这座独具特色的江南小镇会发展地越来越好。同时,希望这座古朴的小镇能在现代化的发展浪潮中更加历久弥新,永远是人们休闲散心的好去处。

声明:本文资料及文献查阅来源于《人文余干》与搜狗百科。

你可能感兴趣的:(江南小镇黄金埠)